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解秘:上证指数370点深V走势背后的暗战

克哥投研 2024-02-28 09:58:15

昨天上证指数开盘于2992点,盘中最高触及3009点,收盘于3004点;距离2月6日的最低点位2635点,足足上涨了370点;这一切仅仅发生在短短半个月之内,伴随上证指数这一波“八连阳”走势,中国股市大盘指数成功收复3000点失地。

不知这是否是最后一次3000点保卫战,自从2015年6月30日上证指数摸高A股最高点6178点以来,在过去10年时间里,我们的A股大盘一直在与“一只看不见的手”进行拉锯战。

既然3000点是一场多轮次的拉锯战、争夺战,就一定有互为对手的多方力量和空方势力。毋庸置疑,国家队一定是A股大盘最坚定的多方力量;那么空方势力,这只隐形、看不见的手到底是谁?

注意,我这里描述空方用到了“势力”这个词汇,意思是做空A股的力量,不像国家队做多力量那么单纯,空方好比一支各种势力的“联合部队”,在空方这支联合部队中,有空方主力部队,也有空方帮凶。本文篇幅比较长,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先罗列下空方、多方出场阵容:

多方就是国家队;空方则是由北向资金(也有叫做北上资金),和内地量化交易私募基金共同组成。

空方当中的北向资金又分为两类:真正的国外资本和披着“北向资金”外衣绕道陆股通渠道的内资。北上资金中的国外资本,大家都能理解;那么披着北上资金外衣的内资为何绕道港股市场进入A股,而不是直接用人民币投资A股,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答案就是这部分内地资金,可以在香港以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进行配资。

香港比内地融资成本低这个特点,吸引了大量内地资金在香港配资到四五倍杠杆后,再绕道陆股通渠道,通过量化交易手段高频买卖沪深两市标的。A股启动陆股通、港通通最早是在2014年底;2021年9月15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在采访多位香港证券从业人士后,发布了一篇文章《北向资金A股量化兴风》,重点介绍了内资绕道香港市场买入A股标的的原因就是离岸配资优势:低成本、高杠杆。

不论是真正的国外资本,还是披着北上外衣绕道香港上杠杆的内资,他们通过陆股通渠道买入沪深两市标的之后,普通投资者压根无法区分他们的真实身份,因为他们在A股持股股东列表中统一显示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截至2月24日A股收盘,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在A股总计持有1937只股票,占A股所有股票5351只股票的36%。如果大家细心一点,逐个打开你的所有持仓股,前十大股东中一般都会出现“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身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北向资金,也叫做北上资金。

如果再细心一点,你会发现“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代笔的北向资金,来A股真的是不挑食,北向资金持股市值最高的是酱香型白酒龙头——贵州茅台,北向累计持有1490亿市值;北向资金持股市值最低的是来自浙江的、市值仅31的PVC复合地板概念股——天振股份,北向累计持股市值599万。上述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2月24日。

看看北向资金的A股持股菜单,从万亿市值的贵州茅台、工商银行,到千亿市值的优质白马股美的集团、宁德时代、长江电力,再到百亿市值的速冻火锅料龙头股——安井食品、血液制品龙头股——华兰生物、以及伟星新材,最后再到我们压根没听说过名字的几十亿市值微盘股,包括上面提到的天振股份,以及智慧农业、青岛中程这些市值二三十亿的创业板和深市中小板标的。

看完北向资金1937家长长一串持股清单,我的个人感受是:市值千亿以上的优质白马大盘股、蓝筹股的持有基本是以真正的外资资本为主,这些优质股权的资产质量,我们国人知道,老外也很清楚;另一方面,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较低的那些市值300亿以下的小盘股,以及100亿以下的微盘股,北向资金持股主力是绕道北向的内资为主。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内资在香港市场高杠杆配资后,虽然利率相对较低,毕竟也是有使用成本的,这部分内资为了获利,最可行的是借助北向资金中外资主力的掩护,通过高频量化交易割韭菜谋利。

怎样才能割到更多的韭菜,肯定是到韭菜多的地方,而且是韭菜一茬一茬前赴后继茂密生长的地方。因此,最适合北向资金通过量化交易割韭菜的一定是适合讲概念、讲题材的中小市值股票,如果大股东持股比例低那就更好。

为了证实笔者上述观点,给大家分享一个早在2021年就有程序员公布到网上的一个最普通的北向量化交易策略,详见下图。

该量化交易策略的主要思想是:每天参考北向资金的净流入情况,决定沪深300指数的详细买点和卖点。该程序员最早从2016年12月7日开始,一直到2021年10月1日,将近5年时间里,利用该量化交易策略操作25次,10000元的初始本金,最终涨到16436.07元,5年64%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40%的收益。该程序员甚至在文中给出了量化交易程序的源代码以及北向资金数据与指数数据的爬取来源。

我们的沪股通最早开始于2014年底,2016年就已经大大小小的机构、个人在使用北向资金高频量化交易策略获利。如果把北向当中的外资看作外资主力部队,那么打着北向幌子的内资,就好比伪军;而内地的量化交易私募基金好比还乡团,外资主力+北向伪军+还乡团私募,就是空方的联合部队;在这支联合部队中,外资主力大部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被国外5%的高利率吸引走了;因此,A股从去年底开始的这波剧烈波动,笔者认为较大的可能性是,北向资金中做量化交易的内资,和宁波灵均这种排名靠前的几家量化私募基金高频交易共振造成。

笔者回头看自己最近几年亏损的股票标的,也大都是北向资金重仓持有股,北向资金持股比例越高的股票,波动性相对越强。创作本文的过程,是一个心情特别压抑的过程,希望有更多的股民朋友,真正认识到北向资金对A股大盘的影响,尽量远离波动剧烈的中盘股、小盘股。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核弹级别利好消息;新的证监会领导班子确实是火眼金睛,一眼看穿了A股大盘3000点波动十年的症结所在。2月20日,根据沪深交易所网站发布新闻,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已平稳落地。下阶段,沪深交易所将从制度端、准入端、交易端、信息端、机构端等综合施策,持续加强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的监测分析,并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北向投资者量化交易纳入报告范围。

不管什么斗争,我们都知道擒贼先擒王,打蛇要打七寸!如果对北向投资者量化交易监管落实好,这对A股大盘稳定并走牛绝对是核弹级别利好消息;因为管住了北向资金的量化交易,境内的九坤、幻方、锐天和灵均这些还乡团势力,自然掀不起风浪。

A股上证指数,十年未摆脱3000点,也许会有读者提到北向资金之外的因素,提到IPO注册制度,提到财务造假,提到高位减持套现,以及我们尚不完善的监管政策……其实,这些并非主因,都是次要矛盾,相当于人民内部矛盾;只有北向资金,以及依托于北向做量化交易的内资,才是影响大盘稳定的主要矛盾。

延伸阅读

大家去看自己持仓股前十大股东当中的北向资金时,一定会有疑惑,因为除了本文提到的“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部分股票前十大股东还会有“香港中央结算结算(代理人)”。那么,这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本质上讲,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的共同点,都属于香港交易所的附属结算机构;这二者的不同点在于:香港中央结算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是指H股股东持有股份的集合。换句话说,只有A+H股的中国大陆公司(也就是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同时上市的公司)才会出现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的持股状况。比如说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这些国企蓝筹股,会出现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的持股数量和比例的。另一方面,像贵州茅台、长江电力、美的集团,因为还没有在港交所上市,所以,我们不会在股东结构中看到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状况,只会看到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状况。下图以潍柴动力股票为例,展示这两类股东信息。

简单总结一下,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是作为代理机构,对H股统一持股,基本是长期投资,换手不频繁,对A股影响较少。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则是一个不安分的火药桶,该公司本质是多股势力的混合体,既包括真正的外资实体,又包括绕道香港通过杠杆对A股做量化交易的内资,也就是伪军。

感兴趣的朋友,如果想知道如何查看“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这个外衣下面到底隐藏了哪些真实的股东,就需要借助专业工具网站去做进一步的数据嗅探,为了防止违规推广,本文不做公开介绍。



0 阅读:0

克哥投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