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门民二十年式 82 毫米迫击炮静静陈列在玻璃展柜中,这门82迫击炮虽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但依然部件齐全,构造完整。若只作远观,人们或许会有疑惑,这门老式迫击炮能够在军事博物馆中独占一方较为醒目的展柜,是因它保存得完好吗?但若走近展柜,阅读迫击炮下方金属牌上的说明文字,之前的一切疑惑都解开了。那块金属牌上写道 :“1939年11月,八路军在黄土岭战斗中击毙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的迫击炮。”
八路军在抗战前期拥有的少量 82迫击炮主要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是国民政府所配发,另一部分则是在与日伪军的战斗中缴获得来。八路军利用这些为数不多的迫击炮创造炮打日本将军的辉煌战果。
该炮之所以叫民20式,因为北伐战争后,在战场上意识到迫击炮重要性的南京国民政府亦开始加紧对这种新式武器的研仿。南京金陵兵工厂结合了“沪式”82毫米迫击炮的炮型与法国“勃兰特式”81毫米迫击炮的性能,终于在1931年(民国20年)仿研出了国造82 毫米迫击炮。该型迫击炮重69公斤,但可拆分为三个部分,结构简单,运输方便,同时造价低廉,故而成为中国军队的首选。军事历史全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