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找出哪种教育方式更好,国外两个家庭进行了交换实验,纪录片

荔枝看国际 2023-01-13 19:44:01

不知道大家有多少是有孩子的,您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是怎样的呢?是像朋友关系那样?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甚至是放纵式教育?还是传统式的严格教育呢?那这两种教育方式到底哪个更好?或者更容易让孩子成材呢?

这个问题其实国外也在讨论,美国的一家电视台做了个实验,他们让一个崇尚自由式教育的母亲,和一个信奉严格教育的母亲,互相到对方家里住四天,去体验一下对方的教育方式,以试图找出最好的家庭教育模式。

信奉严格教育法的 贝丝

黄头发这位叫贝丝,她信奉的是严格的教育法。她觉的家长就该有家长的样子,要在孩子面前保持权威性,并给他们规定严格的界限。因为她觉的孩子尚未成年还没有接触过社会,导致他们自控力太差,那作为家长就一定要强势介入,帮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以及正确的三观。

而另一位母亲叫珍,她觉的放养式教育更好。因为严格教育限制了孩子的天性,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也会磨灭孩子的创造性。而自由式教育,能让孩子更为独立更容易适应社会。

信奉放养式教育的 珍

两人是各说各的好,于是信奉严格教育的贝丝,先到喜欢自由教育的珍的家里住四天。

贝丝先到珍的家里住四天

贝丝刚到就对珍的穿着很不满意,她觉得珍穿着太性感,像个青少年而不是母亲。

贝丝觉的珍穿着不像个妈妈

珍共有四个孩子,1个儿子3个女儿。当珍向儿子介绍贝丝的时候,他9岁的儿子正在玩游戏,所以表现得很不耐烦,头都不抬一下更不要说打招呼了。

有客人来,玩游戏的儿子完全不理

老大和老二年龄差不多,所以住在一起。老二15岁、老大18岁刚刚成年。她们相比弟弟就表现得热情多了,所以也不能说放养式教育的孩子就没礼貌。

珍的另外三个女儿

但贝丝却注意到老大身上竟然有纹身,而且跟她妈妈珍的一样。贝丝觉得这怎么能行?这么小就纹身的一般都是问题少女。

贝丝对珍的大女儿纹身感到不理解

珍对贝丝的评价感到不满

晚上吃饭时贝丝又发现了不同的地方。在自家自己做什么孩子就得吃什么,而珍却让孩子点餐!孩子点什么她就给做什么。贝丝认为这样惯孩子不好,不但会让自己很累,而且会让孩子养成挑食的习惯。

珍每天要给孩子做四种饭

但更让她感到无法理解的是,珍在房间内给女儿装了钢管舞的设备,贝丝觉得,她的女儿那么小,妈妈却教她们玩这东西也太不负责任了。

珍给女儿们装的钢管

珍和自己的孩子什么都聊。除了聊恋爱之外,还会谈论性这个话题。贝丝觉得这也太过分了,她认为了解这些东西应该在孩子结婚之后。

珍的女儿表演舞蹈

那么作为孩子们的父亲,珍的丈夫是什么态度呢?

珍的丈夫回来了

结果出乎意料的是,丈夫很不赞成妻子的教育方式。两人为此争吵得非常厉害,而孩子们也几乎都选择站在母亲那边。

夫妻二人一见面就开始了争吵

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因为孩子们目前判断力还不够,谁不管自己,那他就认为是在爱自己。因为分歧太大,夫妻两人已经分居两年多了。而这几个孩子对父亲的态度,也表现得极不尊重。

女儿一口回绝父亲的帮忙请求

其实这都是母亲给惯出来的,因为这些孩子知道,就算他们跟父亲顶嘴或表现得不礼貌,那母亲也会给自己撑腰。这个家里没人会站在父亲那边,所以她们才会如此肆无忌惮。那珍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珍认为这是孩子的自由

珍:我的孩子就是这样,看不惯就滚

这就是珍所信奉的自由教育,而丈夫觉的妻子做的已经完全过界了。如果孩子们对父母的任何话都不再听了,那还有谁能在他们误入歧途时,愿意过来帮助她们呢?估计也只有社会和监狱了。夫妻两人每天都是这样,丈夫面对强势的妻子也没办法,最后实在受不了他就选择搬了出去。

她家的孩子去上学更是与众不同,迟到那都是轻的。哪天说不想去了就可以不用去,母亲给学校打个电话请假就行了。

每次孩子上学都让两人头疼

你是不是觉得这样的孩子,在学校肯定是问题学生呢?但事实却让人难以置信, 她家这四个孩子学习成绩反而都不差,有的在班内甚至属于优等生。这个我也搞不明白为什么,可能她们的妈妈真的有一套。她说她的孩子放学后从来都不用自己催,他们会自觉地去写作业。这一点节目组也没搞明白为什么。

珍家的四个孩子学校反而都好

在珍家这四天算是结束了,贝丝觉得虽然这家的孩子学习还行,但整体上是失败的。问题就是前面说过的那些。接下来,珍要到信奉严格教育的贝丝家体验四天了。

换珍到贝丝家进行体验

贝丝家有3个儿子,老大16岁、老二13岁、老三10岁。这两家的差别一进屋就非常明显,贝丝家的装修比珍的家更为严肃,两个孩子一看也都是很听话那种,

贝丝家的三个孩子和她的丈夫

晚餐时不同于珍的家那么随便,贝丝做什么孩子们就得吃什么,他们没有挑食的资格,而且必须要祷告完才能开吃。

贝丝家必须祷告完才能吃饭

相比珍和丈夫因为教育闹到分居的情况,贝丝和丈夫在教育理念上却非常统一,甚至是丈夫在主导着。

贝丝的丈夫比她更严格

他们严格限制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接触,网络几乎不让用。而手机和游戏机,每天也只能玩一会儿,电视同样很少让他们看。因为夫妻二人觉得网络上坏人太多,而孩子们现在还没有分辨能力,自己作为父母就必须要担起责任。

众人在餐桌上激烈争论

当孩子质疑的时候,两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那些电子产品都是我花钱买的,所以我有管理权,等你哪天有能力离开这个家再说!”他们的愿望就是孩子能尽早独立养活自己,然后离开这个家。

儿子告诉妈妈 自己会在同学家玩游戏

珍和贝丝夫妇,在孩子玩游戏这件事上争论起来。珍认为玩玩游戏没什么,而夫妇两人觉得,不控制的话他们就容易沉迷,而暴力游戏有可能让孩子成为连环凶手,珍觉的两人有点小题大做。而孩子们也在旁边反驳了父母,说其实我们也常在同学家玩游戏,而且我那些爱玩游戏的同学,也并没有表现得很暴力啊。

贝丝家孩子吃完要自己收拾盘子

两家的差异在上学时间上也比较明显,在珍的家里孩子就是老大,我想什么时候起就什么时候起,迟到也不会挨骂。但在贝丝家,孩子们到点后必须马上起床,而且要把自己的床铺整理好。

用餐时三个孩子坐成一排,盘子里装着同样的食物,每个人吃完还得把自己的盘子洗干净。

早餐吃着一样的食物 之后还要刷盘子

睡觉前他们的手机也都要上交,之后妈妈还会翻看他们的邮件和短信。她说这是为了了解孩子在外面都干了什么,有没有走上歪路。珍对贝丝这样做很不赞同,她觉得这侵犯了孩子隐私,但贝丝的说法仍然是:“这些手机是我花钱买的,是我的财产,能给他们玩已经算是很优待了,如果他们不想让我看,那赶快自己赚钱买吧”。

睡觉前手机必须上交

而大儿子的看法是父母太过严厉,不懂得尊重自己,他们根本不在意自己的想法,甚至都不给他去尝试的机会。

大儿子已经边上学边打工了

即便是在周末休息时,贝丝父母也不允许孩子看电视,或者是玩电脑和电子游戏。而是给他们安排了满满的家务活。而孩子们好像也对这种安排都很习惯。

周末时三个孩子都要干家务

而他们的娱乐活动都是在户外,比如全家到外面跑步。珍以为这三个孩子可能会抱怨,但结果很意外,他们其实都挺享受这种运动的。

贝丝家的娱乐活动就是跑步

等忙完家务运动结束后,老大忍不住连上游戏机玩了起来,而他的母亲看到后直接把电源给断了。母子二人的冲突,也第一次在电视机前爆发了。

大儿子回家后开始玩起游戏

母亲直接拔掉了电源

大儿子生气地对母亲贝丝说:“你想让我表现得像个大人的时候,就会让我早起送弟弟们上线。可到了晚上你又转变态度,把我当成一个小孩子,要收走我的手机,不准我干这干那。我觉得你这就是双重标准。好像就是,我只有在对你更有价值,或能给你分担的时候才是可靠的。我已经受不了你这样了,我想要放弃,也不想再和你谈论任何事情了”。而母亲的回应只是,我希望你长大后能够理解这些,我都是为了你们好之类的。

母子二人在镜头前开始争论

我感觉教育问题真的是一门学问。有时我们会抱怨孩子的种种毛病,其实我们自己可能都不知道,或者是不愿意承认,他们的问题大都是父母造成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或者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和做事方法,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说孩子是天性如此,不过是在推卸责任罢了。学校教育是很重要,但孩子的很多个性和品质,却都是在家庭教育中塑造出来的。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更为谨慎、也应该更有耐心一些。

对于是严格教育还是自由式教育好这个问题,纪录片中没有给出答案,其实也算是给出了答案。就是两者各有优缺点,哪一种走了极端都可能是灾难性的。最正确的方法就是两者结合,该严格的时候要严格,该给予他们自由的时候要大胆放手。但我们要注意度的把握,偏向任何一边都有可能会出问题的。

本文的视频版:《》

素材来源:纪录片《与敌同住》第一集

0 阅读:14

荔枝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