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尤其在苏锡常这边。
很多小厂,老板自己吭哧吭哧干了十几年,从几个人带到上百人,眼看就要做大了,这时候,最危险的信号就来了——老板开始请“高人”了。
这种高人,通常都是从某个世界500强大厂“退休”或“优化”出来的,履历金光闪闪。
更关键的是,他跟老板要么是老同学,要么是老乡,关系瓷实得很。
然后呢?
一场轰轰烈烈的“管理升级”就开始了。
高人坐在窗明几净的会议室,张口闭口都是方法论、组织架构、KPI,PPT做得比谁都漂亮。要把一群在泥地里摸爬滚打惯了的游击队,硬生生整编成穿皮鞋、走正步的正规军。
老板为什么这么干?
说白了,是焦虑。他怕自己的“土法炼钢”跟不上时代了,怕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因为管理不善而崩盘。
但他往往忽略了最要命的一点。
这些空降的高人,懂战略,懂模型,但他不懂你的兄弟。
他不知道,当年跟你一起光着膀子、三天三夜不合眼搞定一台机器的,是车间那个不爱说话的张师傅。他也不知道,帮你搞定最难缠客户的,是那个酒量一斤半、文化程度不高的销售老王。
他想用冰冷的制度去规范一群有血有肉的草莽英雄。
结果往往是,老人寒了心,新人落不了地,厂子不大不小,却把最宝贵的“气”给折腾没了。
管理是科学,但人心不是。
三石
接地气、符合实情的管理才是真的懂管理!
论语 回复 11-02 10:02
从大厂空降下来的部门主管根本就不懂制度,他之前也是被管理的对象。
韭菜豆腐 回复 11-02 15:17
管理就是胡萝卜加大棒,胡萝卜够了,大棒随便上,胡萝卜不给,只想用大棒,那只能失败
X松
作者故意混淆视听!企业100多号人了,不该正规化吗?靠心气能让作坊挣钱,但不能把小微企业做大,需要改变,只是不能太套大企业的制度。小企业靠人,中企业靠流程,大企业靠制度文化,阶段不同,肯定还是要适应不同的变化的
天使之翼 回复 w7408 11-02 11:52
老板自己鬼迷心窍,作为员工说不上话,老板自己丢了心气儿,那员工也不会给公司留情份,公司倒闭:员工自谋出路,老板落魄。你觉得是自谋出路的员工会后悔还是落魄的老板会后悔?
w7408 回复 11-02 11:36
你觉得做不做大不重要有毛用?老板觉得有用就行。
沙子
我以前那家公司都做到600人了,就是请这样的高管,还请了两次,然后就没了
用户10xxx63 回复 11-02 09:09
恒大算正轨吗?
倒计时的人生 回复 用户10xxx63 11-02 10:47
不算 正轨的前提就是合法 他进去了 就代表不合法
小旋律
我发现大家都本末倒置了,没有老板在赚钱情况下会故意瞎折腾的,更多是厂子本身已经开始出问题了,所以老板才从外边招人自救,而自救大概率都是失败,从你们看来就是外边招的人把厂子弄黄了
凉冰 回复 11-02 08:47
并不是,而是规模大了之后,就会进入更高端的业务,要求就更高,国家规定的各种手续就得齐全。比如说,一个小作坊,做大了之后要给海信海尔格力之类企业供货的话,就必须过认证,而过认证就必须有各种体系。这体系有了,各种制度也就多了。
远方 回复 11-02 09:49
这个说的对,对了一半,确实是厂子出问题了,另一半是老板也出问题了。老板没有勇气针对自己改革,或者任人唯亲,又或者尾大不掉等等。最主要的是年龄大了,钱也挣得差不多了,关门了事。
方天画戟
现金为王的时代,不要乱投,稳住看风向,管理投入更是扯,风紧扯呼!
用户10xxx47
应该是老板觉得该把看不顺眼的赶走了,所以就借别人的手。每个单位都有浑水摸鱼的人,但这些家伙做人是顶级,最后走的都是老实人。
uc财神爷 回复 11-02 13:42
有道理
用户10xxx10
这就是为什么不景气的原因。张口闭口曰 “制度”“规范”,衣服干干净净的,发型齐整,皮鞋铮亮。而卖命的泥腿子们被管理的 从古代劳动致富应该不是一句空话
橙子
基本上是离解体散伙不远了!
用户10xxx25
凡事都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和生存土壤,就是要改变也得逐步进行,很多人急于求成,结果事与愿违,大公司的优化下了的人,不是说不优秀,只是要找到适合的土壤。
tb5456528
片面了。改革和发展瓶颈有关,失败和突破方向错误有关。
uc财神爷 回复 11-02 13:44
你让那些一起创业的草莽英雄去适应这些绩效管理,行政流程乱七八糟的玩意,不太现实。这就是变相裁员的手段
风云变幻大王旗
连刘备都知道请诸葛亮搞正规化!
drizzle
不请也可能玩完,难道人家做大的企业没有请职业经理人?
kzfe
看看梁山好汉们被诏安的下场……
爱吃猫的鱼
企业的管理要结合供应生产销售综合效益性管理,一味的高定位只是搞黄的催化剂
用户10xxx26
适合自己就行,步子迈得大,扯裤子了,迟早完蛋。
用户10xxx86
虚不受补,虽然这医生也是土法上位的
单衣试酒
到了一定规模,要面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不进行正规化,肯定会出问题的。
用户15xxx48
在没有更高层权柄赋予下,,自己一个人带几十人上百人几十年,纯靠运气的几率不多。老板多少是有点东西的,文章说的这些都懂,就是故意找人当恶人去改革甩锅而已
断续的灰暗
照搬外企那一套,请来所谓的什么高管,往往屁本事没有,整人倒是一套一套的,什么5s6s,什么狗屁团建,企业文化,说到底就是一通虚头巴脑的玩意,都不如多给工人发点钱实在!你把工人当人看,工人自然把厂子当家看!
云淡风轻
做行政管理的人,当然说管理太重要,最重要了;我在几十年前就说了:管理工作很重要,太重要了;但是不需要懂管理的高人来,这样管理非但不出效果,反而是拖累利润,这些高人都是高工资!管理出效益是制度,制度在书上都有,抄作业就行。
大凤
这个说的很实际 我理解 需要改变进步 但要循序渐进 空降兵一般都是卵的 所谓的高大尚 会让企业上气不接下气 不止企业存在这种现象
Franks360
所谓的高人,很多都是混饭吃的,他们懂个屁的管理!就跟在电视和网络上做股评的荐股师、专家一样,他们说起来一套一套的,但是你真让他拿一笔资金去炒股试试,没准亏得比一般散户都深。
雷不群去死
这时候要懂得循序渐进,要安抚厂里的一起和你一起打拼的兄弟,新来的不用说,制度给你套死,按章办事,该罚罚该奖奖,要有大厂风格
阿狸一家
赶紧上市,套现
金属狂潮
现在最烦的就是往死里搞什么5s,6s的煞笔玩意。好的管理方法应该学习,但不是不顾实际盲目跟风。
大凤
老板可以多跟这些空降人员多接触聊天请教 吸收适合自己的 自己思考怎么慢慢改变 自己把握节奏 而不能请进来
浪迹天涯
没有政委,游击队不能发展壮大。
延龄客
所以小编永远只能是小编,成不了大编!
燃并暖
行政管理专业里面的组织理论课都特么白学了!
Hyundai-mistra
当一个公司的老板,开始请外面的咨询公司和信息公司来大展身手的时候,那就离倒闭不太远了
为善至乐
经典,-针见血
喵帕斯本斯
大公司最不能的就是用义气去治理,规范化是必须的,不然那天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泰山
说白了,很多私企,都是被高管啊人力啊,这些空降兵给搞瘫了,但是老板愿意啊
用户16xxx30
适合自己才是王道,100来号人的厂就不要套用大厂流程,细化分工?那点人是不够细化的
浮生一马
这样还算好的!要命的是新来的高管忽悠老板上马新项目,几百上千万的设备、材料投下去,结果没销量,最后老板几十年的打拼破产了!
用户12xxx90
科学的管理,必然是人性化的。这些公司下滑的根本原因是技术落后了。
用户10xxx13
跟不上时代了,不是雇佣被大厂淘汰的人的理由,因为怕淘汰就雇佣已经被淘汰的,这思维逻辑也是醉了醉了醉了
用户10xxx67
分析的不对!实际上是,老板本身的能力已经到上限了,老板想再上一步就必须请能力更强的人,,只是老板识人能力不够,加上运气差了些,遇到大忽悠了!
云
有,我以前的一家嘉善公司,老板请了一个格力姓张的,是被优化的,一年咨询费100万,我们背地里都教他张忽悠。
用户14xxx16
不管是几十个人的小厂还是几百几千人的大厂,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裙带关系严重的,迟早会倒闭。
w7408
想要企业做大做强现代化管理制度必须要有,难道一直靠老兄弟打拼?老了干不动了怎么办?扩张了人多了怎么办?
用户25xxx26
不正规的话,那厂子永远做的是些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
波上寒烟
没有大厂的命,却带来大厂的病!
大牙缝
管理如果实行不了场景就是个放狗屁的笑话,见惯了太多的中小企业搞管理升级,最后哪些博士的设计脱离了现实,企业也无法适应生搬硬套的模型,最后不了了之
在下未来可期
公司规模最佳60人,不要那些理论家,抓质量,全力拼搏
海绵体宝宝
小企业看老板中企业看行业大企业看文化,不能乱套
用户17xxx76
没有对错,只有时机。在公司上升期不要只有挣钱,在此期间,做规律,搞正规化,第一情感还不深,第二个人收入在扩张,接受管理的耐受度高,第三日后收入迈入瓶颈期,规矩已是有言在先。
兵哥
现在很多工厂规模大一点就开始搞ERP,我碰到几个这样的,劝都劝不住,后面灰溜溜收场。
LL
统一全国最低工资!失业金!失业即可领取!养老医疗保险公积金缴费比例!严惩违法加班!不在工农中建存款!不买保险!
Johnny
和上市比,这都是小事[抠鼻]
专业底板板材加工周生
小微企业,一切都是大环境中起跌!
用户14xxx14
最后,外来的“和尚”拿着高薪硬是把公司干黄了、跑了,辛苦创业的土老板上了失信人名单……
用户85xxx42
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务实的
tiger
不要走两个极端
东壕居士
尼玛说的是谁 ,报上名来。
爱心个个
好文章
用户69xxx06
很多500强就是这么起来的,
yueqing230
笑话,真正有能力的人,大公司舍得优化
用户92xxx96
管理是艺术,要是科学就好了,有章可循。
用户17xxx49
为什么被“淘汰”,是有原因的,有的是能力确实不太行,有的是年龄大了跟不上时代了,当然也有公司破产等情况
布林鳄
香江的老板说过一句话,去哈佛听过一次课,课上讲的商业理论与他多年的经历不谋而合。杨振宁也说过,最开始确立杨米尔斯方程的时候,全凭直觉,循万物自然规律的延伸,直觉这方程很妙但目前我也还不能完全告诉你为什么。反而经过文科生美化的头头是道,模糊了那些关键误差,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进过不同规模的企业都知道:几十数百人的企业,只靠老板个人能力就能正常运行;几千人的企业必须要上系统,数万人的企业靠体系化;数十万上百万的企业靠团队和工程。因为老板必须靠团推提供的信息扣动扳机而不再是自己去前线视察。所以绝大部分企业都跨不过那道坎。原理是每个行业都能诞生一个富士康,但然而并不会。大部分老板周边的人都不会提供给老板真实信息,都是美化后的报告。
孺子牛
国企都是走规范管理,赚不赚钱到了次要的。
爷爷是道士
又不是要上市,整那么高大上干嘛?作死!
水东流
是自己能力走到头了遇到瓶颈,心有余而力不足,才会想到请高人来拓展市场或者为自己续命,但是机遇不佳,啥高人来一样败走麦城!
王车易位
条条框框,不懂人情世故,在中国行不通
倒计时的人生
小单位 老板是核心 都是草莽英雄 服一个人 如果老板死了呢 是不是这个单位一起死 所以做大做强 必然要走向正轨 规章制度化
松江的老姚
时代在进步,老板也在老去,总有一天公司要交到新人手里,交给新人前自己在任的时候搞一下组织改革方便新人接受,总不能两双一摊现状交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