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直播带货赚钱造车,贾跃亭还有机会翻盘吗?

新车新技术 2024-05-11 04:08:06

或许是看到了雷军造车后恐怖的流量营销,最近不少车企大佬都走向台前,要么直播,要么拍视频,想尽办法要和网友拉近距离。就连大洋彼岸“下周回国”的贾跃亭似乎也要跃跃欲试。

5月7日上午,身处FF退市危机中的FF创始人贾跃亭在微博发布了一条视频,视频里他回顾了自己被人坑、被人做空的经历,以及FF面临的退市风险、资金难题。在最后,贾跃亭说:“将会通过开始我个人的IP商业化,尽量、尽快赚些钱,一部分还债,一部分救公司,用来补贴造车,力争可以支撑FF的基本运营。”

听这个意思,贾跃亭或许是想学习罗永浩,直播带货。目前,贾跃亭微博粉丝量超1500万,抖音粉丝量也接近142万。如果真做直播,相信贾跃亭真的能筹到一些钱。但和当初大家对罗永浩言而有信的好评不同,贾跃亭这条视频下的评论多是嘲讽,甚至还有人讨债。

从新势力造车教父到如今可能要直播带货,贾跃亭的造车梦已经越来越窒息了。截至美东时间5月7日收盘,FF报价0.044美元,总市值仅18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43万元)。而FF在2021年7月上市当天收盘市值高达45.11亿美元。如今的FF市值这不能说是缩水了,已经接近缩没了。

贾跃亭在视频中称,FF还没有真正退市,他会和管理层竭尽所能力争恢复合规,努力保持FF上市资格。FF已在5月1日向纳斯达克提交了通过整改合规维持上市资格的申诉。很显然,贾跃亭还想再搏一搏。但造车十年,贾跃亭在一次次反复横跳中耗尽了资本、市场和网友的信任。他自己也在视频中说道:“导致FF出现如今危机的直接原因是资金问题,而根本原因是信心和信任的问题。”

乐视帝国的造车梦

2004年,贾跃亭创立了乐视网,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独特的乐视生态模式大获成功,贾跃亭也被誉为中国乔布斯,风头一时无两。拥有前瞻视野的贾跃亭很早就嗅到了汽车产业的机会,2014年12月,贾跃亭宣布乐视“SEE计划”,即是打造超级汽车以及汽车互联网电动生态系统。

这种超前的跨界造车的行为引发了外界的不解,不少人发出了PPT造车的质疑和嘲讽。但实际上,蔚来、理想、小鹏等现在几家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都是在那个时间点成立的,那是跨界造车的最好时机。

2015年,乐视网盛极一时,市值冲到1526亿元,手握充足资金的贾跃亭加足马力给汽车业务造势。首先,贾跃亭减持乐视股票套现近百亿,这笔钱被他借给了乐视汽车公司,借款期限不低于60个月,同时免收利息。

此外,乐视汽车拿着PPT就办了超过20场发布会。几乎每一个重大节点,他都会召开发布会:挖来上汽通用总经理丁磊掌舵乐视汽车要开,与英国豪车品牌阿斯顿马丁决定合作要开,成立乐视汽车要开,甚至乐视超级汽车工厂在浙江德清落户也要开。

在一场接一场的发布会中,乐视网的股价也一飞冲天。2015年5月12日,随着与阿斯顿马丁的合作逐步落实,其股价更是冲上179.03元的历史最高点。资本的看好和宏伟的野心,让乐视汽车迅速扩张,贾跃亭首先投资Atieva,也就是现在的Lucid,完成造车技术储备。此外,贾跃亭控股FF,作为全球造车业务的中心。贾跃亭还成立了乐视汽车,探索与乐视业务关联闭环,进军中国市场。

尽管被网友贴上PPT造车的标签,但当时的乐视汽车和蔚小理一样,都在想尽办法集资来推进量产,拥有乐视背景的贾跃亭比李斌、李想有了更多的筹码。

2016年1月,FF推出了第一款概念超跑FF Zero 1。在这期间,FF获得了10亿美金的首轮融资,同时贾跃亭还陆续从乐视电视、乐视网、乐视手机等几大优良资产中抽出现金来供给汽车业务。

贾跃亭的说法,两年中有150亿甚至200亿资金被押注到这场“超级梦想”。这还不够,至少还需要100亿才能初步实现量产,而要完成已经做好的整个计划,恐怕要500—600亿的资金。

在挥金如土、不计成本的投入下,贾跃亭迅速建立起一个只差量产的汽车帝国,尤其是造车主体FF不到一年内就雇佣了超过2000人的资深团队,其中就包括特斯拉的一位副总裁。

然而,贾跃亭造车梦还未成,靠山乐视先倒了。2016年,不断被抽血的乐视开始出现危机,9月,乐视体育因预付款未能及时支付,被威胁掐断转播信号,而乐视手机也因为欠款未支付被告上法庭。贾跃亭在一份给乐视员工的内部信中承认,“乐视汽车前期投入巨大,陆续花掉100多亿的自有资金,直接导致我个人对公司的资金支持不足。”

此时的贾跃亭亟需汽车量产来回血,2017年1月4日,他在拉斯维加斯如期发布了首款量产电动车“FF91”,并宣布将在2018年正式开启交付。FF开创了车企披露预定量的先河,发布会结束36个小时后,FF表示,FF91中美两国预约总量达到64124台。

然而这些数字不仅没有转化交付量,反而成了FF最后的闪光。

唇亡齿寒,失去了乐视输血的FF很快就遭遇了资金短缺,FF两位核心主管生产和市场的副总裁离职,接着是FF位于拉斯维加斯一块荒郊的主体工厂因为拖欠施工款被迫停工,再然后投入8亿美元的美国莫干山工厂嗷嗷待哺……贾跃亭的计算,FF91要保证量产,至少还需要80亿美金的投入,但一地鸡毛的乐视帝国已经崩塌,不可能再为他的汽车梦输血了。在2017年7月,贾跃亭将乐视汽车从乐视控股中剥离出来,然后远走美国,留下了下周回国的笑谈。

在美国宫斗

远走他乡的贾跃亭并没有山穷水尽,恒大许家印看上了贾跃亭的造车梦。2018年7月,FF与恒大签署了协议:FF以45%的股权换取恒大20亿美元的注资,以完成FF91的量产。其中,首笔8亿美元投资已经在2018年5月支付,用于支持FF研发。

拿到钱的贾跃亭很快就恢复了造车进程,8月29日,FF91第一辆预生产版汽车下线,贾跃亭激动到泪流满面,而且宣布将于2019年向订户交付FF91。

但恒大的8亿元还不足以让FF91实现量产,贾跃亭提前向恒大索要第二笔投资,但遭到了拒绝,贾跃亭一气之下将恒大告上香港仲裁法庭。对于这次貌合神离的合作,恒大和FF各执一词:恒大指责贾跃亭及FF一方,要求提前支付7亿美元款项,求而不得遂撕毁协议。

而FF却说,付款条件都已满足,是恒大不仅不给钱,而且还试图获得对FF中国和FF所有IP的控制权及所有权,甚至还阻止FF接受任何来自其他来源的直接融资。

2018年年底,FF与恒大达成和解协议,恒大将持有股份减持至33%,而FF也并没有得到恒大全部的资金支持,没钱的FF又回落到困境之中。

2019年9月,贾跃亭辞去了原CEO职务,出任CPUO(首席产品和用户官),毕福康成为FF全球CEO。12月6日,贾跃亭在特拉华州出席债权人听证会,他在会上表示,待个人破产重组完成后,他将回国推动FF中美双主场战略。FF是贾跃亭还清债务唯一的希望,直到2020年5月,贾跃亭的个人破产重组获得确认和通过,但缺少资金的FF的仍然没办法推进量产,贾跃亭转而希望能够在股票市场获得支持。

2021年7月22日,FF借壳美国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上市。本以为上市后,FF终于可以来量产,但等待贾跃亭的却是一场宫斗剧。

2021年10月7日,美国做空机构J Capital Research在其官网发布了一份长达28页的关于法拉第未来的做空报告,从资金困境、投产能力、法拉第未来创始人贾跃亭自身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并直言:“法拉第未来永远都不会卖出一辆车。”

面对做空报告,蔚来、特斯拉都是选择推进量产来回应质疑,但FF却成立了“独立董事特别委员会”进行内部调查,矛头直指贾跃亭。该委员会由苏珊·斯文森牵头成立,苏珊很快成为FF执行董事长,FF CEO毕福康和CPUO贾跃亭将向其汇报。

眼看失去了对FF的控制权,贾跃亭发起反击。9月19日,贾跃亭控制且是FF股东之一的FF全球合伙人公司在特拉华州衡平法院起诉FF,指控其董事会违反受托人义务。

FF全球合伙人公司要求撤换苏珊,同时,仍持有FF约20.5%股份的恒大集团支持重组董事会。9月26日,手握1亿美元融资的贾跃亭获得胜利,苏珊辞职,贾跃亭重新夺回控制权。但从做空报告到宫斗收尾的这一年里,FF91依旧没有量产,留给贾跃亭翻身的窗口越来越小。

资金问题难解

2022年12月,FF对外公布交付时间表,预计在2023年3月底正式投产加州工厂,4月初完成量产车落地交付。

2023年5月31日,经历了最后一次推迟之后,FF91终于开始交付。但这台贾跃亭花了9年造出来的车,仍然不是真正意义的大规模交付。

贾跃亭在交付发布会上提到,FF91的交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行业专家交付,第二阶段是合伙人客户交付,第三阶段才是大规模交付。但想要进入到第三阶段,贾跃亭还缺很多钱,2022年财报显示,FF净亏损达到5.521亿美元,同比上升近7%。

FF最近一次发布财报是在2023年11月13日的Q3财报,财报显示,FF在当季首次实现创收,汽车销售收入为55.1万美元,净亏损为7804.6万美元,累计亏损已经近40亿美元。

来到今年,贾跃亭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或许是看到了雷军和小米的营销能力,贾跃亭近期频频出镜,似乎想要重塑个人形象,换一种方式解决债务和资金问题。

4月25日,贾跃亭发布视频表示:“到2017年乐视爆发债务危机之时,我个人累计为乐视体系担保了120亿美金左右的债务,而这些并不是我个人直接的债务,基本上是我替乐视体系和公司担保的。这些年替公司替乐视,我们已经累计偿还了100多亿美金,这可能是全球最大的个人担保案例。”

贾跃亭表示,在美国法律体系下,自己已经不存在任何债务,但也依然会尽全力早日解决完在中国法律体系下的债务。

4月30日,贾跃亭再次发布视频辟谣设立家庭信托,“有人造谣,我和公司累计偿还的100来亿美金是用FF股票债权信托还的,这完全是错误和谣言。实际上,这100来亿美金几乎全部都是通过现金偿还的,而且在偿还过程当中,为了迅速筹集资金,很多资产都是被贱卖和强制拍卖的,拍卖价格只有实际价值的一半都不到。”

回顾过去十年,和FF同期起跑的蔚小理已经成为了车市一极,但贾跃亭却仍在窒息。必须承认的是,贾跃亭的商业嗅觉和视野确实极为领先,我们现在看到。苹果、华为、小米等ICT巨头如今都在采用和乐视相近的生态模式,汽车业务也是生态模式的延伸。同时,推迟5年还没量产的FF91也有很多领先技术,独特的设计、AI智能语音、三电机四驱系统放在现在也足够吸引人。但早期的过度扩张、高昂的成本、乐视的崩塌、与投资者、管理层的斗争,都让贾跃亭始终无法高效的推进量产。

李想曾在理想汽车创业分享中说过:“在从0-1的发展阶段,速度就是效率。”但贾跃亭一直没有保持速度。也许贾跃亭真的在坚持造车梦,想摆脱掉老赖的标签,但不管后续如何通过个人IP筹措资金,新创公司造车窗口期正在逐渐缩小,贾跃亭翻身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0 阅读:6

新车新技术

简介:专业、逼格 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