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明牌了!我们必须做好全面脱钩的准备。也不仅仅是中国要与美国脱钩,美国也在时刻

运赛过去 2025-11-12 14:50:26

基本明牌了!我们必须做好全面脱钩的准备。也不仅仅是中国要与美国脱钩,美国也在时刻准备着与中国脱钩,因为美国也不想受到中国的制约! 这几年中美关系走得越来越紧绷,大家都看在眼里。尤其是2025年这会儿,特朗普又上台后,对华政策没变味儿,还是那股子要脱钩的劲头。10月底,他在南韩跟中方碰头,谈了个临时协议,表面上看是双方都暂停了部分关税,美方不加新关税,中方也搁置了稀土出口的反制措施。可这事儿本质上就是个喘口气的空档,美国那边明摆着是为更彻底的脱钩铺路。专家们都说,这协议细节里藏着玄机,美方等于默认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出口管制,但他们自己也在国会听证会上反复强调,要切断供应链,避免关键技术卡脖子。中国这边呢,早几年就开始布局内循环,十四五规划里就写了经济自立,现在执行得更实打实。外企们一看风向不对,好多已经在事实上撤离生产线,转去越南或印度建厂。残酷点说,美国这么干,不光是为战略安全,还想通过关税壁垒多收点钱,预计每年能多进账三四千亿美元。可这笔账算下来,美国企业自己也疼,芯片出口禁令一出,直接丢了上百亿的市场份额。 波兰封锁白俄罗斯边境这事儿,就跟一面镜子似的,照出脱钩的全球连锁反应。9月12日,俄白启动“西部-2025”联合军演,这军演规模不小,涉及一万三千多士兵,还模拟了核打击场景。波兰政府一看,觉得安全风险太大,当天就关了所有陆路口岸,包括公路和铁路。结果呢,中欧班列这条大动脉直接卡壳了。马拉舍维奇口岸是关键节点,90%的中欧陆运都从这儿过,300多列列车瞬间停摆,车上装的货从光伏板到汽车零件,全是价值上亿欧元的玩意儿。欧洲进口商急眼了,每天损失上百万欧元,中国出口企业也得赶紧改道。军演本来16号就结束了,可波兰拖到25号才重开,中间两周时间,供应链乱成一锅粥。欧盟内部有人算账,说这封锁让整个欧洲经济多添了25亿欧元的额外成本。波兰内政部长基尔温斯基签字时,理由是国家安全优先,可这背后明显有地缘政治的影子,美国和欧盟这些年都在推“经济安全框架”,就是要减少对外部依赖,尤其是中俄这条线。 这波兰事件不是孤立的,它跟中美脱钩一脉相承。美国从特朗普第一任开始,就通过立法层层加码,2025年4月“解放日”后,更是推“转运关税”,专门堵第三国绕关的漏洞。结果全球贸易碎片化加剧,企业们得花大价钱重塑供应链。中国出口数据倒没崩,2025年上半年对美贸易顺差还涨了,因为转向了新兴市场。可美国自己呢,制造业回流喊得响,实际落地难,工厂空置率高,成本报表红彤彤的。欧盟也跟上节奏,2025年跟美国签了个贸易框架,承诺在供应链韧性上对齐,意思就是一起防着中国影响力。话说回来,中国适应力强多了,内需市场大,基础设施牛,高速铁路网和港口群让物流效率甩别人几条街。波兰封锁后,中国物流公司立马转战北极航道,穿越白令海峡,时间虽长点,但成本可控。外交上,王毅外长跑欧洲谈稀土和农产品,哈萨克斯坦还跳出来抢生意,说要建备用通道。这不光是应急,还在加速多元化,东南亚和中亚节点越建越多。 脱钩这事儿,说白了是双向的,美国不想被中国市场绑架,中国也不想让技术命脉捏在别人手里。过去20年,中国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环节上反超了,好多领域从进口依赖变成出口主力。像半导体,中国虽受限,但本土投资猛增,2025年芯片自给率预计破30%。美国那边,ITIF报告直言,完全脱钩会让美企丢掉中国100%的营收,创新都得打折。贸易战升级成信息战,双方互相指责政策挟持全球,可实际数据摆着:中国出口超疫情前趋势,进口稳住阵脚,美国通胀却被关税推高。专家纳吉布拉在半岛电视台上说,这场仗现在截然不同,中国应对措施真升级了,不再被动挨打。彭博社对美中后续挺悲观,觉得华盛顿的策略自败,封锁别人等于把自己关起来。外企转移链条加速,美四巨头像苹果和高通,早就在中国外建厂,但留下的部分也得本地化采购。 总的来说,世界格局复杂多元,脱钩浪潮下,中国走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的路子,越走越宽。美国和西方短期疼,长期更难,自闭状态下创新乏力。中国呢,反而逼出先进动力,技术自主率水涨船高。2025年这协议落地,三大意味直指脱钩:一是美方不提结构性改革了,等于承认对等;二是高科技禁运暂缓,但基础框架没动;三是中方反制体系成形,稀土牌捏得稳。这对中美是福是祸?短期看都伤,长期中国占优,因为市场大、底子厚。美国这套“只取不予”的交易,终究瞒不过人,大家都得为长远打算。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