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宁夏小伙在中蒙边境出差时用150元买下一块“人面石.....4年后经过鉴定,竟然有人用9600万收购......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赵立云这人没啥特别的爱好,不喝酒不打牌,就是喜欢各种各样的石头,别人下班回家刷电视,他下班就往河边跑,裤腿一挽鞋一脱,蹲在石滩上一待就是半天,有人笑他傻,他也只是笑笑。 1997年,他去中蒙边境出差,一路风沙很大同行的人都捂着脸骂风,他倒好,眼睛亮闪闪的,瞅哪儿都觉得新鲜心想要是能找到什么奇石就好了,于是他是下工就往外跑,蹲在地上翻石头,正捡得起劲,同事逗他,把一块泛着淡红色的石头往他面前一递,让他瞅瞅是不是像张脸。 赵立云一看,真怔了,那石头上眉眼俱全,连嘴角的纹路都像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在微微笑,风吹得他眼睛干,他却舍不得眨,像怕一眨眼,这“人脸”就跑了似的。 同事笑说拿去玩玩得了,赵立云心里却拧巴着,他从兜里掏出一百五十块,塞过去,说什么也要给钱。 那年月,一百五能买不少粮食,可他一点不心疼。那是他认下的“缘分”,石头带回家后,他用清水冲得干干净净,又擦得锃亮。 媳妇看着叹气,说他烧糊涂了,家里不富裕,还买个破石头放客厅,他笑着摆手,说这块石头有意思,不一样,那天晚上,他给石头取了个名儿,叫“岁月”。 转眼到了2001年,北京举办奇石展,他决定带着“岁月”去见见世面,那会儿北京热闹得很,全国各地的石头迷都来了。 展馆里人挤人,南腔北调混成一锅粥,赵立云小心翼翼地把“岁月”摆上展桌,生怕碰掉一粒灰,他站在一旁,看着人们围上来,嘴角一直带着点笑,那种笑不夸张,但真心,有人打量半天,问他卖不卖,他摇头笑笑:“不卖。” 第三天,专家组来了,戴着手套拿放大镜,一个个端详那块石头,赵立云在旁边,手心全是汗,等专家抬头的时候,众人都屏住气,结果一出来,整个展厅炸锅,这块“人面石”竟是天然形成的红玛瑙,是两亿年前火山运动和风沙雕琢的结晶,估价高达九千六百万。 第四天, 第五天,那数字像雷一样,把他脑子震得嗡嗡响,记者蜂拥而上,闪光灯一阵一阵,他整个人懵了,只能傻笑。 消息传回银川,亲戚朋友都跑来凑热闹,有人真替他打算,说老赵你卖了吧,这辈子衣食无忧,他听完只摆摆手,说喜欢的是石头,不是钱,那句话说得轻飘飘的,却一句顶一万句。 后来,找他买石头的人络绎不绝,提着皮箱、打着支票的都有,他干脆把石头锁进柜子,每晚再拿出来看看。每次看,心里都像是被什么轻轻拍了一下。 这些年过去了,来拜访“岁月”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说那是好运石,有人说那是艺术品,他都不,他只管招待得热情,笑着说:“石头嘛,让人看看才有意思。” 岁月无声,石头有情,那一百五十块钱买的,不只是奇石,更是他这一生最难得的信念:喜欢的东西,就要用心守着,不管别人信不信。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