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沉默两天,不理特朗普最后通牒,俄罗斯正为战争升级做准备? 特朗普突然给普京下了个"最后通牒",要求俄罗斯50天内必须和乌克兰停火,否则就要对俄商品征收100%的关税,可两天过去了,普京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就像没听见一样。 特朗普这招明显是把他做生意那套搬到了国际政治上,他可能觉得:我给你定个最后期限,再拿关税大棒吓唬你,你总得给我个面子吧?但问题是,普京可不是什么生意伙伴,而是一个经历过苏联解体、车臣战争的老牌政治家。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这些年早就被西方制裁"练"出来了,自从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美国领着西方国家前前后后对俄罗斯搞了上万项制裁,结果俄罗斯经济确实受了影响,但也没垮掉。 现在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照样卖,只不过不走欧洲了,改道印度、中国这些"友好国家",所以特朗普这个"100%关税"的威胁,在普京眼里可能就跟"狼来了"差不多,听多了,也就不当回事了。 普京没有回应特朗普的言论,但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这是个很严厉的声明,需要的时候总统会回应。"这句话表面上客气,实则暗示俄罗斯目前无意搭理对方。 普京之所以保持强硬姿态,是因为俄军在顿巴斯地区持续缓慢推进,逐步占据战场优势,而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正在减弱,美国国会因600多亿美元援乌计划陷入僵局,欧洲国家的实际支持力度也跟不上口头承诺。 普京的核心条件始终未变,拒绝恢复到战前边界、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并放弃加入北约。在这种有利形势下,普京的态度很明确:要么接受他的条件进行谈判,要么就继续打下去。 特朗普这番操作看似在施压俄罗斯,实际可能适得其反, 一方面,他把停火和关税挂钩,等于把乌克兰利益放在次要位置,乌克兰人难免会觉得自己的领土问题成了美俄交易的筹码。 另一方面,他的声明只字未提继续军援乌克兰,反而释放出可能减少支持的信号,这让普京更不着急谈判,拖到大选结束,说不定能等到一个对俄更友好的美国总统。 此外,普京还能把特朗普的威胁包装成"西方欺压俄罗斯",借机煽动国内民族情绪,巩固自身支持率。 俄罗斯正在为长期战争做准备,一方面持续向哈尔科夫方向增调数万兵力,可能计划发动新一轮攻势,另一方面通过高薪招募合同兵的方式进行隐蔽动员,同时大幅提升军工产能,目前炮弹产量已达到北约国家总和的三倍以上。 所以,普京的沉默不是怂了,而是在憋大招,如果特朗普的"50天期限"到了还没动静,俄军很可能会在秋季之前再发动一轮猛攻,争取在冬天到来前占更多地盘。 特朗普这次对普京放狠话,看着挺唬人,但实际上漏洞不少: 第一,关税大棒打不疼俄罗斯, 俄罗斯现在最大的出口是能源,而能源贸易早就不走寻常路了,印度低价买俄油,转手加工一下再高价卖给欧洲,美国根本拦不住,至于其他商品,俄罗斯跟中国的贸易额已经突破2000亿美元,完全能扛住美国的关税压力。 第二,50天期限太儿戏, 俄乌战争打了两年多,双方死了几十万人,牵扯到领土、安全、民族尊严这么多复杂问题,怎么可能因为特朗普一句话就在50天内搞定?这就像跟人说"你一个月内必须中彩票,否则我就再也不借你钱",纯属自嗨。 第三,可能让乌克兰寒心, 泽连斯基政府现在最怕的不是俄罗斯的导弹,而是西方盟友的动摇,特朗普这么一搞,等于告诉乌克兰:"你们的死活不如我的关税政策重要," 这仗还怎么打? 最后,普京根本不吃这套, 他经历过叶利钦时代西方承诺的"空头支票",也熬过了2014年后的全面制裁,现在满脑子都是"俄罗斯必须赢",特朗普想用商场谈判那套来对付他,实在是想得太简单了。 总之,俄乌战争短期内结束的可能性很低,而特朗普这种"推特治国"式的威胁,除了制造点新闻热度,实际作用恐怕有限,真正的解决之道,可能还是得回到战场上,要么一方撑不住了,要么双方都打不动了,那时候谈判才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