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最厉害的一个穴位,比山药小米强太多,滋补脾气,排除脾火

经络技巧 2024-01-20 13:20:52

小米和山药都是中医常用的食疗材料,它们都有健脾益气,补中止泻,润肺止咳的功效。小米性味平和,味甘,经脾胃肺而行。其药性以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止泻止呕、养阴润燥、清热解毒为主要特征。山药,性味平和,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朋友具有积极的调养作用。能滋养肺肾之气,强化机体的抵抗力,对于肺肾功能不佳的个体而言,具备良好的调理潜能。

什么是脾虚

脾负责把你吃的东西变成你的气血,送到你身体的各个角落,让你活得有精神。如果脾不给力,就会让你吃的东西没法消化,你的气血就不够用,就会出现各种不爽的情况,比如脸色没血色,四肢没力气,吃饭没胃口,肚子胀气,便便稀软,舌头上有白腻的东西,脉搏细弱无力等等。

小米山药并非根本解决脾虚之道

小米和山药均为具备调和脾气功效的上乘食材,二者共同具有增强脾气功能的特质。它们不仅在于滋养脾气,使其充沛旺盛,同时有助于促进食物的顺利消化,从而确保身体对营养的有效吸收。与此同时,食用小米和山药还能够提升人体对外邪的抵抗能力,巩固体内正气,以维护身体的健康平衡。

有人说:小米山药能治愈脾虚,这可真的是则言之过早。要理解,食用小米山药只属于辅助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脾虚。若仅仅依赖食用小米山药,而不调整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忽略情绪调节,未清除湿痰与解散肝气郁结,那么治疗脾虚将难以获得根本性的疗效。小米和山药皆属性质较为温和的食材。然而,当脾虚症状严重或伴随其他并发症时,仅仅依赖小米和山药的食疗效果可能显得不足。在治疗过程中,应结合相关经方治疗或运用穴位疗法,以更全面地调理脾虚及其他相关症状。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调理脾虚非常好的穴位,没事多按按,可能比单纯的吃小米和山药要强~太白穴是也。

脾虚关键的调理穴位

《针灸甲乙经》中说:“太白,足太阴之原,脾之所生也,脾气之本也,脾气不足,取之以养,脾气有余,取之以泻。”举个例子:太白穴是胃经的老大,在经络系统中具有调节气血功能的重要角色。太白穴的调节直接影响其所属的脏腑功能。胃经和脾经被视为一个家族,其中胃如同脾的大海,而脾则是胃的母亲。当胃气充盈时,脾气亦显得旺盛。刺激太白穴,能让胃气畅顺,增强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给脾提供足够的水谷精气,让脾能运化水湿,输送营养,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

太白穴,作为人体气海的关键点,是调和全身气机之关键所在,具备调和气机的升降的独特功效,使整体气机运行保持有序平衡。脾主运化,其所主宰之气,须顺畅上升,以实现其化运之功能。若脾气升降不顺,水湿将堆积内聚,引致气血失和的症状。按摩太白穴,能打通气海,让脾气往上升,水湿往下行,改善脾虚的症状,比如肚子胀气,便便稀软,水肿等等。太白穴能显现脾的虚实状况,更能通过巧妙按摩实现对脾气的滋补,或者排除脾火。按摩太白穴,能根据脾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可协调脾胃的相互配合,使它们相辅相助,进而增强人体的消化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26 阅读:2064
评论列表
  • 2024-01-21 12:58

    [赞][赞]

经络技巧

简介:穴位、经络、技术、手法、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