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宁宗离世后,史弥远要废太子改立他人,为何杨皇后会同意?

竣尧聊历史 2023-05-25 16:52:52

公元1224年九月十七日,懦弱的宋宁宗在福宁殿病逝,赵竑听闻此讯,正等着登基,不料有人横插一脚,史弥远便秘密召见了另外一名皇亲国戚赵昀,欲让他继任皇帝之职,并派遣使者去见杨皇后。

杨皇后起初不肯,但最后被她说动了,她告诉赵昀,从今往后,你就是本宫的孩子。历史上也有杨皇后和史弥远的阴谋,但最终还是赵昀登上了皇帝宝座,被称为宋理宗。

而被蒙蔽了双眼的赵竑,依旧在心急如焚地等着,还在做着当上皇帝的美梦。

史弥远很有可能是在找赵竑算账,当初赵竑对史弥远的强势和无法无天很是不满,威胁要在登基之后将其逐出皇朝,后来史弥远从暗中盯着赵竑的丫鬟那里知道了这件事情,便打算将其逐出皇朝,另选一人,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将赵竑召入皇宫,而是选择了另一人。

赵竑等了许久,本以为自己可以登基称帝,却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被请入宫面见新帝,他先是劝自己坐在原来的座位上,然后又说自己必须坐在原来的座位上,然后才能宣布自己的遗嘱。

最后史弥远修改了圣旨,让赵昀来接掌大权,众人早已知晓,所以早有心里准备,欢天喜地地行了一礼,只有后来入了皇宫的赵竑不明所以,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差点哭出来,心里当然不服气,说什么也不愿意行礼,于是史弥远的人便将他的脑袋顶了过去,这可真是把人当傻子耍了。

最后,赵竑被削去了皇储之职,而被封为“济王”。一年之后,湖州叛乱,赵竑被人拥立,赵竑迷迷糊糊地加入了叛乱,没过多久,叛乱失败,史弥远趁此机会,将赵竑处死,宋宁宗指定的接班人,就这么含恨而终。

或许有些人不理解,为何杨皇后会站在赵昀这边,而不是站在赵竑这个太子身边?

宋宁宗的运气很差,一共有九个孩子,杨皇后就有两个,虽然他的孩子很多,但都死的很快。

无奈之下,他只好收了赵竑这个皇亲国戚做义子,让他成为了自己的储君。换句话说,赵竑不过是杨皇后的养子,杨皇后对他并没有什么好感。

赵竑亦是血气方刚之辈,作为义子,他与杨皇后的关系并不融洽,与当朝大员史弥远的关系亦不融洽,自然不会假惺惺客套。

还有,他也是个轻信人,史弥远把丫鬟送给他,他难道一点都不清楚,还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丫鬟,一点也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绪,要是他有汉宣帝的半分演技,又怎么会被人害得这么惨。

不得不说,比起胆小如鼠的宁宗,杨皇后更有权势,更有权势。

《宋史》上没有详细记录她的家世,但是从另外一些历史资料可以看出,她的母亲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女子,曾经伺候高宗吴后,因为这个缘故,杨氏也时常出入皇宫,吴后十分喜爱小杨氏,甚至在皇宫里做了一个小戏子,引起了尚未即位的宁宗的关注,吴后便把她许配给了宁宗。

宁宗第一任皇后去世后,韩侂胄本欲扶植曹美人为皇后,但宁宗偏爱杨氏,遂将杨氏定为皇后。

正是因为这样的冲突,杨皇后才和史弥远联手击杀了韩侂胄,宁宗去世,史弥远又要扶赵昀上位,杨皇后不敢冒犯自己的同僚,又不是自己的儿子,不管是谁上位,都无所谓,所以赵昀成功的登上了皇位。

可惜,杨皇后为了一己私欲,做出了让步,导致了南宋的灭亡,宋理宗是个无能的皇帝,一开始他还在努力治理国家,但很快就被欲望冲昏了头脑,变成了一个纵情声色的纨绔子弟。

理宗做过的事并不罕见,比如1255年的灯节,理宗嫌自己在皇宫里玩得不够尽兴,居然要召一些青楼女子进宫来伺候,群臣都认为这件事很可笑,无法接受,便提出抗议。

这个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就是一个贪图享福的老家伙,活了四十一年,十五年后,南宋覆灭。

在他死后,皇帝的陵墓遭到了大量的破坏,理宗的遗体也未能逃脱,他的颅骨被砍下来,做成了一个喝水的容器。直到大明建立之后,朱元璋将他的尸体找了回来,并且给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葬礼。

理宗登基,对两宋后宫插手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若不是杨太后执意让赵竑这个“半路出家”的皇子登基,或许南宋后期会有更好的结果。

但杨太后临终时做了一桩善事,为了自己的利益,她把当初支持自己成为后的谢深甫的后代谢氏,赐给了理宗。

谢后为人还算是厚道,理宗曾经因为战乱而欲迁都,是她苦口婆心地劝说,这才退去。谢皇后对理宗的花心还是能忍受的,也没有嫉妒,她是个很低调的人,不是那种鲁莽的人。

若是在和平时期,谢皇后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但现在是在这个时代,她无能为力,逼着宋恭帝投降,她就成了这个国家的太皇太后。

1 阅读:9

竣尧聊历史

简介:我是竣尧聊历史,分享有趣的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