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资金几乎只在市场极度低迷、情绪最悲观的节点才会“扫货式”入场,而且往往

我方正在输入中 2025-11-14 09:42:22

“国家队”资金几乎只在市场极度低迷、情绪最悲观的节点才会“扫货式”入场,而且往往遵循“急跌—缩量—整数关口破位”三步走节奏。 1. 大跌才出手,但从不接“飞刀” 2015年股灾、2016年熔断、2018年贸易战、2020年疫情暴跌、2024年4月7日沪指单日跌7.23%,都是等市场“杀”到关键点位(3000点或2800点一线)且恐慌指标(VIX、跌停家数)飙升后,中央汇金、证金公司才公告买入。 2. 先稳指数,再买蓝筹,最后扩散 第一步借银行、保险拉抬权重,第二步批量申购沪深300、上证50等宽基ETF,第三步才轮动到超跌的中小创和行业主题,整体呈现“先救流动性、再买估值”的阶梯式加仓。 3. “政策底”与“市场底”同步确认 2023年10月、2024年2月、2024年4月、2025年4月,中央汇金每次增持公告后,央行、金融监管总局都会同步释放“无限量再贷款”“优化保险权益比例”等配套政策,形成政策底与资金底共振,随后市场多在一至三个月内见到阶段性低点。 4. “买在地板价”,但短期不追高 以2024年为例,中央汇金上半年增持ETF超4600亿元,下半年继续加仓,仅二季度就扫货宽基ETF约1930亿元,几乎全部为沪深300、中证1000等“低估值+高股息”品种,估值分位普遍低于历史30%以下区间。 5. 信号意义大于资金体量 虽然单次公告金额未必巨大(如2023年10月仅4.77亿元增持四大行),但因其“只买不炒、越跌越买”的刚性特征,极易成为情绪拐点标志;历次经验显示,国家队密集增持后,宽基指数在三个月内上涨概率超过七成。 因此,市场普遍把“国家队扫货”视为“政策底+估值底”双确认的核心信号:它既表明监管层对当前点位的认可,也预示短期继续大幅下跌的概率降低。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我方正在输入中

我方正在输入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