伊力夏提|拳王之路

我从新疆来 2024-01-01 16:16:22

2023年9月10日,武汉武钢体育中心体育馆迎来了久违的呐喊,伊力夏提•艾尼瓦尔一上场就把这个夜晚的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

他爆发性的攻击力、连续的击拳动作让对手“印度拳王”加甘普里特•夏尔马很难找到机会回击。

最终,伊力夏提在第二回合1分07秒时以*技术性打倒方式击败对手,夺得*WBO中量级洲际金腰带。

*技术性打倒,TKO的一种,即比赛中选手利用技术手段让对手无法继续比赛而获胜;TKO,即Technical knock-out,主要指裁判依据场上形式判断一方队员不足以继续比赛或主教练主动认输等情况。

*WBO,World Boxing Organization的英文简称,即世界拳击组织。

这是他2015年从新疆拳击队退役转战职业拳坛的第5个金腰带。

对许多职业拳击手来说,不断冲刺更高水平的比赛,获得拳击领域最高荣誉“金腰带”是终极的职业追求,伊力夏提也不例外。在与自己的较量中,他接下来的目标是冲击世界比赛。

还没体会过真正的赢,就明白了失败的滋味

1993年,伊力出生于一个体育世家。父亲年轻时是一名排球运动员,从莎车师范学校体育系毕业后在喀什麦盖提的一所业余体校做校长,伊力去学校找父亲时总能看到哥哥姐姐们在练习各种各样的运动。

深受环境的影响,他从小便热爱体育运动。

当时的小学不像现在有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和场地,他和小伙伴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了无限的快乐——打篮球。一下课,球场上总能看到小伊力的身影,运球、投篮、防守……运动场上的他,鲜活热血,如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日积月累,小小的少年还讲不清楚“职业运动员”到底是做什么的,但“成为像父亲这样的职业运动员”的梦想在他心里早已生根发芽。

父亲支持儿子的梦想。只是,作为一名专业的运动员和教练,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不仅需要卓越的技术,还需要一定的身高。

他认为自己和妻子并没有占优势的基因,担心伊力长不到篮球运动员所需要的身高,不希望儿子最后因为身高不得不放弃篮球的职业道路。

如何转移儿子的注意力,培养伊力其他体育项目的兴趣和能力成为他最重要的任务。那个年代,CCTV5《世界职业拳王争霸赛》拥有一批铁杆拳迷,父亲也是其中一员。

每到周日晚上,父亲会叫来儿子一同观看,给他科普最基础的拳击知识。父亲还会带着儿子亲自到新疆各地感受实际的拳击比赛,感受拳击手的力量和魅力。

渐渐地,伊力也成为了节目的忠实粉丝,逐渐迷上了这项对抗性强,兼具力量与智慧的运动。五次获得世界重量级拳王的霍利菲尔德和世界知名重量级拳王刘易斯成了他的偶像,梦想的舞台从篮球场变成了拳击台。

父亲非常高兴,并给伊力买了拳套,教会他最基本的打拳规则,便让他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们一块打。

2005年的喀什,体育氛围非常浓厚,时常有排球、摔跤、拳击等不同类型的比赛。父亲为他报名了拳击比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伊力误打误撞闯进了半决赛,但最终也止步于半决赛。

现在聊起人生中第一场拳击比赛的失败,他记忆犹新:“对方是一个来自疏勒县的左撇子选手,比赛开始没多久我就挨了一拳,这一拳让我鼻血直流,也打乱了所有的计划。我挨了很多拳,直到坚持不住输掉比赛。”

当时的小伊力知道自己没有经验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失利是在所难免的结果,可他还是非常难受。“拳击就是有输有赢,你要接受。”这是父亲在那场比赛结束之后和他说的话。

一直到许多年后,他成为了专业拳击运动员才明白这句话背后真正的含义。

想赢要先学会输。竞技体育就是和自己的战斗,是一场漫长的战斗,要承受输的代价,更要不断突破极限战胜自我。这场征程注定孤独、辛苦,但只要坚持,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舞台。

比赛结束后,伊力离开喀什前往乌鲁木齐,和小伙伴们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体校生活,他要去接受专业的拳击训练,提高自己的实力。

那年,他12岁。

第一个冠军

成为拳击手的第一步需要强壮的身体。长跑、跳绳、打沙袋……这些都是入门训练,还有更多专业的器械训练和力量素质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度,每个运动员的奖牌都是汗水浸出来的。

新疆竞技体育学院的生活也不是只有一成不变的体能训练,一天除了运动还有半天的文化课学习。虽然一颗心都扑在了训练上,但是在空暇时间,伊力会和小伙伴们在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闲逛溜达,偶尔会去看看电影,享受着自由时光。

这样的生活听起来稀疏平常,对于他而言却是蜜糖。“那段时间当然吃了很多苦,长大之后发现各行各业没有不吃苦的。而我在做喜欢的事情,每一天都是充实的,心里只有无限满足和开心。”

尽管不舍家乡和亲人,但是看到自己日渐娴熟的技巧和明显的身体线条,伊力对接下来的日子充满了期待,他的身体和灵魂在“叫嚣”,在渴望着真正的赛场。

2008年,阿布都热合曼•阿不力克木担任新疆青少年拳击队主教练。作为新疆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拳击手、新疆第一位亚洲拳王,他对练习拳击的少年们有多大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在慕名而来的少年里,阿布都热合曼挑选了一百多名有潜力的少年加入为期一个月的训练营,伊力便是其中之一。

海选时就已淘汰了一批人的训练营,充满了残酷。之后的一个月里,一轮轮选拔考验着这群少年的身体素质,也在挑战着他们的意志力。

“很多细节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唯一深刻的是每天训练的人数都在减少。”伊力坚持到了最后,和其他小伙伴正式入选新疆拳击队,接受系统的训练。

近半年的时间,除了体能训练,伊力最常做的事情是站在镜子面前,一边观察,一边挥出早已练习了无数次的拳头:左直拳-右直拳、左直拳-右上勾拳、左直拳-右摆拳……日复一日的练习只为将体能与技术磨合到最佳。

新疆队接受的专业训练,培养了伊力作为拳击手最质朴的品质:守时、诚信、尊重他人、终身学习……队里的十个要求成为滋养他一辈子的人生底色。

▲ 新疆拳击队时期的伊力

2009年,伊力得到了参赛机会,前往贵州参加了人生第二次正式比赛——全国少年拳击锦标赛。

这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遇到过不熟悉的左撇子选手,与拳法老练、攻防迅速的对手难分伯仲,也曾被对手打得满脸是血……有限的时间里,选手们出拳、防守快速转换,身体激烈碰撞,他们都在尽己所能,为更高荣誉拼搏。

一场接着一场,伊力走得艰难却踏实,最终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

这个冠军让他坚信伊力夏提•艾尼瓦尔可以在拳击这条路走下去,并且越走越远,他不再是那个除了一腔孤勇之外一无所有的少年了。

2010年,伊力在阿拉木图参加了哈萨克斯坦国际青年邀请赛,赢得了亚军。这场比赛他打败了来自“拳击强国”古巴的选手,让教练和队友们都为之一振。

2012年,他参加了吉尔吉斯斯坦国际邀请赛,拿到了冠军。

▲ 参加国际邀请赛

从2011年开始,伊力连续参加了四届全国锦标赛,然而英雄遇英雄,每次都遇上来自北京队的种子选手,在争夺前3名时惜败。屡败屡战,却都止步于第5名。

这样的成绩让伊力无可奈何,赛场上瞬息万变,比起遗憾,他更多的是坦然,毕竟在赢之前,他最先学习的是如何输。

也许死磕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既然已经坚持了3年,不如转变思路,另起赛道。2015年,他从新疆拳击队退役,转战职业拳坛,希望像儿时偶像那般成为世界拳王。

来到北京这年,他22岁。

冲击世界比赛

在比赛方面,拳击分为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两大流派。其中如奥运会拳击比赛就属于业余拳击,参赛选手通过3个或5个回合判断胜负,目前每个回合为2分钟。职业拳击一般会打12个回合(没有*KO或TKO的情况),每回合3分钟。

*KO,即Knock Out,指以压倒性的优势将对手击倒或击昏而非依靠点数取胜。

从比赛时间来看,职业拳击在某种程度上对拳击手的要求更高,需要一个拳击手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且和运动队里的生活完全不同。在运动队除了自己的训练,其他不需要操心。但是职业拳击手需要自己负责衣食住行,安排训练,组建团队。

来到北京从零开始的伊力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他先找到了合适的俱乐部满足日常所需的训练,并选择成为教练保障日常开销。同时,他通过经纪人介绍开始参加比赛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2016年,伊力夏提参加了“拳力联盟-决战水立方”比赛,赢得了*WBO超中量级大中华区金腰带。

2018年,伊力夏提分别击败了乌克兰人叶甫根尼和坦萨尼亚拳击手玛达•莫戈,成为*WBC、*WBA超中量级双料亚洲拳王。

*WBC,The World Boxing Counci的英文简称,即世界拳击理事会。

*WBA,The World Boxing Association的英文简称,即世界拳击协会

2019年,伊力夏提战胜了日本选手丸木凌介,斩获WBC、*IBO两条中量级亚洲拳王金腰带。这场比赛前,伊力明确战术:运用精准单拳蚕食对手,不给对手打组合拳的机会,也不跟对手盲目换拳。

定下这样的战术是因为赛前伊力做了详细的准备,充分了解日本选手喜欢互拼的打法。

*IBO,International Boxing Organization的英文简称,即世界拳击机构。

比赛开始,伊力游刃有余地控制着节奏,第二个回合直接将对手逼到角落,持续进攻,把丸木凌介的左眼眉弓打裂,直到铃声响起。

伊力的进攻精准,之后每局都会有几次重拳命中,而丸木凌介凭借自身的顽强精神坚持到了比赛最后一刻。最终,裁判一致判定伊力压倒性获胜。

比赛、训练之余,伊力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和妻子共同创立伊力夏提拳击•运动馆,发展拳击运动,推广拳击文化,希望让更多人关注到拳击这项比赛。

中途经历许多波折,拳击馆因为疫情原因不得不暂时闭馆,但今天他仍然在坚持着,并发展了160多名正式学员。

▲ 伊力和拳馆的学员

同样因为疫情中断的还有比赛节奏,也和拳击馆一样在2023年重新启动。30岁这年,他拿到了自己职业拳击手的第5个金腰带,战绩为19胜1负14KO。

“低调男孩”是外界对伊力的评价,生活中的他安静内敛,不善言辞。可在拳击场上,他的眼神、拳头从不让步,他的实力从不低调。

征战职业拳坛的成绩十分亮眼,但伊力始终记得自己首次海外作战的失利。这也是他作为职业拳击手以来至今唯一输掉的比赛,客场挑战澳大利亚选手——WBA和*OPBF双料洲际拳王米切尔。

*OPBF,Oriental Pacific Boxing Federation的英文简称,东洋太平洋拳击联合会。

在对手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伊力保持进攻的姿态直面对手。对于这场比赛的失利,他表现了最大程度的坦诚:“每个拳手水平到一定阶段都必然经受这个阶段应该有的考验,对阵水平相当甚至强于自己的对手,这样才能让自己突破瓶颈。

“这场比赛对我来说是一次考验,对手的水平和经验比我强,但是到了这个阶段我必须接受这样的挑战。所以对我说来,这场比赛的确算是我职业生涯中一场里程碑似的战斗。通过这场比赛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看到了我的潜力。”

一步一个脚印,这一路伊力走得踏踏实实,12岁离开家人到体校学习,入选新疆队,打职业,成为教练……他当然也被打倒在地过,哪怕血流满面,他也挣扎着站了起来;他也遇到过实力在自己之上的选手,他仍然选择坦荡地踏上拳击台全力以赴。

一场比赛的输是战胜自我的开始,“拳击是流血的人生,人生是不流血的拳击。”

拳击比赛是一项凭实力说话的竞技项目,没有任何主观因素可言,只有最纯粹的输赢。但人生不是,没有对手,没有输赢。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坚持,有束光,有个舞台就只属于你自己。接下来,伊力夏提要继续战斗,冲击世界冠军!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