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有一个东汉金灶,专家说,它是一个寓意吉祥的文物

野史虫 2024-02-14 07:30:03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且精深,而“灶神”是非常神秘的元素,提到“灶神”,大家必定会想到“灶台”。在游览西安博物院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这座博物馆中有一个汉代金灶,而这件文物之所以十分珍贵,是因为它是一个寓意吉祥的文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西安博物院收藏的“东汉金灶”,在1966年西安市未央区卢家口村发现的,这件文物刚被发现就成功吸引众人的眼球,我们可以看到,这件文物长3厘米,宽1.7厘米,重5.2克,呈现长方形,器身由黄金打造而成的,并利用焊接和镶嵌等多种工艺,器身表面的绿松石已经脱落,但丝毫不影响这件器物的整体形象。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东汉金灶”比较“小巧”,但灶门、灶膛、灶台面、釜和烟囱等组成灶台的重要元素,它全部拥有,体现出设计者的用心。

灶台四周采用掐红丝工艺制成的盘绕状带纹和弧形纹用以装饰,直接让这件器物变得更为高级,最让大家没想到的是,灶台上放置一釜,而釜内盛满金灿灿的粟米,这些粟米竟是用焊级金珠工艺制作而成,也就是说,工匠们制作出“东汉金灶”,绝对费尽心思,因此,这件文物才会如此精美。

“东汉金灶”的价值除了在造型比较精美外,更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它是寓意吉祥的文物,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

第一个寓意:家的感觉

在我国古代,灶台是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有灶台的地方就有温暖,有食物,让人有家的感觉,所以看到“东汉金灶”,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家”,所以这件文物自带“温暖”属性。

第二个寓意:金丹

汉代提倡“视死如生”的丧葬理念,再加上当时流行厚葬之风,所以汉代人会在自己的陵墓中放置陶质的模型为随葬品,因为他人认为人死后会过上和现实生活中一样的日子,而“东汉金灶”釜内所盛的金质粟米,在当时的寓意非常好,它当时被视为仙家金丹,也就是说,“东汉金灶”类似于炼金丹的炉子,粟米就是他们梦寐以求,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

第三个寓意:祈求

我们可以看到,灶底刻有“日利”两字,为篆书吉祥语款,大概的意思就是祈求付费、子孙兴旺,这直接发音了人们存有厚待死者、希望死者可以在阴间过上更好的生活,并保佑后代子孙,直接透露出当时人民对富足和美好生活的期盼,这是向往更好生活的一种体现。

从古至今,黄金始终都是象征“富贵”的金属,而由黄金制作而成的灶台,更是一件自带吉祥寓意的文物,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目前,这件文物被收藏在西安博物院,如果各位读者对“东汉金灶”感兴趣,可以趁着春节假期过去看一看,近距离感受到这件文物独有的魅力。

0 阅读:7

野史虫

简介:一个专注于历史的自媒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