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评社发文写道:“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应当改变策略。在关键问题上,坚持立场,主动出击。中国决不会允许美国得寸进尺,也绝对不会允许美国在中国内政问题上继续大做文章,如果继续挑衅、中国有必要采取果断措施,维护国家主权。” 说得好,这番话掷地有声,直接点明了当前中国对美策略的核心变化。 过去我们总想着埋头发展,以和为贵,但事实证明,一味的忍让换不来尊重,反而会让对方觉得我们软弱可欺。 要理解为什么必须这么做,就得看看美国这些年都干了些什么。 他们频繁地拿我们的台湾、香港、新疆等内部事务说事,明摆着就是想在我们家里点火,好打断我们的发展节奏。 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底线,是绝对不能碰的红线。 美国把它们当成遏制我们的牌来打,可他们打错了算盘。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这些原则问题上如果退缩了,那只会招来更得寸进尺的挑衅。 所以,现在划出清晰的界线,就是告诉他们,过线必打。 当然,敢于硬气地“主动出击”,靠的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我们自己实实在在的家底。 今天的中国,经济体量是世界第二,工业体系全球最全,从针头线脑到航空母舰,我们都能自己造。 在科技上,虽然美国想方设法地搞封锁,但我们的5G、人工智能等领域照样发展得有声有色,被卡脖子的地方我们也在拼命追赶。 更不用说,我们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上说话有分量,“一带一路”也让我们交了很多真朋友。 这些硬实力,就是我们敢于直面美国压力的底气,让我们有底气站直了说话。 就拿贸易战来说,美国想用关税压垮我们,我们没有低头,而是针锋相对地进行反制,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利益,也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不是好捏的软柿子。 在科技领域,面对美国的无理打压,我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加大了自主研发的投入,努力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外交舞台上,我们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面对抹黑和攻击,我们也会当场予以驳斥,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面对我们这种不再忍气吞声的新姿态,美国那边显然很不适应。 他们习惯了当世界老大,指哪打哪,现在突然发现中国不听他那一套了,自然会感到焦虑。 从拜登到特朗普,虽然换了人,但遏制中国的核心想法一直没变。 可是他们的招数,无论是贸易战还是技术封锁,效果都十分有限,甚至还伤到了自己。 他们想拉拢盟友一起围堵我们,但很多国家跟我们的经济联系太紧密,不愿意为了美国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不过,我们虽然态度强硬,但也不是要跟美国彻底闹翻,我们深知,在全球化的今天,中美两个大国彻底对立,对谁都没好处。 所以我们的策略是,在核心利益上寸步不让,但在像气候变化、全球抗疫这些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事情上,我们依然愿意合作。 这叫“斗而不破”,既要坚决斗争,也要为合作留下余地,这才是成熟大国应有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