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为高温下的劳动者撑起“遮阳伞”

烈日炎炎,热浪滚滚,高温下的劳动者用汗水维系着城市的正常运转。为他们撑起一把集权益保障与关心关爱于一体的“遮阳伞”,是社会应有的担当,也是城市文明的体现。

撑起“遮阳伞”,要保障高温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近日,咸宁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发出《关于做好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的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从合理调整高温期间工作时间、严格落实高温津贴待遇等方面,提醒全市各用人单位保障高温天气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这份提示函,既是提醒,更是普法。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调整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高温下的劳动者依法享有“一揽子”权益,并非用人单位可给可不给的“福利”。

撑起“遮阳伞”,要加强对高温下劳动者的关心关爱。在咸宁,从社区邻里驿站到商圈红色驿站,从街头纳凉点到楼宇驿站,926个便民服务阵地成为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的“歇脚地”。

不止于此,图书馆、香城书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甚至商超、银行网点等,都不约而同变身“纳凉点”。凉茶冷饮、手机充电、图书阅览、防暑药品、法律咨询……这些细致服务、人文关怀,彰显城市温度。

撑起“遮阳伞”,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相关部门既要监督用人单位落实相关规定,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对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依法查处,又要进一步丰富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效能,如扩大“送清凉”活动覆盖面、关注劳动者心理健康、提供户外遮阳设施和休息场所等。

更重要的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贡献力量。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当合法权益得到坚实保障,关心关爱传递到每个角落,劳动者才能在高温下安心工作,城市才能在热浪中保持活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把“遮阳伞”更加坚固、更加温暖,护佑每一位高温下的劳动者安然度夏。

(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