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异议堵嘴公民:芝加哥警察局通过惩罚举报人来延续警察暴力

日新说Copernicium 2024-01-04 18:36:52

警察暴力与"好苹果"和"坏苹果"无关——这是美国社会结构性的问题。

2020年7月10日,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芝加哥警方阻止示威者前往伊利诺伊州州长J.B.普利兹克的私人住宅。斯科特·奥尔森/盖蒂图片社

文章信源:真相揭晓(TruthOut)

媒体介绍:真相揭晓(TruthOut)是美国一家进步新闻机构,运营了一个网站并分发每日时事通讯。Truthout于2001年9月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注册,出版原创政治新闻文章、评论文章、视频报道和艺术品。Truthout 致力于通过引入独立思考的声音,并关注并未受世人关注的问题和非传统思维来扩大和多样化政治讨论。其主要关注领域是大规模监禁、社会正义和气候变化。

媒体评级:

作者简介:约瑟夫·R·多尔(Joseph R.Dole)是一位屡获殊荣的作家和艺术家,拥有东北大学/华盛顿大学批判性法律研究学士学位。他是伊利诺伊州假释组织(Parole Illinois,一个致力于在伊利诺伊州废除监禁致死的非营利性组织)的共同创始人之一和政策主管,曾在《西北法律与社会政策杂志》、《城市伦理生活杂志》、《正义、权力与抵抗》和《真相》等杂志上发表过文章。

每当芝加哥出现新的冤假错案时,芝加哥警察局(CPD)高层都会使用相同的老套借口:只是"几个坏苹果"造成了这些社会不公正事件。他们声称,绝大多数芝加哥警察都是勤勉执法的正直好人。可少数挺身而出,真正试图反对这些"坏苹果"的芝加哥警察所面临的打压,清楚地表明了这种说法的虚假性。

在芝加哥,"蓝色沉默法则"既真实又普遍。几乎所有的警察在看到自己的同僚侵犯公民权利或犯下其他不当行为时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确保了滥用职权和冤假错案会经常发生。这也确保了纳税人将继续被迫承担芝加哥市政府每年在民事诉讼中,支付的数百万美元的和解金和陪审团赔偿金,这不仅是对警察不当行为受害者的赔偿,也是对那些因试图举报不当行为而遭到反击的警察的赔偿。

译者注:"蓝色沉默法则"也被称为“蓝色沉默之墙”、“蓝色代码”和“蓝色盾牌”,是美国警察的一项不报告政策,专门针对同事的错误、不当行为以及与警察暴力相关的犯罪。 用于表示沉默的正式规范的术语。 在美国。 当被审问(例如在正式调查过程中)涉及另一名警官的涉嫌不当行为时,受审警官假装不知道另一名警官的不当行为,尽管这是常态。

乔·多尔

过去四十年来,市警察局发生的许多重大丑闻都是由于内部举报人的揭发才得以曝光。弗兰克·拉弗蒂(Frank Laverty)就是这样一位试图反抗身边"坏苹果"的警官。拉弗蒂是市警察局的一名警探,他在20世纪80年代调查了一起强奸和谋杀少女的案件。他的调查结论是凶手是莱斯特·皮克(Lester Pique),并将这一结论报告给了上司。

当拉弗蒂后来得知18岁的高中优等生乔治·琼斯(George Jones)正因此案受审,库克县州检察官办公室正寻求判处死刑,而他的调查报告从未交给辩方时,他将报告丢失一事告知了辩方律师。当他告诉上司他将代表辩方作证时,另一名警探威胁要枪杀他。拉弗蒂还是出庭作证了,辩护律师随后向市警察局发出了传票。这揭示了一个单独的"街头档案",在这个档案中,市警察局在调查期间制作的文件被藏了起来,来不让辩护律师拿到文件。

乔·多尔

更重要的是,拉弗蒂的证词,以及与之相印证的对传票的回应暴露了一个事实,即这种烂事是市警察局的正常做法。后来的事实表明,在位于第51街和温特沃斯街的1区警察总部的地下室,以及位于格兰德街和中央街的5区警察总部的锅炉房里,藏匿着满满一整柜其他案件的类似卷宗。

市警察局非但没有奖励拉弗蒂的诚实和阻止错误定罪的行为,反而对他进行报复。他不仅被调离刑警部门,被贬去监督尿检,并在市警察局内受到排挤,而且还因为在没有亲自通知州检察官办公室的情况下为乔治·琼斯(George Jones)作证而受到纪律处分。最后,拉弗蒂不得不对市政府提起民事诉讼来保护自己,最终纳税人花费了一百多万美元才得以解决。

话又说回来,正是由于这位举报人的举报,芝加哥的纳税人得以轻松脱身,因为如果州政府错误地将乔治·琼斯定罪,纳税人的损失将远远超过琼斯因被剥夺正当程序权利而最终获得的80万美元。特别是如果他被错误定罪,并在发现自己无罪之前就被州政府杀害的话。

还有两位举报人试图反对其所在部门的腐败和暴力行径,他们是香农·斯伯丁(Shannon Spalding)和丹尼尔·埃切维里亚(Daniel Echeverria)。从20世纪90年代到2012年的二十年间,罗纳德·瓦茨(Ronald Watts)警官和他的战术小组一直在恐吓艾达·威尔斯(Ida B.Wells)住宅区的居民。他们的作案手法是敲诈毒贩,勒索无辜者1000美元。那些拒绝付款的人在瓦茨和队员们栽赃给他们毒品后,被以持有毒品的虚假罪名逮捕。

迄今为止,已有数十起此类定罪被推翻,可能还有数百起冤假错案仍未得到解决或有待揭露。沃茨事件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了为什么应该对加州警察局的刑事调查和逮捕持极端怀疑的态度。沃茨事件毫无疑问地证明,芝加哥市警察局最高层道德败坏,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乔·多尔

几十年来,市警察局明知故犯,一直习惯性地侵犯人们的宪法权利。虽然乔恩·伯奇(Jon Burge,对数十人严刑逼供)的“传奇经历”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雷纳尔多·格瓦拉(Reynaldo Guevara,对数十人的谋杀案进行栽赃陷害,而这些人并没有犯罪,全是无辜路人)的“传奇经历”也是确凿证据,但沃茨的“传奇经历”让市警察局喋喋不休地声称自己只是"几个坏苹果"的谎言不攻自破。

芝加哥市警察局的高层非常清楚沃茨和他的手下在做什么。他们非但没有严厉打击他们,维护法律,反而选择了掩盖真相,任其发展下去。

缉毒局和联邦调查局在接到市民的多次投诉后开始调查,这些投诉称瓦茨和他的团伙对艾达·威尔斯住宅的居民进行诬陷和勒索。这次调查被称为"黄铜税行动"(Operation Brass Tax),持续了十年之久,但只对瓦茨和一名团伙成员做出了轻微定罪,因为瓦茨试图甩掉一名他认为是毒品运送人的联邦调查局卧底探员。由于加州警察局的"蓝色沉默法则",以及加州警察局高层不仅不合作,还积极阻挠他们的工作,联邦调查屡屡受挫。

联邦调查人员招募了芝加哥警局的警官斯伯丁(Spalding)和埃切维里亚(Echeverria)进行卧底工作,试图对瓦茨和他的手下立案调查。在芝加哥警察局内部泄密后,该局高层迅速采取报复行动,揭露他们是"告密者",危及他们的安全,并破坏了他们两人在局内的职业生涯。后来,在两名告密者提起诉讼后,芝加哥市政府以200万美元与他们达成和解。虽然举报人被赶出了芝加哥警察局,但瓦茨手下的几名成员及其主管至今仍在警局工作。

2022年7月,陪审团裁定另一位"好苹果"贝丝·斯韦克(Beth Svec)获得430万美元的赔偿,因为加州警察局违反了《举报人法案》,对她举报两名警官-布兰登·特南德(Brandon Ternand)和罗伯特·考尔菲德(Robert Caulfield)伪造警方报告的行为进行报复。她向库克县州检察官办公室举报后,市警察局内务局开始调查,她的上司埃德·沃德尼基(Ed Wodnicki)中尉命令她停止配合调查。随后,她被调到午夜班,并受到骚扰。她还失去了工资和其他福利。

这种报复行为屡见不鲜,对任何想成为"好苹果"的美国公务员都是一个警告。它让所有警官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诚实的警察并维护法律,就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好苹果"为警察滥用职权和不当行为的受害者挺身而出,也就不足为奇了。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坏苹果的部门,他们更愿意掩盖事实,或为腐败编造理由。

2014年前加州警察局警官杰森·范·戴克(Jason Van Dyke)谋杀拉昆·麦克唐纳(Laquan McDonald)案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当晚,现场没有一名警官逮捕范·戴克,甚至没有一名警官对范·戴克在马路中间毫无道理地杀害拉昆的行为进行调查。之所以有人知道这件事的发生,是因为一名勤奋的记者提起诉讼,要求公开视频录像。

这不仅揭露了加州警察局在麦克唐纳被谋杀后对其家人撒谎的事实,也揭露了没有进行真正调查的事实。随之而来的舆论哗然和联邦调查还揭露了其他几名警官-CPD警官约瑟夫·沃尔什(Joseph Walsh)、托马斯·加夫尼(Thomas Gaffney)和戴维·马奇(David March)-伪造了大量警方报告,试图掩盖谋杀事实。

如果真的大多数市警察局警官和工作人员都是诚实的好苹果,那么整个木桶就不会腐烂到如此这般。警察主动选择逮捕违法的同僚,他们也不会害怕这样做。

相反,芝加哥市警察局依然我行我素,保持并执行沉默准则,恐吓员工与同事的违法和不道德行为同流合污,并对少数通过揭露腐败行为来维护其对芝加哥市民的誓言的好警察进行报复。在这种情况改变之前,纳税人将继续从口袋里掏出数百万美元,被错误定罪的人将被剥夺数年的生命,而受害者将因案件悬而未决而无法伸张正义。

在这一点上,芝加哥警察局的文化确保了其无法修复,并将继续对公众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芝加哥市民每年花费在CPD上的数十亿美元几乎没有起到任何预防犯罪的作用。充其量,该部门只是处理犯罪的善后工作,而最糟糕的是,它对市民犯下了罪行,陷害那些没有犯罪的人,而真正的罪犯却逍遥法外,并且习惯性地掩盖警方的不当行为-确保这种行为有增无减。

这些税款可以更好地用于社区建设、教育和社会计划,从而真正预防犯罪。而现在,芝加哥市民经常要为警察伤害某些社区买单,然后再为警察暴力和不当行为的受害者支付赔偿。现在是时候让芝加哥警察局从头开始了。没有挽回的余地。

1 阅读:56

日新说Copernicium

简介:放眼全球-多元视角-深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