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0后湖南女孩,爱上英国小伙,家里人却很担心,害怕遇到骗子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5-16 23:04:23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852位真人故事

我是阿梧,湖南长沙人,从小跟着母亲长大。

7岁时,我第一次见到生父,他是香港人,还是个富二代,但是却从来没有尽过父亲的责任。

9岁时,母亲与继父再婚。继父与母亲的长期争吵,让我变得敏感,强烈渴望家庭,却又因原生家庭的不圆满而感到畏惧。

21岁,大学毕业后,我在北京创业办学,有了一家教外国人学中文的学校,经营得还不错。但是疫情的到来,让我改变教学模式从线下转为线上教学模式。

也是因为疫情,我谈了一场跨国恋爱,对方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英国绅士。

(我与小马的结婚合影)

1995年,我出生在湖南益阳。我的亲生父亲是香港人,母亲怀我时他们就分开了。

听长辈说生父是富家子弟,爷爷奶奶在香港和印度尼西亚做生意,家境殷实。父母离异是因为第三方插足。我并不是他唯一的孩子,爷爷奶奶也不知道我的存在。

7岁前与生父只有偶尔电话联系,7岁时才和他第一次见面。

母亲带我去深圳见他,他带着新伴侣从香港来深圳。当时他与新伴侣来接我,而母亲一人留在酒店,我感到特别不舒服,为什么妈妈不能一起去?我不知道答案。短暂待了几天后,我们就分开了。

(小时候的我和妈妈)

第二次母亲带我去见父亲,他们为一些事争吵起来,母亲说气话让他养我。他们把我丢在路边离开了。可没过两分钟,母亲哭着跑回来抱住我。也许母亲在试探,希望父亲能回头,可他却没有。只是当时我不懂这些,以为他们都不要我了。

9岁之前,我只见过生父两次,对“爸爸”这个称呼很陌生,对他这个人也是如此。

小时候,我住在外婆家,外公文章和字都写得好,他常教我写字,认人名,写人名。

(妈妈和小时候的我)

外公是个文化人,但封建思想深重,因没有儿子而被人羞辱。当时母亲带我去了城里上幼儿园,外公一下没了寄托。他受不了这般羞辱,选择了轻生,一年后,外婆也离世了。

外公外婆相继去世后,对母亲而言,她失去了丈夫,失去了父母,失去了人生所有能依靠的人。

于是,她把我当成她人生的全部希望,对我要求严格,希望我争气,做到最好,这无形中给了我压力。

(小学时候的我)

母亲为了给我更好的生活,边工作边和朋友做童装生意。我做她的小模特,每天我会穿新衣服去学校,让同学们来我家买衣服。

妈妈十分忙碌,不过从来没有放松过我学习,平时辅导我功课特别严格。她给了我所有的爱与关注,虽是单亲家庭,我性格还挺健全、阳光的。

9岁时,我随母亲来长沙上五年级。与继父组成家庭后,她放弃了教师职业,协助继父打理生意。

继父有个儿子,比我大9岁,待我很好。哥哥也是在单亲家庭长大,也渴望家庭温暖,这么多年他与母亲和我相处极好。

(小学时候的我)

继父以前脾气不好,时不时就和母亲吵架,经常是为了非常小的事。我从小很怕他,不过继父没缺我吃穿,也很关心我。

但家里总在吵架,放学回家我总会担心他们是不是又吵架了,渐渐地,我甚至害怕放学回家。

他们吵着吵着,母亲就要带我离开,记得五六年级时有两次,母亲出现在教室门口要带我走。上课时,我都会担心母亲突然出现。

(小学时候的我在表演节目)

学习上,继父管教我非常严格,不懂得怎样与我交流,让我很畏惧。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和母亲就会吵架,责怪母亲没有教好我。我没考好就会连累母亲,这对我是莫大的压力。

哥哥与继父完全相反,他平和温柔,父母吵架时,哥哥还会站在母亲这边。哥哥在长沙上的大学,之后在深圳从事IT行业,他离开后我一下感觉孤单了。

高中,我就读于长沙四大名校之一,学的文科。大学选专业时只有财务管理和对外汉语两个专业,母亲认为我语言天赋更高一些,就选择了对外汉语。

(中学的我)

2012年,我到南京读大学,我很喜欢对外汉语专业,也很清楚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014年,南京举办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老师推荐我去做青奥会语言志愿者。接待前,各国青年大使先来踩点,项目部将接待青年大使工作交给了我,我感到压力巨大。

我带他们参观完展馆,还在展馆内教他们唱中国歌,跳民族舞,气氛热烈。

(2014年暑假我在南京青奥会做志愿者)

正式接待,我每天早上跟大巴车去青奥村接运动员,给他们介绍沿途风景,带他们了解明城墙历史。

带他们在城墙上编奥运五环、剪纸、制作风筝,在风筝上画画。这些中国文化民俗体验,对他们来说非常新鲜。

一个暑假的锻炼,我的口语变得十分流利。团队老师也教会了我很多,如何安排工作,如何应对紧急情况等,这次经历使我更加明确将来想做什么工作。

(我在大学图书馆)

大三,我在广告策划公司实习,负责文件和会议翻译。公司举办了几次广告招商活动,我发现组织筹划类工作很有意思,便主动申请加入。

我跟团队一起筹办了一场酒会,见到了很多不同的人,这个经历对我来说意义深刻。

2016年3月大学毕业前,我去了北京,想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第一天,我就把工作搞定了,在一个国际汉语学校教外国人中文,又用两天时间在学校附近找到了房子,第四天搬家,四天后正式开始工作。

(我在实习公司和同事一起筹办的酒会)

面试时,我明确表示自己不会长期在这工作,只签了三个月的兼职合同,可是房租合同签了一年,我决定留在北京。三个月后,我回南京论文答辩。

2016年6月大学毕业,我21岁,回到北京开始创业,做自己的国际汉语学校。我把实习挣的10万元用作启动资金,合伙人是我的同事。

北京租金太贵,资金有限,我们只租了一间教室,我们原来教的学生也跟我们到了新学校,老学生的推荐,加上我们积极参加了一些招生活动,学生也越来越多。

北京有个外国人经常使用的网站,组织中文月活动,我们报名参加。在展位上介绍我们的学校,很多外国人都来参加了活动,当时就招了几十个学生。

(2016年我到北京开始创业)

在北京办学两年半,学校一直都在平稳往前走,盈利几十万,这对我来说做得很不错。同期,我又以合伙人身份与朋友在上海创办了一家服装设计工作室。

没过多久,我的好友想在北京开咖啡厅,邀我做合伙人,我一冲动,就加入了。其实,我对这行完全不了解。

2017年底,我们在世贸天阶租了100平的店面,做咖啡厅和餐点。店面租金每月35000,半年不到亏损严重,最终只能转让咖啡厅。因选址和人员等多方面原因,最终亏损了六十万。

在服装工作室和咖啡厅上,我只投了钱,没怎么投入精力经营,最后都失败。

(在北京创业的我)

工作室稍好,虽没很多盈利,但也没很大亏损。咖啡厅算是我创业生涯中第一次重大挫折。

我不了解这个行业就贸然投入,是非常冒险和错误的决定。要同时兼顾学校、工作室和咖啡厅,我无法将所有精力投入其中,失败是必然的。

2018年,咖啡厅转让后我专心做学校。我想我可以在北京办学,在其他城市应该也可以。于是我在广州开设了分校,并留在广州亲自管理。北京的学校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

因为有北京办学的经验,广州的学校很快进入正轨,营收还不错。两地需求不同,北京大使馆多,工作人员和留学生多,广州从事商贸的外国人更多,他们更想学商务汉语。

(我和同事)

2020年疫情开始,对两个学校打击非常大,很多外国人都回国了,突然间生源断了。不过危机中往往隐藏着机遇。

受好友的启发,我们尝试转变经营模式,学生回国了,总有一天他们会想再回来,就把线下教学转换成线上教学。

那时,我回到父母身边,不想继续在外漂泊。在长沙,我继续办学,同时联系北京与广州已回国但仍想学汉语的学生,开设线上课程。

初步尝试后,线上课程进行得不错,便扩大了招生范围,发展以后想来中国的新生源。

(疫情期间我在长沙开始学摄影)

这期间,我还遇到了爱情。2021年,我们在共同好友的生日宴会上初见。那天,我穿了一件旗袍,他说我好像从博物馆跑出来的人。他对中国服饰文化特别感兴趣,对我一见倾心,不过我没有。

通过聊天才发觉,原来我们已在网上沟通过。他在大学教商务英语,疫情突然失业,疫情三年多他一直没回英国,生活陷入了低谷。

来长沙5年多,他学过基础汉语,日常交流没问题,深入交谈就不够用了。他想要提高自己,毕竟那时有比较多的空闲时间。

那天我们聊了许多过往,彼此的经历,各自的成长环境等等。

(我和先生谈恋爱时)

我们的家庭背景相似,又不完全一样。他父母40多岁才有他和姐姐,他们是龙凤胎。父母离异后,他和姐姐跟着父亲。父亲更偏爱姐姐,觉得女儿应该要好好保护,要给她最好的,男孩子无所谓。这样的成长环境,让他早早懂事。

他很爱动物,在小区看到一只流浪小狗后腿受伤了,他问我可不可以养?虽然当时不方便养,我们还是把小狗带到医院治好,给它找了个新家。我觉得他是一个单纯善良的人,这点很打动我,后来我们慢慢开始交往。

第一次约会,他带我去了一家中医穴位按摩店,我很诧异,很少见到外国人喜欢中医。他说他很喜欢,觉得非常神奇。他还说感觉我那段时间比较辛苦,中医按摩对身体健康有帮助。

(我和先生以及他的边牧小狗)

我们交往一个半月,他邀请我与他的朋友见面,公开了我们的关系。在他引荐下,我们与他的校友一起在英国开设汉语课,定期举办一些汉文化活动。

他情绪稳定,我若不开心,他会先把我的情绪安抚好,先让我开心,回头再解决问题。我们在一起两年就吵过一次,他说怕相爱时间不够长,所以不能把时间花在争吵上。

他喜欢写诗,学会汉语后,便用汉字为我写情诗。

(我和先生)

2022年12月他生日那天,他邀请了朋友来参加。他发言时,一定要叫我过去。当时,我还想着应该怎样致词,谁知道他说着说着就跟我求婚。

他单膝跪地求婚瞬间,我心里没太大起伏。我们没有争吵与分歧,他一直让我觉得他是一个可靠、可以托付终身的人。走到这一步,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过,我还是很感动的。

2023年1月,我随他去英国见家人。去之前,我父母有些担心,万一他是坏人,我去了英国回不来怎么办?

(2022年12月小马生日那天他向我求婚)

他说:“没关系,我可以把家里人所有信息,把家庭住址、联系方式以及身份信息都发给他们,这样他们可以放心。”

还好他不是骗子,而他的家人也很喜欢我。我们在英国待了二十多天就回国了。

我带他见我父母,我父母对他很满意。我父母在我身上察觉到,跟他在一起后,我各方面状态都好了很多。他们认为他可以在生活上照顾我,也能给我足够的情绪支持。

虽说是跨国婚姻,父母还是希望我们按照中国传统举行订婚仪式,2023年10月下旬,我们订婚了。

(我和先生)

按照订婚习俗,男方给父母红包各一万二,其他家人一到两千,给女方彩礼13万8和三金。由于他不清楚三金为黄金,自行准备了白金首饰,我想也没关系,但他执意另买了黄金,说担心我家人会认为不周到。

订亲时,我们全家人一起吃饭,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小卡片,上面是他提前用拼音写的话。

他说,他有些话想要跟我家里人说,希望我家能放心,他会照顾我,也会承担家庭责任,也会尽他的能力照顾所有家人。

(我和先生)

我担心家里人没听懂他说什么,还跟他们确认说:“你们听懂了吗?”他们说:“听懂了,听懂了。”我父母非常感动。他也特别紧张,照着卡片念时手一直在抖,他平时公开场合发言是非常自信的。

事实上,礼金和彩礼父母都给我了,只走了个形式。

去年11月,我们在长沙一个基督教堂举行了西式婚礼。他是基督徒,他说婚礼其他事情都由我决定,他唯一希望结婚典礼是在教堂举行。

(我和小马在长沙的基督教堂举办西式婚礼)

今年7月,我们去欧洲度蜜月再回英国,会在英国举行一个小型中式婚礼。我希望中式婚礼让英国的亲友们有不一样的体验。

最近五年,我们工作和生活重心会在中国,寒暑假会去英国。

一路走来,我是个幸运的人,不管是小时候还是成长过程中,都遭遇了很多挫折,但每一次挫折都伴随着新的转机。

哪怕我过了25岁,也没觉得我到了必须安定的年纪,安稳生活和想要去尝试新东西,想去看世界并不矛盾,并不冲突。

要勇敢地去感受生命,相信时间和生命的恩泽总能带来意外之喜。

【口述:阿梧】

【编辑:红袖飞扬】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