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打通堵点助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现代物流报 2024-03-11 14:44:13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孙辉 李丹 综合报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事关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聚焦如何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乡村共同配送体系、助力发展农村电商直播等话题,旨在打通城乡经济微循环,构建畅通的农村物流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赵明枝:

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目前,尽管我国瓜果在成熟季节‘挂枝头、烂地里’的现象逐渐减少,但农产品‘最先一公里”问题仍较为突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寄递事业部胜利桥普邮营业部揽投员赵明枝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最先一公里”产地仓、移动田头仓、冷藏保鲜库等设施建设不足。产地仓数量明显低于销地仓,导致我国果蔬产品在“最先一公里”损耗率仍高达15%~25%。破解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是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物流业该如何发力?

赵明枝提出“关于支持中国邮政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建议”。

打通“最先一公里”是广大农村群众的普遍期盼

随着电商产业蓬勃发展,农民电商购物、销售需求旺盛。但农村快递物流网络建设面临着投资大、运营难、见效慢的现实难题,“仅靠中国邮政一家推进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网络、仓储、站点建设成本过大,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问题仍未破解。”赵明枝说。

受人民群众出行习惯变化影响,县乡客运服务面临转型。在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方面,客运公司与邮政企业存在资源互补、成本共担、合作共赢的契合点。谈及农村客运和邮政企业的资源现状,赵明枝表示,由于双方各自发展定位不同,客运公司与邮政企业在网络布局点位、收寄交付方式、仓储保管方式、时效要求、客货混装安全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同行业服务标准,亟须健全合作机制,推进整体互认和有效衔接。

积极探索下的客货邮融合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今年1月,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邮政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国邮政集团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入推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成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谱写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中国邮政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拥有5.4万个邮政网点、3.9万个投递网点、45万个邮乐购站点,构建了覆盖千乡万村、连接千家万户的服务网络,为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近年来,中国邮政各地积极实践探索,大力推动整合农村客货运、快递、电商等资源,通过“节点网络共享、末端线路共配、运力资源共用”,初步形成了“多网共用、一站多能、深度融合”的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中国邮政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累计建成1018个重点示范县、6000个乡镇中心、35万个村级站点、480个农品仓、489个工业品下行批销仓。赵明枝介绍了辽宁客货邮融合发展实践。辽宁盘锦市实现了县区客运场地邮政企业全面进驻,客运公司与邮政企业联合建设301处村村通驿站,利用15条客货邮联运线路,实现全地区行政村客货邮融合服务的全覆盖,带动了地区水稻、海鸭蛋等农产品销售,节约了邮政和快递公司运递成本,客运经营也实现了增收,更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无独有偶,安徽肥西县交通运输局组织邮政等相关单位,组成客货邮融合工作专班,统一品牌、规范流程、对接系统、优化线路,公交公司为快递进村和农产品出村提供免费运输服务,政企合力打造肥西特色农品馆,利用公交场站和村级站点开展农品展销和社区团购,推动农业产业振兴。

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三点建议

农民不富,中国不富。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既是实现“农产品走出去”的关键一环,又是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重要途径。对此,赵明枝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各级政府加强引导,建立邮政为主、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协调推进机制,明确客货邮融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支持政策等,制定统一的合作标准和管理规范。选树邮政开展农村客货邮典型示范,提高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组织效率和运营管理水平。

二是建议各级政府加大投入,统筹利用各类资金渠道,在县乡客运站改造、新建规划中,配套建设邮政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和邮件快递处理设备,出台长期保障可持续运营的资金补贴政策,支撑以中国邮政为主导,建设县乡寄递共配中心,进一步满足群众的快递服务需求。

三是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快递进村监管力度,并依托中国邮政在农村末端寄递服务的基础性和优势性,支持邮政企业利用邮政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优势,以互利互惠为原则,打造面向快递、电商等企业的“邮快合作”平台,健全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的寄递物流服务网络,全面提高“快递进村”触达能力。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何文忠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盐城市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曼:

培养农村本土主播 以电商直播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盐城市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长、高作镇陈甲村党总支书记鲁曼提出,建议多方位、多层面实施农村本土主播培养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鲁曼表示,受农村电商基础条件、人才支撑方面的影响,目前农村电商直播存在着缺乏特色品牌、平台设施落后和主播不专业等问题。优秀的农村电商直播人员不仅要具备主播的基本技能,还要通过营销技能链接产业基地、农户、市场,能分析直播运营数据信息,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她建议政府加强农村工作从业人员的电商技能专项培训,完善人才引进、留用机制,做好乡村振兴软实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行业组织开展农产品画像、直播技巧、推广引流等技能实操培训,也可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与成熟电商营销企业合作,开发农村电商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等理实一体化的培训课程。

在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上,鲁曼认为政府应担任指导者的角色,利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优势吸引关注度,依托农博会、生态旅游节等平台宣传品牌。对种

植地、加工地、储存地进行严格的卫生监管,对消费者下单后每个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实施监控。对假冒品牌加大处罚力度,维护直播电商的合法权益。同时,构建农村电商直播保障体系,如针对特色农产品保鲜度要求较高的物流标准,建立体系完备、高效便利的仓储保鲜冷链体系。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王奕澄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餐饮业委员会主席严琦:

加强乡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餐饮业委员会主席、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带来了多份建议,除自身所处的餐饮行业发展议题外,她重点关注的就是“三农”及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其中一份是建议破解政策供给及其他瓶颈问题,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严琦表示,要从土地供应、设施配套、企业服务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便利。她建议,应加强农村交通物流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推进县级仓储配送中心、农村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等建设,加强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在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旁优先建立物流配送基地,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庄灵辉 卢志坤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邮政分公司乡邮员赵明翠:

补齐农村流通短板

“全面推进‘快递进村’,打通城乡经济微循环,是服务农村生产生活、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邮政分公司乡邮员赵明翠带来一份关于推动“快递进村”的建议。

近年来,陕西积极支持邮政企业与10家民营快递企业加强合作,开展共享共配,加快推动“快递进村”。目前,陕西省已有79个县区、874个乡镇、13786个建制村实现“邮快合作”,建制村覆盖率达81%。

赵明翠建议,各级政府将“快递进村”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将村邮站建设纳入地方财政事权,给予村邮站或综合便民服务站点相关建设与运营补贴,提供政策支持,推进村级站点高质量发展;对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统一规划,加大对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和使用补贴力度,提升农村快递物流末端服务水平;推进邮政、快递企业信息共享共用,推广标准化、智能化设备,在县、乡共配中心实现各快递企业快件同场地同机混合分拣处理,进一步提升“快递进村”运营质量效率。

作者:王宏坤

全国人大代表郭红岗:

提升邮政助农惠农服务能力

“密布乡镇农村的邮政网点,具有服务‘三农’的潜在优势,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大有可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邢台市分公司城区寄递事业部职工郭红岗建议,依托邮政网点,构建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并赋予邮政网点政务服务功能,提升其助农惠农服务能力。

郭红岗建议,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将县(乡)邮政共配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站、自提站点设备设施列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范围,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邮政网点密度。在此基础上,提升邮件处理能力和保障邮路畅通,构建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通道,让城乡之间商品流通更便捷,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寄递需求和服务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提升邮政网点政务服务能力上,郭红岗建议,开拓“邮政+政务服务”新模式,利用邮政网点将政务服务下沉至村,方便农村群众就近办理政务业务。赋予邮政网点及村级站点更多的政务服务功能,推动“网点+站点”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接入,提供车驾管、公积金、社保、身份户籍、纳税缴费等政务“一窗通办”服务。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魏雨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陇南市“陇上庄园”网店负责人梁倩娟:

加快构建乡村共同配送体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陇南市“陇上庄园”网店负责人梁倩娟建议,国家在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要加大对乡村共配体系全产业链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共建共享,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和消费品下乡进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

梁倩娟认为,快递进村、特产出村,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配备村级公益性岗位,为发展乡村共同配送奠定了基础,在加快完善三级物流体系的同时,有力推进了县域商业体系的建设。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加快构建乡村共同配送体系,通过促进消费激活农村市场经济,促进消费品配送服务下沉,满足城区居民15分钟配送服务和乡村群众30分钟配送服务的需求,已成为当前县域商业建设的新方向和乡村振兴的新需求。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村商贸、寄递物流、统仓共配、冷链仓储等还未形成完善的流通服务网络,导致高效的配送服务仍然存在短板。

来源:农村青年杂志

作者:何召霞

全国人大代表、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芦陵村党支部书记叶继联:

加大农村地区商贸物流业的支持力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芦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继联表示,听取政府工作报之后,他备受鼓舞、信心大增。

近年来,芦陵村结合村情实际,抢抓省“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机遇,走出了一条“同心同富同美”的发展新路子。

目前,梅州等地区商贸物流网络分散,缺乏农产品大型仓储和中转设施,也未形成统一物流配送体系,商贸流通成本较高。对此,叶继联建议,加大农村地区商贸物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大型物流企业在农业集中心(分拨中心),建设大型物流园区,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

来源:大洋网

作者:叶作林

《 现代物流报 》( 2024年3月11日 5版)

0 阅读:5

现代物流报

简介:全国物流行业公开发行的专业报纸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