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一家的见证佛教符号与道教法器铸在一枚钱币上?

新发现 2023-12-16 17:44:50

话说前些年,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天气闷热难耐,我在衡水古玩市场里闲逛,一些古玩摊主,正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去,忽然!我的眼前一亮!发现地摊上有一个黑乎乎、圆茸茸的东西,吸引了我,我便蹲下身子,拿起来仔细观察,并问摊主多少钱,摊主说100块,收摊了,你要就拿走!我问这铁饼是什么物件?摊主说是镇纸,我掏出钱来,也没有还价,就给了摊主,拿上东西就匆匆离开了,心中暗喜,今天没白来,捡了个小漏,这东西不管是什么,细细观察,它不是铸出来的,而是一刀一刀的,用手工雕刻而成,刀痕历历在目,清晰可见,就是这手工活,雕刻这两面满工纹饰,没有十天半个月不可能雕成!100元连工钱都不够!真是值了!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物件呢?上面的满工纹饰,雕刻的又是什么图案呢?这图案又有什么讲究?

这铁饼,我给它起了个名字,换作“花篮万字符”花钱,直径45.5mm,厚6.5mm。铁质非常漂亮,个人看到明代,纯手工雕刻而成,正面图案雕刻一花篮,花篮周边一圈圆纹环绕,背面雕刻的是“万字符”,俗称“万字不出头”。此物件暂定为厌胜钱,有人认为是古人书房里的镇纸,还有人认为是錾刻银片花的模具,还有待商榷!

那么什么是厌胜钱呢?厌胜意为压制邪魅,取得胜利之意,民间佩带在身上,用作吉利品或者辟邪物。古人把各种纹式和图案,铸造在钱币上,都有其深意和内涵!

那么这枚钱面上的图案,花篮有什么奥秘呢?

这枚钱币的正面图案是一个美丽的花篮,这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花篮,看着好看而已,它可是有来头的。大家都知道中国道教八位仙人吗?他们分别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件法宝。在民间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钟离宝扇自摇摇,拐李葫芦万里烧,洞宾挂起空中剑,采和一手把篮挑,张国老人知古道,湘子横吹一品萧,国舅曹公双玉板,仙姑如意立浮桥。

这首民谣是唱的八仙手中拿着的八大法器,其中,有四大救济百姓的专用法器,第一个是葫芦,就是铁拐李背着的大葫芦,葫芦里既可以装神药,也可以装酒,遇大河湖泊还可以当舟;第二个是药篮,蓝釆和手里提着的花篮;第三个是渔鼓,倒骑毛驴张果老抱在怀里的渔鼓;第四个是扇子,汉钟离手中那把千年芭蕉树制成的扇子。

其中蓝采和出场,最让人感到滑稽的是,一个大男人手里提着一个花篮,蓝采和手中的法器,怎么是一个花篮呢?

据传,蓝采和自幼跟随祖父学习采药和行医。一天,他在深山中遇见了一位曲眉大眼的老者,老者恳请他帮助处理身上的烂疮。然而,在处理过程中,老者的疮口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流出了更多的血。这使得蓝采和开始怀疑祖父传授的秘方。

老者让他去打水来冲洗疮口,然而篮子里的水一滴也没有漏出。接着,老者让他用泥巴涂抹篮子,提来一篮浑浊的水。更换一篮清澈的水后,蓝采和不慎跌入水中,但他最终用荷叶打出了一篮清水。

这位老者其实是汉钟离和何仙姑的化身,他们在度化蓝采和成仙。三人随即飞往蓬莱仙岛。蓝采和成仙后,药篮成为他的法器,可以治愈人间的各种疾病。他喜欢用鲜花来装饰药篮,成为了一种大男人手提花篮的模样。

因此说,花篮是道教八宝之一。提及蓝采和的花篮,那真是宝藏般的存在。花篮内珍藏了各式各样的宝贝,令人大开眼界。每当开启花篮时,篮中散发出的芳香不仅令人心旷神怡,仿佛通向神明的世界,具有驱散妖气的神奇力量。

这枚钱币上的花篮既然是道教八宝之一,那么背面的“万字符”又有什么寓意呢?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佛像的胸部通常会装饰有一个“卍”符号。这个符号具有特殊的含义,是佛教中一个神秘的符号,还是一个神秘的咒语呢?它的起源和背景鲜为人知。在佛教的九大象征中,塔、莲花、念珠、菩提树等都是广为人知的,而这个“卍”符号同样也是佛教的一种象征。

“卍”字符是佛陀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称为三十二相。这些庄严德相是佛陀修行圆满后的特征。对于一般的修行者来说,修行不圆满也可能具有某些庄严特征。《长阿含经》提到“卍”字是第十六种大人相,但有些经卷中将其列为第八十种大人相。无论位列哪种相,其位置都在胸前。然而,有佛经记载,修行圆满后,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卍”字符。在我国,佛像雕塑中通常在胸部标有“卍”字符。

“卍”字符并非源于中国,而是一个符号,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而为中国人所熟知。在古代印度,该符号被视为太阳或火的象征,而太阳和火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因此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卍”不是一个中国文字,而是一个符号,那么它为什么叫万字呢?

自佛教智慧之光普照中国大地,这个神秘符号开始在这片土地上闪耀。这个符号,在历史长河中,被不同的大师和僧侣们以不同的方式翻译和解读,它始终代表着宇宙的奥秘和佛法的深邃。

在北魏宣武帝的辉煌时代,菩提留支大师将这个符号译为“万”,寓意着万德圆满,如宇宙般浩渺无边。这一译法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佛教界闪耀出独特的光彩。

然而,鸠摩罗什大师和玄奘大师对这个符号有着不同的解读,他们把这个符号译为“德”,寓意着功德无量,如同大海般深邃广大。这一译法如同明亮的北斗,指引着佛教徒们走向无边的智慧之路。

这个符号的翻译和解读历史表明,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可能会对同一个符号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诠释。然而,无论怎样,这个符号都代表着宇宙的奥秘和佛法的深邃,将永远在人类智慧的宝库中熠熠生辉。

那么为什么现在一般把这个符号读作“万”,而不读作“德”呢?

“卍”字符之所以读“万”音,是武则天于长寿二年(即公元693年)定的,这个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在宋朝人编的《翻译名义集》卷六曾有记载:“主上(武则天)制此文,着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所集也。”信奉佛教的武则天把这个难题给解决了,是她给这个符号赐名为“万”字,从此以后这个符号就成为了一个中国汉字。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出现了纳粹党,也就是国家社会党。该党的党徽采用了卐字形,这个符号由两个“S”斜交而成。纳粹头目希特勒认为这个符号象征着“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使命”,因此,在1920年,该符号被用作纳粹党的党徽。然而,这个符号与佛教的意旨没有任何关联。事实上,卐字原本是“幸运”与“吉祥”的象征,与纳粹党徽并无关联。纳粹的标志中,卐这个符号的尖端是向上的,整体是菱形的,与佛教中卐字正方形的形式是不一样的。

我们了解了花篮和“万字符”的来龙去脉,知道钱币上的花篮是道教八大法器之一,“万字符”是佛教九大象征之一,那么为什么道教的法器和佛教的符号同时出现在这枚钱币上呢?这枚钱币是佛道一家的见证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佛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宗教信仰的层面,还深入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在民间,这种佛道融合的信仰体系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人们常常会将佛教和道教的神祇、故事、信仰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以此来表达对生活、命运、宇宙的认知和理解。

比如,在一些地方的寺庙中,我们可以看到供奉着佛教的释迦牟尼佛和道教的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等神祇。而在一些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佛教和道教的各种神祇、人物形象相互融合的情况。

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叠加或者混搭,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过程。比如,在佛教中,一些菩萨的形象和故事被融入了道教中,成为了道教中的神祇和仙人;而在道教中,一些佛教中的理念和修行方法也被吸收和融合了进来。

这种佛道融合的文化现象,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也反映了人们对宇宙、生命、道德等问题的共同认知和理解。在这种信仰体系中,人们不仅可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也可以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时,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力量。

回到这枚钱币上,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和道教在一家的形象表达得非常生动和形象。这种融合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包容和理解。在这种信仰体系中,人们可以找到一种内心的平衡和安宁,也可以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力量。

现在花篮和“万字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它们的影子,它们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符号,体现在我们的开业、庆典、建筑、家具、织物上,成为现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愿望!

6 阅读:32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