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间“玻璃大王”曹德旺4上石竹山抽签,老和尚说了什么?他竟从事业低谷到飞黄腾达

常常要成长 2023-12-18 12:33:23

“我要出家当和尚”!1990年,44岁的“玻璃大王”曹德旺已是千万富豪,却铁了心要出家。在家人、社会各方面的一再劝阻下,曹德旺要去石竹山抽签决定,不料,老和尚的一句话就断了他这辈子出家的念头,永不再提。

灵验的神山道观

石竹山为何能成为曹德旺救命稻草般的存在?原来这座位于福建的石竹山内,有座已有千年历史的九仙宫道观。据说祈梦十分灵验,好多富豪曾在这里祈梦。

所谓祈梦,就是烧香求赐美梦一场,醒来由和尚根据你的梦境来推算婚姻、事业、学业、前途等。曹德旺曾四次到此抽签解惑,伴随他事业起步到人生飞黄腾达的全过程。

一上石竹山

1980年,34岁的曹德旺第一次上石竹山,缘于他福州的一位朋友老潘,他刚经历丧子之痛,想离开伤心地去武汉发展,希望曹德旺能跟他一起,过去负责销售。

曹德旺有些心动,因为此时的他正在经历事业的低谷期:由他一手创办的高山异形玻璃厂(生产水表玻璃),因为管理的问题,迟迟未生产出合格的玻璃。

曹德旺通过关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请来了技术人员帮助解决问题,然而厂长居然瞒着他送给技术人员一块手表,还告诉那位技术人员千万别告诉曹德旺。

只要是有一点心智的人都能猜得出厂长想干什么。这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让曹德旺倍感失望。

各怀心事,于是曹德旺和老潘来到石竹山,老潘先去祈梦。

5分钟后,老潘大笑说:“我梦到了!我今年一定会发财!”

曹德旺不解:“你梦到了什么”?

老潘:“我梦见家门口铺着铁轨,一列火车载着满满的货物,从我家正面冲进来,这不就预示着要发财吗?反正我不去武汉了。”

曹德旺也赶紧试了下,奈何无法入梦,只好去抽签、执卦,换取签条,让老和尚看。

老和尚问:”先生问什么呢?“

曹德旺心想武汉去不成了,那就问能否去香港闯荡吧。之前妻子凤英死活不同意,曹德旺是左右为难。

于是说:“我要问,能否去香港。”

老和尚看签之后,连连摇头,说:“不可!不可!从这签上面看,去了香港必将家破人亡。

曹德旺听了心里一惊,香港也不能去,那我继续留在高山玻璃厂好不好呢?为此他又去抽了一个签,再去找老和尚解签。

这次老和尚眉开眼笑,说:“玻璃厂好!不要离开,就留在这里。施主你看,这签中有一句:‘虎啸凤鸣不绝奇’。好到虎啸凤鸣都不觉得奇怪,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好呢?

曹德旺也不明白说:“对呀,那是什么样的好呢?”

老和尚说:“就是别人很难追求,但是你轻松可以得到。”

一句话,让曹德旺安心留在了当时的高山玻璃厂。

二上石竹山

时间到了1984年,这年曹德旺38岁,他承包了玻璃厂并大获成功,成了当时少有的“万元户”,于是曹德旺想继续投入,扩大规模,但是几个合伙人却吵吵着分钱走人。

毕竟那个时候谁见过这么多钱,又都觉得前景不明,最安全就是拿钱走人。曹德旺两头为难,举棋不定。他决定再次去一次石竹山。

这次曹德旺直奔主题,去问:是否可以离开高山玻璃厂?

签上说,“中原群鹿可追寻,不问东方问何方,回首过来日又午,寒蝉唧唧笑空归”。

不巧,这次解签的是一个年轻的道士。小道士一看就同情地说:“你这个签不好,寒蝉唧唧笑空归,这怎么能好呢?意味着你到头来会白忙一场!”

曹德旺一听,失望极了,垂头丧气的就准备下山去,可是刚走到道观门口,正好又遇上了去年解签的老和尚。老和尚一看他脸色特别不好,就笑着问:“你这次上来是做什么呢?”

曹德旺嘟囔说:抽签,抽了一个不好的签。说着就将口袋里的签拿了出来。

老和尚和蔼的说:我来看看,您刚才是问什么?

曹德旺说:问可不可以离开高山玻璃厂?

老和尚一看签就乐了:”你这是好签呀!这个签告诉你千万不要离开。“

“什么?”听到与刚才小道士完全不一样的解答,曹德旺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老和尚解释说:“你看,第一句:‘中原群鹿可追寻’,逐鹿中原可是皇帝的事业,说明你现在做的是一个大事业,你应该勇敢的去追寻。第二句:‘不问东方问何方’,是说你不在这里做,还要去哪里呢?”

老和尚:“你今年多大了?”

曹德旺:“38。”

“这就对了。”老和尚低着头说:“后面两句‘回首过来日又午,寒蝉唧唧笑空归’,意思是你现在快中年了,就像一天中的正午,这个时候即使你再有本事,若像蝉一样到处去鸣叫,那你到了冬天就是一个空壳。所以你一定要留在这个工厂里,切记!你的将来肯定会非常好!”

毫无疑问,这次,曹德又留了在了玻璃厂。

三上石竹山

1987年,曹德旺41岁,想建一个合资的汽车玻璃厂,选址初定于石竹山下的宏路棋山村后,这个地方也就是后来的福耀玻璃总部所在地。当时曹德旺对这个选址好不好心里没有底,也不敢含糊,于是决定三问石竹。

这次他求了一签,签语:“一生勤奋好学,练就十八般武艺,今日潮来解缆,东西南北任君行。”

有了上次小道士解错签的经验,曹德旺这次拿了签就直接去找老和尚了。

老和尚看了看,说:“这个签没有直接说好与不好,但是可以非常明确是,你的时运到了!你可以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老和尚继续说:“这个签的意思是,你从小苦练到现在,拥有了十八般武艺,是时候大展身手了,无论你现在去哪儿,去做什么,都行。”。

还没等曹德旺细细体会,老和尚又语重心长的说:“曹总,你时运到了,你以后再也不用来我这儿问什么事了。记住。”

从此后曹德旺就不再上山去问事业了,只是偶尔陪朋友上山,奉上一炷香,以表敬意

四上石竹山

1990年前后,曹德旺约44岁,爱好读书的他看了当时的畅销书——《弘一大法师李叔同》,李叔同半为艺术,半为佛的传奇的一生深深地吸引了曹德旺,青灯苦修的生活让他心生向往。

曹德旺反观当下的自己,虽然有钱,但一个月工作30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钱再多也不过是三餐果腹。与“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的逍遥自在相比,名利实在无趣,于是曹德旺一心想要出家。

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于是家庭和社会都来苦苦劝说,然而此时曹德旺就像着了魔,哪里听得进去。

实在不堪压力和迷茫的情况下,他决定四问石竹,把选择交给命运。

这次还是那位老和尚,看了看签, 却坚定地告诉曹德旺:曹总,你今生有佛报,却无佛缘”。

一句话,仿佛给了曹德旺当头一棒!他很失落。

老和尚安慰他说:“你的晚年会有很好的福报,静下心来,好好的把你的企业做好,记住工作要劳逸结合,但是千万别再动出家这个念头了。”

跟之前的三次一样,这次曹德旺也听进去了。他默默地下了山,从此绝口不提出家的事了。

他开始更加安心、勤勉地经营他的汽车玻璃厂,于是有了今天享誉世界的福耀玻璃。不仅如此,他还把财富洒向人间,不断的做慈善,有了首善的称号,让人钦佩。

曹德旺四上石竹山求签的经历,仿佛演绎的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切都是因果循环,缘起缘灭。

也许,有时候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执念和欲望,顺应自然规律,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成功,才有智慧和勇气去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和机遇。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