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农商行换帅后首份年报:总资产突破5500亿,助万亿之城再出发

先利深水 2024-05-15 18:30:35

作者 | 深水财经社 冰火

在大名鼎鼎的江苏“十三太保”之中,常州不论是人口还是面积均处下风。可谁也没想到,一度被调侃为“苏南小透明”的常州,却在2024年伊始惊艳全国——新晋全国“GDP万亿俱乐部”城市。

“万亿之城”离不开本土地方法人机构的鼎力支持,而区域经济的快速扩张,也为江南农商行提供了绝佳发展机遇。

今年2月18日,江南农商行获得常州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特别重大贡献奖企业”“现代服务业五星级企业”“纳税百强企业”,该行党委书记庄广强获评“现代服务业明星企业家”。

近日,该行迎来庄广强上任后首份年报:2023年,总资产突破5500亿元,继续问鼎江苏最大农商行,营收与净利润均居江苏农商行之首。

倾囊相助“万亿之城”,本地贷款投放大增37%

总部位于常州的江南农商行,成立于2009年12月31日,是全国首家地市级股份制农商行;2015年6月,控股子公司江南金融租赁开业,填补了常州金融租赁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空白。

截至2023年末,该行下辖197家网点(本地173家、异地24家),实现了常州本土全覆盖,同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省内淮安、苏州、宜兴、靖江等7个地、县级市。

从资产规模来看,江苏最大农商行去年又长大了。继2022年首次突破5000亿大关,2023年该行总资产再上台阶达到5535.86亿元,同比增长8.33%。

其中,该行存款余额达到4096.51亿元,同比增长11.09%;贷款余额3458.43亿元,同比增长12.84%。存贷款总量持续保持全省农商行和常州银行同业市场第一。

在信贷投放区域方面,江南农商行为助力“万亿之城”几乎拼尽全力。2023年,“大本营”常州地区贷款金额同比增长37.23%至3417.73亿元,占总贷款比重同比大增17.56个百分点,达到98.82%,占常州银行同业市场份额约1/5。

来源:江南农商行2023年报

对于今年的计划,江南农商行在年报中,2024年总资产目标增速在6%左右,各项存款、贷款增速在10%左右。这意味着,早则年底迟则明年上半年,该行总资产有望突破6000亿大关。

绿色贷增近1.6倍,本地制造业贷款领跑同业

每一次产业风口,都是城市洗牌的机遇,常州就是一座被新能源成就的万亿之城。

数据显示,2023年,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超7680亿元,动力电池领域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首位。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显示,常州新能源投资热度集聚指数位居全国第一。

“新能源之都”常州自然是绿色金融的“沃土”。江南农商行抓住产业爆发商机,搭建全方位绿色金融组织架构体系,将更多目光投向城市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实体经济绿色转型赛道,不断加大绿色产业信贷投放。

截至2023年末,绿色贷款余额125.7亿元,同比大增157.1%,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46.2个百分点;落地碳减排支持工具再贷款资金3.3亿元。

围绕常州市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战略,该行持续加大先进制造业、民营企业、专精特新、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支持力度,为建设“万亿之城”贡献“江南力量”。

截至2023年末,该行本地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3%至642.2亿元,居常州同业首位,完成市政府年度目标的121%。科技贷款余额289.2 亿元,同比增长20.6%;专精特新及智改数转贷款余额77.5亿元,支持企业316户。

普惠产品升级提档,力促涉农小微做大做优

近几年来,国有大行普惠业务持续下沉,“掐尖”与“掘根”同步推进,普惠金融的县域市场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面对挑战和变局,江南农商行寻找不同于大行的打法,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他们的基本打法就是坚持做小做散,深度聚焦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等,产品升级、营销助力、效益补偿等多措并举,客群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末,该行信贷户数27.4万户,同比增加1.3万户。

针对农户、个体工商户、企业职工等个人客户,该行持续迭代升级拳头产品“阳光信贷”,打造服务乡村振兴“一号工程”,以整村授信、整场授信、整圈授信为切入口,“批发式”打造信用体系,助力老百姓实现从“抵押担保才能贷”到“诚实守信就能贷”的转变。

截至2023年末,“阳光贷”余额143.1亿元,已覆盖常州521个行政村,预授信495.8亿元,户均授信16.3万元;用信体验户新增37.6万户,有贷户7.9万户153.7亿元,同比增加2.7万户67.6亿元。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2023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3万户,其中私营企业3.0万户、个体工商户6.9万户。

相比苏州外资企业多、无锡部属企业较多,常州则以民企为主。常州拥有80多万家市场主体、6万多家工业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中小企业。

根据本地企业特点,江南农商行创新发展“两链金融”,以“融E链”产品为抓手,认真打磨服务中小企业的“利器”。

“融E链”以核心企业为基点,实现1+N供应链链上企业全覆盖,生态圈衍生不再局限于货物贸易链上供应商,而是向供应链、资金链、服务链的全生态圈发散营销。截至2023年末,“融E链”贷款余额127.5亿元,同比增幅242.3%。

截至2023年末,该行涉农及小微贷款余额2520.9亿元,同比增长18.85%,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94个百分点;贷款占比73.55%,同比提升3.67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28.42亿元,同比增幅11.93%,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19个百分点。

对于今年涉农小微贷款增速,江南农商行在年报中表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超过各项贷款增速,户数高于上年末数;涉农贷款余额逐年增长,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超过各项贷款增速。

营收净利江苏农商行居首,不良“双降”

在力促区域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同时,江南农商行的自身业绩也在不断创新高。

2023年,该行实现营收同比增长0.92%至126.4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73%至37.36亿元,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居江苏农商行之首。

从人均产出来看,截至2023年末,该行人均资产1.5亿元、人均存款1.2亿元、人均贷款0.9亿元、网均存款21.5亿元、网均贷款17亿元,均高于省联社系统平均水平。彰显江南农商行高效的经营管理能力。

对于今年收益指标,江南农商行在年报中透露,2024年营业收入增幅达到2%,净利润增速达到12%。

一家银行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控能力的高低。“控风险”是江南农商行2023年的工作重点,在年报中“风险”一词出现了480次,比上年多了189次,足见该行的重视程度。

面对近年的市场环境的波动,江南农商行持续加大风险化解及不良处置力度,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实现“双降”。

截至2023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02%,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不良资产率0.80%,同比大幅下降0.15个百分点。

而“资产安全垫”拨备覆盖率为302.90%,同比上升21.37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好水平。

来源:江南农商行2023年报

凭借稳增的规模效益和扎实的风控,江南农商行影响力和行业地位显著提升。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该行位列第257位,成立以来上榜13年,排名大幅提升311名。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0 阅读:36

先利深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