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原本只想修建万人大礼堂,为何扩建成了人民大会堂

贱议你读史 2024-05-22 16:46:13
原本只是想修建大礼堂,后来为何扩建了

客观的来说,建国之后,北京作为一个首都,确实需要修建一座大礼堂来满足国家的需求。

在没有人民大会堂之前,国家级的大型会议,通常是在怀仁堂里面进行的。但是,怀仁堂面积也不是很大,如果是涉及到上万人的大型会议的话,在当时的北京,还真找不出一个室内的场所来容纳,因此也就只有选择在室外进行了,而地点一般是选择在天安门广场。

如果不是国家级别的会议,譬如北京市举办的会议或者是集会,如果是室内会议,通常是在北京中山公园里面的音乐堂进行。倘若是室外的话,就选择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通常是以游园的形式进行。

虽然说室外集会或者会议,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而且在规模和气势方面都比较宏大。但是呢,有一个很致命的因素,那就是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夏天还好,到了冬季,那刺骨的寒风直往人的毛孔里钻,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坐下来商讨国家大事,那场面也确实有些怼不雅观了。

因此,当北京城市规划落实下来后,新行政中心定在天安门附近修建,那么,这大会堂自然也就修建在天安门附近。

这里,我得插一句话,当时原本的设想是单纯的修建一个,可以容纳上万人的大礼堂,而不是现在我们看到,有着很多厅室,功能完善的人民大会堂。

1958年的时候,为了庆祝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决定搞一次宏大的十周年庆典。而为了迎接十周年庆典,于是乎,就决定在北京修建包括万人大礼堂在内的一批重要建筑,总计有十个,也就是“十大建筑”,即: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国家剧院、军事博物馆、科技馆、艺术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农业展览馆、工业展览馆。

除此之外,还要求在北京的玉渊潭附近,修建17栋二层小别墅式的国家宾馆,用来作为外宾的下榻之处。而且还要求,这十个建筑和钓鱼台国宾馆必须在1959年国庆之前就得投入使用。

其中,“万人大礼堂”被确定为十大建筑之首,这一下子就拔高了大礼堂的地位。随着地位的拔高,万人大礼堂的工程体量自然也就要随之变化了。

于是乎,原本只是北京单独搞大礼堂的工程任务,就这样和国家的国庆的政治任务重叠了。作为献给国家十周年的礼物,作为十大建筑之首,原本设计的大礼堂体量自然无法满足需求了,自然也就需要进行改建、扩建了。

经过多次商讨之后,最终决定把人民大会堂修建在天安门广场的西侧,面向东方。这时候,距离国庆十周年到来,工期也就只剩下一年多一些,时间是相当的紧迫了。于是乎,以北京建工局和市政工程局为首的建筑单位,加班加点的准备着各种建筑材料、施工机械,以及组织、协调施工队伍,争取赶在1958年的十月份正式破土动工。

等到正式设计大会堂的时候,因为咱们和苏联的关系开始交恶,那些来中国进行援助的苏联专家们,早就回国了。因此,人民大会堂的整体设计,完完全全是出自于中国人之手。除此之外,为了彰显新中国建国十周年所取得的建筑成就,因此,就连施工材料方面,也完全出自于国内。因此,咱们如今看到的人民大会堂,不管是设计和施工,全部都是正儿八经的国产。

1959年的1月中旬,在北京凛冽的寒风中,周公组织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商谈大会堂的整体设计。和上一次会议比起来,邀请参与这次会议的范围就更为广泛了,除了在北京的建筑专家、结构专家,还邀请了美术家和史学家等。譬如有:梁思成、齐燕铭、吴晗、赵鹏飞、张开济等。

会议刚开始,周公就询问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个建筑能保证多少年内不垮掉?

“盖好大会堂这么大的一个建筑,有两个关键:一个是垮了垮不了,一个是好看不好看。”

——来源:《人民大会堂往事追踪报告》.马祥林编著.

这两个关键因素,周公更为看重第一个,他指出大会堂的寿命要和故宫进行比较,最起码要保证建筑寿命不能少于300年。

谈完这个问题之后,他顺势就强调工程质量的问题,尤其是在工程的材料方面一点都不能含糊,尽管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但是钢材不好就不要使用,一旦将就凑合,将来出乱子就会出在这“将就凑合”上面。周公告诉他们,在工程材料方面有什么需求就提出来,不要担心给国家添麻烦,也不要有任何的思想包袱。

他还着重强调了,在建设过程中,设计、材料和施工这三关,倘若在任何一关马虎含糊,都会出乱子。

谈完工程质量这个重中之重的问题之后,周公又给大家指明了一个大方向。

“一个建筑物要有它自己的风格,当然,要做到人人都满意是很难的。我的意见,只要盖起来不垮,又适用,尽可能漂亮一点......大家对这一点要取得一致的意见,否则就会争论不休”

——来源:《人民大会堂往事追踪报告》.马祥林编著.

不得不说,周公是个有智慧的人,一件事情,他往往能第一时间就抓住关键点在哪。

在修建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中,其实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工程质量和造型设计。

工程质量方面严格抓就可以了,但是在造型设计这方面,就是众口难调,也是最容易陷入争论,最容易卡壳拖延工期的一个环节。有了周公的总体指示,也就避免了这个环节上的拖沓。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人民大会堂终于拔地而起,这座宏伟的建筑,可以说是倾注了当时人们的心血。现在看来,人民大会堂确实称得上是伟大的建筑,是由中国人自己建设出来的伟大奇迹。

0 阅读:18

贱议你读史

简介:八零后老腊肉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