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还房贷是聪明还是糊涂?银行员工:不少人还在“白送钱”

黄氏说趣事 2024-05-16 02:23:21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此前有专家学者表示,中国过去10年房地产市场的狂飙突进。

虽然实质上造成了中国经济的快速繁荣,但是也同样透支了未来房地产30年的发展潜力。

此前有人预计自从商品房政策落实之后,我国房地产足以支撑中国发展50年。

但实际上只推动了20年,便戛然而止,而且最近显得更加恶果频频。

全国各地如今首套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和成交价格都在屡破新低,昔日活泛的房地产市场变成了一滩死水。

更加令人惊奇的现状是很多人都在提前还房贷,这搞得银行措手不及。

对此有银行员工曾透露称:不少人在“白送钱”,这到底是真是假?

一、提前还贷,银行竟不愿?

此前很多人在买房的时候都觉得,从银行里提出贷款很难,但是谁能想到更难的竟然是提前还贷款。

在楼市提前还贷的风口刚刚冒出之后,全国各地一时之间掀起了提前还贷的潮流。

许多人本以为银行会欢欣鼓舞地接受这些放出去的贷款,谁能想到不少银行竟然偷偷设立了还贷上限。

送上门来的钱还不要,难道是银行想做慈善家吗?

说起来,此次民众提前还贷,实质上是一次全体大抄底的做法。

2020年之后,中国楼市成交量逐年走低,为了提振楼市国家作出了许多改革的举措,如放开限制,以及降低房贷利率。

据统计,现如今房贷利率已经降低了3%左右,但是却没能想到,不仅没有让楼市回暖,反而让背负了不少债务的房奴们看到了希望。

房贷利息少了一半,这意味着房屋成本少了几十万,早还一年就是早挣好几万块钱。

这一点银行自然也是清楚的,从这个角度上讲,银行自然不愿意自己承担如此大的亏损,于是不愿意人们还款。

不过很多人觉得奇怪,银行挣再多的钱也注定无法跑赢通胀,按照通货膨胀来计算,今年1万元的购买力仅相当于10年前的4000元左右。

那既然如此,为什么银行还是不愿意早日收回成本呢?这难道不是双赢吗?

其实不然,银行在拿到贷款借条之后,直接将其卖给了金融公司,早已经收回了贷款成本。

而金融公司则会将这些房贷的借条包装之后放在金融市场中,改名为某某发展基金,之后打包上市售卖,由此大赚一笔。

这些基金被冠名为年化利率3%左右的金融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普通民众购买,实际上债务又回到了老百姓的手中。

而在一道道转手的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各从上面扒下来一层皮,同时银行还将危机转嫁到了普通民众身上。

所以相较于房贷低廉的利息,真正挣钱的是银行对于债务的转化收益,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旧的金融秩序能够继续下去。

一旦提前还贷,就意味着,过去成熟的产业链被隔断。

不只是银行,上下游金融公司都将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所以才让提前还贷阻力这么大。

背后的原因,其实就是银行太贪了。

二、提前还贷的优点

提前还贷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其实是有很多好处的。

首先来讲房贷每年都有3%~6%的利息,看似比例不高,但是如果带入超过30年的贷款周期来看,利息甚至会高出房屋本身的价格。

花了两套房的钱买了一套房,这显然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十分不划算的事情。

所以提前还贷等于缩短了还款周期,从时间的跨度上来看,如果能将还款周期缩短一半,那么将意味着少支出几十万。

消费者自然不是傻子也能看到这一点,此次提前还贷出发点便是如此而来。

由于普通社会民众对于收入预期的降低,很多人不敢确定未来是否会升职加薪。

相比较其寄希望于未来,人们更青睐于每月多还款,减轻未来的月供压力。

而且即便真的在未来彻底失去了还款能力,提前还贷也会规避由此而产生的额外成本。

对于中国人来说,房子是一个人生活的底气,中国现如今绝大多数老百姓的个人资产都被压进了房屋当中。

早日拿回房屋的完全产权,不仅是提高了未来抗风险的能力,还更能减少心理压力。

其实某种程度上讲,提前还贷可以理解为一种另类的储蓄行为。

过去由于房贷的占比较小,很多人有相对更多的资金来进行生活上的支配,这就养成了生活成本相对较高的习惯。

人们更愿意将更多的资金放入还款当中后,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变相的促进了消费降级,实质上为储蓄实现了生活习惯上的率先整合。

一旦停止还房贷,那么家庭将迅速可以积攒出一笔可观的资金。

最后提前还房贷,尤其是在贷款期限内偿还债务后,从银行的角度上讲有利于提高信用评分,如果在未来有需要从银行贷款时,信用评分不仅可以降低贷款门槛,而且还可以提高贷款额度。

最重要的是,眼下国家奖励利率本质上是为了刺激,如果楼市有一天真的回暖,届时重新走高的房贷利率,就很难有回落的那一天。

提前还房贷其实也是尽量躲过利率波动所带来的影响。

三、占便宜还是白送钱?

就目前来讲,近三年以来,国家经济发展已经不可能再是过去十年那般狂飙突进,各行各业疲态尽显。

有新闻表示,今年又将有数百万大学生毕业,但是非常尴尬的是没有那么多老板了。

来自社会上血淋淋的现实,催生了整个社会群体对于收入预期的降低。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发展到了如今中国的程度,由于无人愿意消费,导致整个国家发展水平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在逐渐回落。

中国如今同样在经历日本当年的阶段,不过有了前车之鉴,中国势必会绕开这个道路。

从去年开始,中国不断加大财政赤字,又在今年年中发出了超长期特别国债,时间跨度长达20~30年。

背后的目的就在于当整个社会都不愿意消费时,国家来进行消费。

要知道中国不同于日本,中国广阔的山川地域河流,意味着中国的基本城建将是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中国完全可以将资金转入国家级建设,或者是开发性建设当中。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的经济未来势必还能继续走高,是经济发展又意味着会通过膨胀。

所以同过去相比,提前还到的资金实际购买力,与按部就班还房贷资金的实际购买力相比,究竟哪一个实际上更多,还是一个未解的难题。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上讲,经济发展需要人民进行消费,民众将更多的钱投入还房贷当中时,用于经济发展的资金自然不足。

当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社会各行各业很快就会迎来紧缩,后便是大面积的裁员降薪,此举将会让本就收入不多的工薪族雪上加霜。

当然了还是有部分人能够享受到此次提前还房贷的福利,只能说他们有幸跑在了时代的前面。

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没有品尝到好处,便先吞下苦果。

如果有一天因为经济发展停滞,导致个人房贷无法继续按时还款,那么此前的还款,何尝不是一种白送钱的行为?

对相当一部分银行,购房者在购房贷款之后,会同银行签订一份相关的协议,其中获取标注了还款周期。

那么如今提前还款甚至结清,就属于一种违约行为,那么借此部分银行可能会因此产生违约金。

这笔违约金,就是除房贷之外需要额外送给银行的钱。

总的来说,不可否认提前还款,本质上是让房贷本金减少。

房贷的期限缩短,由此而实现利息减少的一种行为,理论上讲,谁提前还完,谁就得利。

不过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现实和银行都会设置一道道门槛,往往伴随着违约金和债务等,这也是许多盲目跟风提前还贷的人所没有预料到的。

结语

眼下,全国各地的提前还房贷的风潮依旧没有褪去,只是说更多的人选择回归理性看待。

其实无论是提前还房贷与否,都是结合当时实际情况下,最利于个人的一种解决方式。

但是要特别指出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非常丰厚的家底用来支撑提前还房贷的现金压力。

现阶段很多公司都在降本裁员,提前还贷,降低手头现金数量,无异于增加了未来生活的风险。

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提前还房贷显然是不明智的。

不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房屋贷款及还款的整个流程当中,银行本身是稳坐钓鱼台的。

它的区别只在于赚多和赚少,所以各位想要提前还款的民众们还是不要纠结是否给银行白送钱。

结合自己现有的流水以及资产规模,或许最适宜自己的解决方式,并不与主流民众相同。

参考资料:

证券日报 2024-05-10 《约60城已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有银行甚至表示最低可降至3.1%》

北京佘老板 2024-03-24《起码90%的人都不知道,提前还贷这么还才是最优解!》

华夏时报网-地产频道 2024-04-30《“提前还贷”再上热搜!预约需排队一个月以上》

0 阅读:0

黄氏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