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我怀疑过解禁H20是库存压力,也怀疑过是稀土谈判的交易,实在没想到,美商务部长一

我怀疑过解禁H20是库存压力,也怀疑过是稀土谈判的交易,实在没想到,美商务部长一句话,直接让所有人清醒了吗,据媒体7月15日报道,霍华德·卢特尼克对着镜头说,卖给中国的芯片不是最好的,不是第二好,连第三好都算不上,只算第四档货,他说要让中国开发者对美国技术上瘾,离不开美国技术栈,这话像盆冷水,浇醒了不少人,     他不止一次说过,美国允许出口的芯片,严格来说都是“落后一代”的货,中国市场拿到手的这些货,无论工艺还是算力,都有专门为“符合法规”而做的阉割,就算芯片型号看上去和国际版一样,性能其实被限制得很死,   美国就是绝不能让中国推进到最前沿,要保持代差,把开发、产业生态牢牢卡在美国的“标准”中,让下游企业习惯这种技术链、工具链,越用越离不开。   从高端芯片限制到软件、设计工具的审批,每一步都是层层加码,比较典型的AI和智能制造公司想买算力,一开始还能拿到高配产品,后来被限制后,授权要等很久,还可能一夜之间被砍账号,   用惯了的云平台、软件库,也会突然收紧权限,就算出高价也买不到主流产品,这不再是哪家企业谈判能力的问题,而是被全方位卡脖子的现实。   市场上对于某些“特供版”芯片的解禁反应比较积极,觉得这是机会来了,但实际把这些货和原版一比,不论带宽、速度、核心数量,基本都给你降了一档,甚至两档,   这些货能用,但只能满足最基础负载,和真正创新级别需求还差得远,几乎所有在业内排行领先的产品,即使标号接近,也是动了手脚的“缩水版”。   这种供需关系的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变化,国内不少企业搞自主创新下了很大决心,华为、联发科、中兴都在做芯片自研,各种AI算力卡、底层框架、国产EDA软件不断出来,每一步靠的都是资源和时间堆出来的进步,   光靠短期突击解决不了全部问题,芯片生态实际上是整个软硬件联合体,设计、制造、封测、上游软件、操作系统、开发套件,每个环节都可能埋着门槛,搞下来,不只是钱的事,靠的钱、人的实力和持续工程化能力。   国际关系变来变去但产业规则没怎么变,国外企业愿意卖点货给中国,但只要核心技术和标准还在他们手上,谁都知道下一步怎么走还得他们说了算,   美国国内讨论这一点时,就摆明了:“中国技术要一直跟着美方路线走,依赖我们,这才对我们最有利”所谓解禁,并不代表主动让利,而是把依赖链条维持住。   一旦公司的架构、研发流程已经和美方平台绑定起来,想要全面切换回自主路线就变得非常难,短期每天有货可以买,长期创新能力被慢慢消耗,更麻烦的是,越依赖,反过来被限制的空间就越大。   现在越来越多人看懂这个道理:等哪一天别人彻底放开放松,是永远等不来的,依赖外部技术的“喘息期”虽然能缓解燃眉之急,但换不来打破僵局的根本变化,   只有产业链、生态链每一环都攥在自己手里,才叫真正安全,这种自立自强不会因为市场上多几批“准许出货”就轻松达成,芯片行业是这样,别的关键行业也是这样,只要没掌握主动权,命运就只能被动跟着别人安排。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信息:中国日报

评论列表

俨  然
俨 然 4
2025-07-20 18:53
我们的稀土也可以按照四个档次出口的,123档次是不出口的。
45678
45678 4
2025-07-20 18:43
把第四档的稀土给美国不就好了,很匹配
邦德
邦德 3
2025-07-20 18:48
清醒的人!
黎加
黎加 1
2025-07-21 03:17
所以中国要发起对美国劣质芯片的反侵消调查!加征285%的关税!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1
2025-07-21 00:02
我们的企业头脑要清醒,开始采用国产自己的高端芯片可能比美国的贵一点,但是一定要支持自己的芯片让国产芯片发展起来,国产芯片赶上美国了,就不会被卡脖子,并且会趋于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