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007年,钱学森96岁大寿,突然,他看到角落里坐着一个白发老太太,不禁眼神一亮

2007年,钱学森96岁大寿,突然,他看到角落里坐着一个白发老太太,不禁眼神一亮,上前颤声问道:“您现在几个孩子啦?”谁知,老太太的回答竟让他泪流满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7年,钱学森96岁生日宴,宾客满堂,可他没看那些祝寿的,眼神反而穿过人群,落在了角落一个独自静坐的白发老太太身上,他让人推着轮椅过去,轻声问:“你还好吗?有几个孩子?” 老太太的回答很平静:“一个也没有了......” 就这一句话,钱学森的眼泪瞬间就下来了,攥着轮椅扶手的手指关节都发了白,他伸出手,颤抖着握住老太太,哽咽着只叫了一声:“佩姐……”,再也说不下去。 这位让钱学森当众失态的“佩姐”,就是李佩,而钱老流的泪,也不只为她一人,而是为了一整代人被折叠起来的命运...... 早年的李佩出身在书香门第,去美国康奈尔大学读了研,在那儿认识了她后来的丈夫郭永怀。 两人都是当时顶尖的人才,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尽管他们在美国已经有了优越的生活、刚出生的女儿,和一片光明的前途,可俩人没半点犹豫,打包好行李就要回国。 当时美国不想放走郭永怀这样的顶尖科学家,百般阻挠,郭永怀一气之下,当着朋友的面,把自己没发表的学术手稿一页一页扔进火里烧掉,他说:“知识都在我脑子里,他们拿不走。” 回国后,郭永怀投身到核武器的研制中,成了“两弹一星”的元勋,常年见不到人,而李佩这位康奈尔大学的语言学硕士,也投身到中国科学院的创建工作中,成了中科大外语教研室的主任。 谁知好景不长,1968年,郭永怀从试验基地乘飞机回北京,在机场降落时失事,人们在烧焦的残骸中找到他时,发现他跟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抱在一起,两人身体都已碳化,但他们用胸膛护住的公文包,里面装着的机密数据完好无损。 那一年,郭永怀59岁,李佩51岁。 丈夫的死,对李佩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而且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甚至因为海外关系被审查,日子过得很难,可她都扛了过来,独自拉扯着唯一的女儿郭芹。 命运似乎觉得对她的考验还不够,郭芹长大后虽然也成了才,却在70年代末患上了癌症,李佩陪着女儿抗争了十几年,最后还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这下,她真的成了“一个也没有了”。 一个失去了丈夫和女儿的孤身老人,会怎么度过余生?很多人可能会选择沉寂,可李佩不一样,她把所有的思念和精力,都转化成了一种惊人的能量。 她被称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80年代初,她敏锐地意识到中国需要与世界接轨,语言是第一道坎。 她自费跑去美国,利用自己的人脉,一个一个去请那些世界级的语言学教授来中国讲学。 没有教材,她就自己连夜写,她办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是中国最早的,很多学生后来都成了外交、外贸领域的中流砥柱。 她一个人住在中关村那套几十年的老房子里,丈夫郭永怀的书房,她几十年都保持着原样。 晚年,她把一辈子的积蓄,连同国家发的郭永怀的抚恤金,凑了60万,全部捐给了中国科技大学,设立了“郭永怀奖学金”。 所以,当钱学森在生日宴上看到她时,他看到的远不止一个老朋友,而是一位英雄的遗孀,一位痛失爱女的母亲,以及一位以一人之力撑起一片天的学者。 当时李佩只是平静地对钱学森说:“永怀走了,所里对我们很照顾。”然后轻轻摇头,示意他去忙别的,不用管自己。 在宴会结束,她拒绝了专车,自己一个人,走向了公交车站,她那瘦小却笔直的背影,在路灯下越拉越长。 直到2017年,李佩去世,享年99岁,遵照她的遗愿,她的骨灰和丈夫郭永怀的合葬在一起,就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郭永怀雕像下。 纪念碑上刻着她生前最爱的一句话:“爱一个人,就要爱他坚守的信仰。” 我们今天总在谈论“选择”,向往“松弛感”,可回头看看李佩和郭永怀,他们放弃了什么,又选择了什么?这笔账,恐怕不是用个人得失就能算明白的。 而他们的故事也提醒我们,有些精神,听起来很宏大,但它其实就藏在一个个具体的人,一次次具体的选择里,安静,却有千钧之力。 【信源】上观新闻——她是“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一句话为何使钱学森伤感不已?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