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一直被禁止观看的书籍,《洛丽塔》你看过吗?

执笔写 2022-09-08 12:08:13
《儿子与情人》

《儿子与情人》小说主人公保罗的父母莫雷尔夫妇。他们两人是在一次舞会上结识的,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婚后也过了一段甜蜜、幸福的日子。但是,两人由于出身不同,性格不合,精神追求迥异,在短暂的激情过后,之间便产生了无休止的唇枪舌剑,丈夫甚至动起手来,还把怀有身孕的妻子关在门外。小说中的夫妇之间只有肉体的结合,而没有精神的沟通、灵魂的共鸣。父亲是一位浑浑噩噩的煤矿工人,贪杯,粗俗,常常把家里的事和孩子们的前程置之度外。母亲出身于中产阶级,受过教育,对嫁给一个平凡的矿工耿耿于怀,直到对丈夫完全绝望。于是,她把时间、精力和全部精神希冀转移、倾注到由于肉体结合而降生于人世间的大儿子威廉和二儿子保罗身上。她竭力阻止儿子步父亲的后尘,下井挖煤;她千方百计敦促他们跳出下层人的圈子,出人头地,实现她在丈夫身上未能实现的精神追求。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但拉大了她和丈夫之间的距离,并最终使之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影响了子女,使他们与母亲结成牢固的统一战线,去共同对付那虽然肉体依旧光滑、健壮,而精神日渐衰败、枯竭的父亲。母亲和孩子们的统一战线给孤立无援的父亲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也没有给莫瑞尔家里的任何其他一个人带来好处。发生在父母身上那无休止的冲突,特别是无法和解的灵与肉的撞击重演在母亲和儿子的身上。相比之下,夫妻之间的不和对莫瑞尔太太来说并没有带来太大的精神上的折磨,因为她对丈夫失去了信心,而且本来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没有让母亲扬眉吐气的大儿子死后,二儿子保罗就逐渐成了母亲唯一的精神港湾,也成了母亲发泄无名之火和内心痛苦的一个渠道。她爱儿子,恨铁不成钢,一个劲儿地鼓励、督促保罗成名成家,跻身于上流社会,为母亲争光争气;她也想方设法从精神上控制儿子,使他不移情他人,特别是别的女人,以便满足自己婚姻的缺憾。这种强烈的带占有性质的爱使儿子感到窒息,迫使他一有机会就设法逃脱。而在短暂的逃离中,他又常常被母亲那无形的精神枷锁牵引着,痛苦得不能自已。和女友米丽安的交往过程也是年轻的保罗经历精神痛苦的过程。他们由于兴趣相投,接触日渐频繁,产生了感情,成了一对应该说是十分相配的恋人。然而可悲的是,米丽安也过分追求精神满足,非但缺乏激情,而且像保罗的母亲一样,企图从精神上占有保罗,从灵魂上吞噬保罗。这使她与保罗的母亲成了针锋相对的“情敌”,命里注定要败在那占有欲更强,又可依赖血缘关系轻易占上风的老太太手下。保罗身边的另一个名叫克拉拉的女人同样是一个灵与肉相分离的畸形人。她生活在社会下层,与丈夫分居,一段时间内与保罗打得火热。保罗从这位“荡妇”身上得到肉体上的满足。然而这种“狂欢式”的融合,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一瞬即逝的结合。由于从米丽安身上找不到安慰,保罗需要从心理上寻求自我平衡,需要从性上证明自己的男性能力。由于从丈夫身上得不到满足,克拉拉也需要展示自己的魅力,从肉体上寻求自我平衡。作为母亲,与儿子尤其是与二儿子保罗之间的情结,那种撕肝裂肺的灵魂上的争斗则给可怜的母亲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创伤,直到她郁郁寡欢,无可奈何,离开人世。

《洛丽塔》

小说描述一位从法国移民美国的中年男子亨·亨伯特(Humbert Humbert)在少年时期,与一14岁的少女安娜贝儿发生了一段初恋,最后安娜贝儿因伤寒而早夭,造就了亨伯特的恋童癖(The child I love),他将“小妖精”定义为“九到十四岁”。亨伯特最先被一名富有的寡妇抛弃,后来又迷恋上女房东Charlotte Haze的12岁女儿洛丽塔(Lolita),称呼她为小妖精。由于儿时的阴影,亨伯特对洛丽塔无法自拔,为了亲近这名早熟、热情的小女孩,亨伯特娶女房东为妻,成为洛丽塔的继父。小说中的女孩原名桃乐莉·海兹(Dolores Haze),西班牙文发音的小名为洛丽塔(Lolita)或洛(Lo),因此作为书名。后来女房东在丈夫的日记中发现自己的丈夫对女儿的企图和对自己的不忠,十分生气,于是写了三封信(后来被亨撕碎,但根据文章中,信的残篇段句,三封信的内容想表达妻子想离开丈夫一段时间,然后再找机会复合,表现出妻子对丈夫的爱)在寄信的途中被车子撞死。亨伯特将洛丽塔从夏令营接出来一起旅行,他以为在洛丽塔的饮料中下药,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猥亵她。 结果药对洛丽塔全无效果(因为那并不是真正的强力安眠药),相反第二天清晨洛丽塔主动挑逗亨伯特,发生乱伦的关系。亨伯特然后告知洛丽塔她的母亲已经去世,至此洛丽塔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接受了必须和继父生活下去的这个现实。亨伯特带着洛丽塔以父女的身份沿着美国旅游,他利用零用钱、美丽的衣饰和美味的食物等小女孩会喜欢的东西来控制洛丽塔,以及继续满足自己对她的欲望。洛丽塔长大后,开始讨厌继父,她意识到“即使是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这种乱伦状况好”。于是她开始跟年纪相当的男孩子交往,并借着一次旅行的机会脱离继父的掌握,一开始亨伯特疯狂的寻找,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三年过去,一日亨伯特收到洛丽塔的来信,信上说她已经结婚,并怀孕了,需要继父的金钱援助。亨伯特给了她400美元现金和3600美元的支票还有把屋子卖了买家先付的10000美元跟房子的契约。他要求洛丽塔说出当时拐走她的人,洛丽塔告诉他那人正是奎迪(Quilty)(作品中被女主角认为是东方天才哲学家),其为学校演出的剧作家,并告诉他,她和奎迪出走后,因为拒绝了奎迪要她和其他男孩子拍摄色情影片的要求,而被奎迪赶了出来。亨伯特请求洛丽塔离开她的丈夫和他走,但是她拒绝了这个要求,亨伯特伤心欲绝。他追踪并枪杀了奎迪。最终,亨伯特因血栓病死于狱中,而17岁的洛丽塔则因难产死于1952年圣诞。

《情欲之网》

享利·米勒的力作,被认为是卢梭以来最优秀的忏悔作品之一。这部情欲之网一出版即在美国等许多国家遭到封杀。它最为全面地表现了亨利·米勒在共“殉色”时期以及三部曲创作时期的根本价值观、信仰、观念及判断。它阐述了关于20世纪的人与社会的激情、思想、憧憬与噩梦,试图以原始的性爱方式,找回人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失去的自由。当亨利·米勒作为讲述者独自叙述时,他是无与伦比的。他以粗俗的方式,尽其所能地嘲笑维多利亚时代,直至其无地自容。本书语言大胆、直白,同时不乏幽默,堪称亨利·米勒的杰作。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1917年,英国中部矿场老板和贵族地主克利夫-查泰莱奉父亲老男爵之命,从战场前线请假回家,与康斯坦斯(爱称康妮)结婚,匆匆度完蜜月,又返回部队。不久因受伤,被送回国。经抢救算是保住了性命,但腰部以下终身瘫痪了,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父亲去世后,克利夫继承了产业和爵位,带康妮回到老家。康妮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精力充沛、身体健康,从小受到自由的教育。她尽心地照顾已丧失生活能力的丈夫,协助他写小说。克利夫尽管在外表上保持着贵族气质,但由于性功能的丧失,他的精力日渐萎缩,感情也日渐平淡,生活虽然无忧无虑,却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这一切使康妮备受煎熬,她越来越无法忍受这种令人窒息的生活了。庄园猎场新来的一个看守人奥利弗·梅勒斯,是个退役军人,身体强健。查泰莱夫人偶然与他相遇于林间小屋,一见倾心,互生爱慕之心,从此,双双堕入爱河。康妮常常悄悄来到林间小屋与梅勒斯幽会,尽情地享受充满爱欲、充满激情和原始欢乐的性生活。这一切,使康妮重新对生活充满着渴望。不久,康妮怀孕了,而梅勒斯的妻子也突然出现,公开了他们的私情。康妮打定主意,要与克利夫离婚,而梅勒斯也将在得到与妻子的离婚证明之后,与康妮团聚。

《金瓶梅传奇》

明朝嘉靖年间,元宵最盛,帝都京城,本已繁华之至,恰值元宵节,偏又应了那“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俗语,但见亭台楼榭,银装素裹,满城街巷、铺银散玉。远近树木挂琳琅,犹如撑片玉伞,等到冰轮升起桂华满,只见临街人烟凑集之处,遍搭起于姿百态的灯架,真个是玲咙百灯,无奇不有,银烛星球灿烂,照耀如同白昼。历来京城旧俗,这日于家万户门开不夜,男女老少,全都上街逛灯市;便是平日足不下楼的贵阁千金,也破例上街观灯走桥,凑个热闹。引得那风流少年,如蚁附膻,岁岁生出不少风流佳话。 主角世贞自幼天资聪慧。七岁读书,过目不忘。但凡所读书卷,阅后便一把火焚之。家人皆惊其狂,问何以焚书,催贞拍胸笑道:“所读诗文,皆存腹中,一本废纸,留之何用。”十三岁时,适逢京中科举、那主考大人,本是翰林学士,饱览天下文章,皇帝亲书:“读天下书”之御匾相送,这日主考官高悬皇赐御匾,一路鸣锣开道,前赴考场,行至途中,忽见一赤身孩童,横卧于路上,仆役赶他,却是一动不动,主考大人甚奇,招之相问何以阻轿?孩童无俱,却望着那“读天下书”之御匾笑道:“数日阴雨,恰值今日放晴,晒晒我胸中万卷书。”主考官见其狂妄,好气又好笑,正待说话,恰见一犯法和尚披枷而过,灵机一动,命其以犯法和尚为题赋诗相试。那孩童拍拍肚皮笑道:“这有何难?不假思索,开口吟道:“知法又犯法,出家又戴枷;一块无情板,夹着大西瓜。主考官心下暗称奇,道:“真乃神童,他日前程当无量也。”果然,世贞十九岁中进士,官授刑部主事,为七子诗社之杰,一时名噪京都。世贞之父王抒,本是巡抚御史。先是巡抚山东、浙江,今又调往山西大同,历任数年,经久不还家,留下一个府第,皆由世贞支撑。

《恋爱中的女人》

小说围绕两件爱情纠葛展开。女主角是厄休拉和她的妹妹葛珍,厄休拉在当地一所小学教书,葛珍是同校的工艺教师。厄休拉爱上了学校督察员茹伯特·伯金,葛珍则对年轻英俊的煤矿主杰拉尔德·克立克一见倾心。这两对恋人经历了不少观念上的争执和感情上的波折,最后走向不同的结局。在四人同去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冬游滑雪前后,厄休拉与茹伯特决定结婚,而葛珍与杰拉尔德则陷于破裂。在那里葛珍结识了一位德国青年雕塑家,杰拉尔德在激愤之中企图杀死葛珍未成,遂在风雪迷漫之中如痴如癫地走向阿尔卑斯山深谷。最后他冻成“一团冰冷沉默的东西”。那扼杀一切生机的冰天雪地是杰拉尔德荒芜死寂的灵魂的象征。厄休拉与伯金搬去意大利,那里的明媚阳光和翠绿肥沃的河谷象征了他们新生活的开端。

《娜娜》

《娜娜》是法国作家爱弥尔·左拉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卢贡马卡尔家族》(共二十部)的第九部小说,出单行本之前,先在《伏尔泰报》上连载(1879年1月—1880年2月)。 《娜娜》讲述主人公娜娜被游艺剧院经理看中,主演《金发维纳斯》获得成功,巴黎上流社会的男士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先后由银行家斯泰内和皇后侍从米法伯爵供养,成为巴黎红极一时的交际花,把追求她的男人的钱财一口口吃掉,使他们一个个破产,有的还命赴黄泉。她最后因患天花病死,时值第二帝国即将在普法战争中崩溃,而娜娜一生的兴衰,则成为第二帝国腐化堕落的社会的写照。 该作的问世扩大并巩固了左拉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娜娜》发表后在法国引起了轰动,小说出版的第一天,其销售量达五万五千多册。小说曾被改编为电视、电影在法国多次播映,相继被译成20多种语言文字。

《女人十日谈》

在妙趣横生兼带苦涩酸楚的故事背后,则是前苏联社会的腐败、男人灵魂的丑陋、妇女处境的悲惨,以及她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烈渴望和执着追求……这便是《女人十日谈》向读者展示的画面及其底蕴。

《女人十日谈》是1995年广州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讲述了十位年轻的女人,为活跃无聊的产房生活,十天内讲述了100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初恋、引诱、遗弃、、复仇、婚外情的荒唐、性生活的尴尬……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该书描述一九六八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有一天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丽莎,他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甚至娶她为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游移在情妇之间,对全心爱他的特丽莎是一种伤害。特丽莎经常在极度不安的梦魇中醒来,经常猜忌与怀有恐怖想象。 此时捷克政治动乱不安,在苏黎世一位权威医生希望托马斯去那里发展的呼唤下,两人于是决定去那里生活。但是面对陌生环境的不安与丈夫仍然与情妇私通,特丽莎决定离开,回到祖国。但是命运与抉择让托马斯回去找她,此后两人没有再分离。他们意识到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凉里的快乐,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负担。后来他们死于一场车祸。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曾经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一,也是特丽莎妒忌的对象。萨宾娜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虚无当中。弗兰兹是被萨宾娜背叛的情夫之一,他因为她而放弃自己坚持的婚姻与忠诚,但是由于萨宾娜的背弃,让弗兰兹发现自己过去对于婚姻的执着是可笑的,纯属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对于母亲理想的投射。离婚后,自由自立的单身生活为他生命带来新的契机,并且了解萨宾娜只是他对革命与冒险生活的追随。后来他与他的学生相恋,在实际参与一场虚伪游行活动后,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学生旁边。一场突然抢劫中,弗兰兹因为想展现自己的勇气而蛮力抵抗,却遭到重击,在妻子的陪伴下,无言的死于病榻上。本意: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失乐园》

第一卷首先简略地点明全书的主题:人违反天神命令,因而失去他所曾住过的乐园。接着叙说他失足的原因在于蛇,撒旦寄附在他身上的蛇。撒旦曾反叛天神集结了许多天使军在他手下,全被天神逐出天界,落入广漠的深渊。诗简单地交代这事之后,便直叙事件的中心,描述撒旦和他所率领的天军落入地狱之中。这里所描写的地狱不在地的“中心”(因为那时天地还没有造成,当不蒙灾祸)而在天之外的冥荒之中,管它叫混沌最为恰当。撒旦和他的天军在这被雷电轰击而惊倒在炎炎的火湖里,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从眩晕中清醒过来,他们起身,检点人数,整顿阵容,宣告将领名单,这些将领的名字和后来在迦南及其邻近诸国所信奉的偶像相符。撒旦向他们演说,安慰他们,说天界可望光复;最后告诉他们,根据一个古先知的预言或天上的传闻,有一个新世界和一种新生物将被创造出来;按照古代教父门的看法,天使军在这个世界未被创造前就存在了。为了探实诸国预言并商量对策,决定召开全体会议,因此他的党徒门都跃跃欲试,俄顷之间,就在地狱筑起万魔殿,就是撒旦的宫殿,巨头们就在那里会议。第二卷会议开始了,撒旦提出一个问题来讨论:为了恢复天国,有没有必要再冒一次战争的危险,有的说要,有的说不要。结果采用了第三个提案。据传说,目前天神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和一个新族类,一种和他们差不多的生物。疑难的问题是派谁去做这一艰难的探索。他们的首领撒旦独自承担了这个任务,博得了赞赏和喝彩。会议结束了,其他会众各自按照自己的爱好去寻欢作乐,等着撒旦的归来。撒旦在途中经过地狱的大门,门正关着,有守门人看守。最后,守门人开了门,看见地狱与天堂之间有一个大深渊,就是“混沌界”。由于混沌王的指点,经过极大的困难,才看到他所寻求的新世界。 [4] 第三卷上帝在宝座上望见撒旦正飞向新世界,把他指给坐在右手的独子看,预言撒旦要诱惑人类,是之堕落的阴谋会成功;人原本是自由的,能抵抗诱惑,清扫一切对正义、智慧的诽谤。他还宣称:人的犯罪,不像撒旦那样出于恶意,而是被诱骗而堕落的。因而要对人类施加慈恩。神子对他的父亲施恩于人表示赞赏。但上帝有宣称:如果神的正义不得满足,慈恩不能给人,因为人有野心,觊觎神格的尊严,难免一死,而累及子孙,除非有人替他受刑。神子说自己愿舍己为人赎罪;上帝赞赏他,预定他将化为肉身,并说他的名字高于天地之间的一切精灵,叫所有天使向他礼赞。此时,撒旦飞向新宇宙的边缘,在一片荒地上,看见被称为“空虚边境”的地方,有人与物向那边飞升。他在飞到太阳,遇到管理太阳的尤烈尔。他先变作天使模样,假装热诚,要观察一番新世界和人类,并探问人类的住处。他受到尤烈尔的指点,便向乐园飞去。

0 阅读:223
评论列表
  • 2022-09-10 08:13

    看过几本,总体感觉都是很压抑的,当然《金瓶梅》除外。现在记得的只剩下些隐晦的性描写,当然也可能是翻译的原因。这些书看了没什么益处,只会影响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