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网购成瘾:28岁自由职业者自我救赎之路

想像 2024-03-10 22:34:08

我叫林静,今年28岁,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主要从事平面设计和插画工作。父亲是一位退休的中学教师,母亲则是一位家庭主妇。家庭氛围温馨而和谐,但自从大学毕业后,我就选择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大城市打拼,独自生活让我学会了独立,也让我悄然养成了一些习惯,其中最明显的,便是网购。

一开始,网购对我来说,不过是解决生活需求的便捷方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当工作压力增大或情绪低落时,我发现自己开始频繁点击那个熟悉的购物APP图标。一开始是小件商品,如书籍、衣物,后来逐步升级到电子产品、高端化妆品等。购物车里永远都有待付款的宝贝,每当包裹送达时,那种短暂的兴奋感仿佛成了我对抗孤独和焦虑的武器。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一个月前的某个午后。当我再次坐在电脑前,手指已经机械性地点击“结算”按钮时,我突然间意识到,我的银行余额已经所剩无几。我的心猛地一沉。这个月的房租还没付,账户里的数字却已经在警告我:我已经失控了。

这是一种病吗?我开始反思。我的房间里堆满了未拆封的包裹,许多东西甚至买来就直接丢在一旁,从未使用。每一次购物的快感过后,总是紧跟着更深的空虚与焦虑。

我决定向我的好友阿慧寻求帮助。阿慧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她听了我的经历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静,你可能是患上了购物成瘾症。”她建议我尝试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并给我安排了几本关于如何控制冲动购物的书籍。

同时,阿慧提出了一个治疗计划:首先,删除所有购物APP和取消所有促销邮件订阅,以减少诱惑;其次,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消费行为,以便找到触发购物冲动的根源;最后,设立一个月度预算,并将一部分收入用于投资或存款,以培养对金钱的责任感。

按照阿慧的建议,我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自我修复之路。每次心痒难耐想要浏览网购时,我都会强迫自己去散步或是画画,以此分散注意力。我还加入了一个支持小组,那里有很多和我一样正在努力摆脱购物成瘾的人们,我们互相鼓励,分享彼此的进步和挑战。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变化。不再是每天盼着快递送达,而是享受每一次与朋友的深入交流和每一次独处时的宁静。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认识到幸福和满足并非来源于物质,而是来自于生活本身的体验和内心的平和。

故事还没有结束,我的改变仍在继续。但我愿意将我的经历分享出来,希望能够帮助那些也在苦苦挣扎中的人。网购成瘾,这确实是一种病,但只要勇敢面对,寻求帮助,我们就有机会走出阴霾,重新找回真正的自我。

0 阅读:0

想像

简介:时尚的另一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