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惊喜,高血压治疗新药开出第一张处方,高血压患者的新选择!

初见李 2024-05-10 21:14:31

依普利酮——国内首个用于治疗高血压的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药物,于2024年5月6日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孙宁玲教授开出中国首张处方,正式进入中国临床实践。这一重要药物的出现,无疑为中国高血压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依普利酮已在国际上使用超过20年,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一致认可。而在我国,依普利酮于2023年8月获批上市,用于治疗高血压,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一新药的引入,无疑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以满足不同患者需求。

以一位25岁男性患者为例,他被诊断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扩张型心肌病。门诊就诊时诊室血压为150/100 mmHg。经过精心评估和诊断,他被新方案:厄贝沙坦,比索洛尔,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依普利酮所覆盖。其中,依普利酮作为一种新型的MRA药物,作为联合用药中的重要一员,能够有效阻断醛固酮受体结合引发的血压升高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群体中,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高血压的病因复杂,其中醛固酮增多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诱因。而依普利酮作为高选择性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有效阻断醛固酮过度激活所引发的心脏病变和血管损伤。相较于螺内酯,依普利酮对醛固酮受体的选择性更高,能够降低对雄激素受体和孕酮受体的亲和力,增强对MR的特异性。多项临床试验表明,依普利酮单药或与其它药物联合治疗均可以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

一项依普利酮的中国Ⅲ期临床研究显示,其疗效与氯沙坦钾无显著差异,但在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均低于氯沙坦钾。这就意味着患者在接受依普利酮治疗时,安全性更高,能够更好地接受治疗并提高生活质量。

依普利酮的出现无疑为我国高血压管理带来了新的篇章。作为国内首个用于治疗高血压的选择性MRA药物,其丰富的循证证据和显著的疗效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提供了更优选择。通过不断积累的临床实践经验,我们相信依普利酮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高血压患者,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有更多创新药物进入中国市场,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可能性,进一步推动我国高血压管理水平的提升。

服用依普利酮的患者,特别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依普利酮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下,如厄贝沙坦、比索洛尔、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等,可以有效阻断醛固酮受体结合引发的血压升高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低,依普利酮的出现无疑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通过合理使用依普利酮,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减轻心脏病变和血管损伤的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较于传统的利尿剂,如普利类(ACEI)和噻嗪类利尿剂,依普利酮在阻断醛固酮受体方面更具优势。此外,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依普利酮的疗效与氯沙坦钾无显著差异,但在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均低于氯沙坦钾。这意味着患者在接受依普利酮治疗时,可以更好地接受治疗,同时也能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状况。考虑到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其治疗方法不仅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

因此,依普利酮的出现为我国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更为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着依普利酮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相信越来越多的患者将能够从中受益。总的来说,依普利酮的出现无疑为我国高血压管理带来了新的篇章。

作为国内首个用于治疗高血压的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药物,其丰富的循证证据和显著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优选择。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创新药物能够进入中国市场,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可能性,进一步推动我国高血压管理水平的提升。

6 阅读:4848
评论列表
  • 2024-05-12 07:30

    讲了这么多,没明白这药的特殊作用性在哪里,你是给普通人看的,不是给医生看的

  • 2024-05-14 10:08

    还是副作用大

初见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