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辽中11万株五味子芳香待客

辽沈晚报 2024-05-14 06:31:20

沈阳市辽中区发展中草药特色种植园,与观光旅游相结合,推广中医药知识。辽中区供片

本报讯 记者王琳报道 沈阳市辽中区通过发展中草药特色种植、休闲旅游产业,让更多游客走进种植园,了解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进入5月,茨榆坨街道后岭村汉夏中药养生文化产业园内,11万株五味子陆续迎来花期,300多亩白鲜皮长势喜人,浓郁芳香的气味让前来参观游览的市民流连忘返。

汉夏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于东霞介绍,白鲜皮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健身保健和药用,花期一般为7~10天。在开花后,花会逐渐凋谢并结成果实,果实则呈淡黄色,质地较硬,气味芳香。除白鲜皮之外,园内还有黄芪、黄精、桔梗、蒲公英、板蓝根、五味子等百余个品种。每当春夏时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休闲、打卡;同时,衍生出的药食同源、中式茶饮、研学实践等项目将产业链不断拉长,拓宽了村民的创收渠道。

茨榆坨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多种草药的生长。茨榆坨街道抓住这一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与庭院经济、边角经济相融合,由合作社为村民无偿提供种苗和种植方法,帮扶村民种植中草药,不仅丰富了市场上的草药品种,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展了新的路径,为乡村百姓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该街道后岭、前岭、后边外、前边外、太平村、偏堡子等村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种植白鲜皮、五味子等中草药,2024年全街道栽植五味子已达11万株、发展白鲜皮300多亩。下一步,茨榆坨街道将继续发挥龙头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中草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