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任排长胶东接新兵,与漂亮女教师一段难忘缘分

小金情感故事会 2024-03-06 21:42:51

1956年,我出生于冀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中除父母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

我们那儿是典型的山区县,到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一眼望不到边。

由于是家中的老小,在父母和哥哥的爱护下,即使在那个普遍不富裕的年代,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过得也是无忧无虑。

花开花落,岁月如歌,伴随着父母年复一年的辛劳,我也慢慢长大。

1973年夏天,我从公社联中毕业了。由于高考已停办多年,既然与上大学无缘,我只好返家务农。

回到家的我,心情是郁闷的。

对一个17岁的少年来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连绵的大山,却阻挡了我的视线。

我不甘于就这么在山里呆一辈子,到老时可回忆的只有年轻时的力气和饭量。

父亲看出了我的烦躁,但是他也没有好办法安慰我。

山区入冬早,随着一场初雪的到来,天更冷了。

10月底的一天,我正和大哥一起在地里干活,二哥急匆匆过来找我们。

大哥和我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连忙赶回了家。

我走进家门,就看到了坐在堂屋的大舅,父母在旁边陪着。

大舅在公社上班,是我们家里唯一吃公家饭的亲戚。

见我回来了,大舅招手让我在他身边坐下,然后就问我愿不愿意去当兵。

我略一沉吟,便告诉大舅我愿意,就是担心报不上名。

大舅告诉我,参军报名的事他帮我留意,他和公社人武部长熟悉。

大舅说,他唯一担心的就是我从小体质弱,怕我吃不了当兵的苦。

我连忙告诉舅舅,我从上高中开始学校都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而且毕业这几个月我跟在队里出工,身体强壮了不少。

大舅听了我的话笑了,他对我父亲说,“我看东娃脑瓜灵,是当兵的料,就让他去部队锻炼几年吧”。

父亲表示赞成,说让我大舅拿主意。

我大舅说那你们就等信吧,估计今年征兵通知快下来了。

1973年11月上旬,当年征兵报名正式开始。

有大舅这个自家人在,我的参军报名非常顺利,在走完体检家访等流程后,11月底我就收到了正式入伍通知。

1973年12月21日,是我正式离家入伍的日子,我永生难忘。

从这一刻起,我的人生之路掀开了新的篇章。

在离家的前一天晚上,父亲把我单独叫到了屋后,他叮嘱我到了部队一定听领导的话,不怕吃苦,不偷懒耍滑,不能丢山里人的脸,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

我对父亲答应着“好”,转过头去流下了眼泪。

挥手告别父母亲人,轰鸣的列车一路向北,带着我们300多名新兵,奔向祖国的边疆。

经过4天3夜的行驶,火车到达了大兴安岭南麓,我们的新兵连驻地。

下车之后,我们都被眼前的北国风光震撼了,那是真正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0多年以后,我仍对那一刻记忆犹新,那是我和黑土地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自那时起便结下不解的情缘。

稍事修整后,我的新兵连生活就正式开始了。

正式参军前,我已经有意识的加强了锻炼,为新兵连训练做了准备。

但真正一接触实训,我的身体还是有些吃不消,不几天竟然发起了烧,自己也很是沮丧。

新兵连的刘班长带兵经验非常丰富,他多次给我做思想工作,勉励我放松心态,树立信心,并向我反复讲解训练动作要领和窍门。

在刘班长的帮助下,我用较短的时间克服了心理障碍,发扬山里人不怕苦累的精神,逐步赶上了大部队的训练节奏。

待三个月新兵连训练结束,我的整体训练成绩已经能达到中等偏上水平,算是顺利通过了当兵第一关。

新兵下连队,我被分配到了通讯连2排3班。

通讯连是对业务水平要求较高的单位,到了班里以后,我认真钻研业务技能,服从领导,团结战友,迅速融入了集体。

1975年4月,我作为连里不多的高中生,因为文化水平较高,且平常表现出色,被调任了连部文书。

在文书的岗位上,我主动向领导和战友请教,精心撰写材料和组织活动,为连宣传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自身也获得了成长。

1976年5月,我被连里任命为2排1班班长,仍兼任连部文书。

在班长的岗位上,我尊重领导,服从指挥,爱护战士,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并事实以身作则。

1977年,我因表现突出,年底荣立个人三等功。

1978年8月,我被组织提拔为通讯连1排排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基层军官。

1980年10月,在入伍的第七个年头,我受组织委派到胶东地区接新兵,并在此期间遇到了自己的一段缘分。

当年,因为胶东地区新兵量大,部队派出的接兵人员也较多,住宿就成了一个不小的问题。

后来,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我和部分接兵人员借住到了某公社小学。

那年,我们在胶东地区停留了近两个月,随着接触的增多,与借住学校的师生也慢慢熟悉起来。

11月份的一天,我正在宿舍看书,听到外面有人敲门。

我起身打开门,只见门口站着一个女孩,年龄大概二十二三岁的样子,鹅蛋脸,眼睛大大的,留着一条乌黑的大辫子。

还没等我开口,她先说话了,她问我是张排长吗,我回答是。

她自我介绍叫于慧敏,是这所学校的老师,说学生们都对军人很崇拜,想让我抽时间给上一堂军事训练课。

既然在学校借住,互帮互助还是要讲的,我对她的请求一口答应下来。

接下来的两天,我对给学生上课做了一些准备,而那位于慧敏老师也来找我了两次,我们对如何和学生更好互动进行了交流。

我和于慧敏也渐渐熟悉了。

在那次军事公开课上,我为同学们介绍了我军的光辉历史,普及了军事常识,还带领大家学习了一些基本军事技能。

在于慧敏的协助下,我们那节课的互动也做的很好,算是一次不错的实践。

在那次讲课大约一周以后,我和于慧敏在学校操场上偶遇了,她就说要请我吃饭,对我给学生上课表示感谢。

我摆摆手说不用,军民本是一家,我做的都是份内的事。

但是于慧敏说,这是她第一次请人吃饭,让我一定要去,不然她就坐到我屋里不走。

我拗不过她,只好答应了。

当天晚上,我和于慧敏一块来到了她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

别看已经24岁了,这还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单独和一个女孩一块吃饭,我一开始还有些放不开。

不过于慧敏倒是挺自然的,她不时的寻找话题和我聊天,在她的感染下,我也慢慢放松下来。

在我们聊天时,我惊讶的发现她竟然对部队挺熟悉的,表情不自觉的流露了出来。

于慧敏很聪明,她马上笑着向我解释,她父亲就是一位退伍军人,在部队待了10多年呢。

我恍然大悟,不好意思的笑了。

趁于慧敏吃东西的时候,我悄悄的打量了她,弯弯的眉毛,清澈的大眼睛,脸庞白皙中带着红润,真是可爱又动人。

也许是感觉到了我的目光,于慧敏的脸微微发红,表情也有些羞涩。

后来,于慧敏主动问起我个人的情况,当我说到老家大山里的趣事时,她的神情充满向往,说真想找机会去看看。

后来于慧敏告诉我,她是78年毕业的大学生,学的是化学专业,我听了有些吃惊。

我不是惊讶她是大学生,而是她毕业后没留在城市工作。

于慧敏告诉我,她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父母年龄越来越大需要照顾,所以选择了回来当老师。

说实话,我还是挺佩服于慧敏的。

吃完饭后,我抢着去付账,而于慧敏试图阻止我,我们的手碰在了一起,我们的脸都红了。

于慧敏把钱塞进我的衣服口袋,她笑着说这顿说好她请的,她要说话算数。

她抿着嘴笑着说,下次我请客,她肯定赏光,我连忙说一定。

自那之后,我和于慧敏的交往更多了。她有时找我借书,或者给我送些水果零食等,更多的是找我聊天,我们聊天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对很多事的看法都很相似。

随着时间推移,我愈来愈发现,同于慧敏相处非常愉快,她已在我心中洒下印记。

一种莫名的情愫,也在我们之间蔓延开来。

不过,12月份到了,接兵工作接近尾声,我就要离开了。

在回部队的头天晚上,我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还是在那个小饭馆,我请于慧敏吃饭。

离别在即,那顿饭气氛有点沉闷,于慧敏那天话也不多,好几次看着我欲言又止。

吃完饭后,在我们回学校的路上,有一小片树林,里面非常僻静。

我停下脚步,对于慧敏说,“慧敏,你跟我来一下,我有话对你说。”

于慧敏“嗯”了一声,和我一块进了树林。

待到来到树林深处,我轻轻停下脚步,鼓足勇气,看着于慧敏,“慧敏,明天我就要离开了,有些话不说出来,我怕会后悔一辈子。”

于慧敏抬起头,勇敢的与我对视,她没有回答我,等着我说下去。

“慧敏,自从上次上完课以后,我发现我喜欢上你了,我想和你在一起,但是就怕自己是单相思。”

听完我的话,于慧敏的脸刷得全红了,她害羞的低下头,身体微微发抖。

那一刻,四周突然也安静了下来,我紧张极了,我好像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似乎还有于慧敏的。

过了足足有好几分钟,于慧敏抬起头来,她虽然面带红霞,但还是用清澈的眼眸看着我说“云东,我承认,我也喜欢你,但是我们认识时间还太短,如果你愿意,我们先通过书信加深了解,然后……”

于慧敏的话让我欣喜若狂,我连忙说“慧敏,你说得有道理,我听你的,我回去一周给你写一封信。”

听了我的话,于慧敏羞涩的点了点头。

回到部队以后,我和于慧敏开始了一年左右的书信交往。

我们在信里讲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分享喜怒哀乐,还有对对方的思念,感情越来越深了。

1982年3月,我向部队申请了假期,带于慧敏回冀北老家举行了婚礼,兑现了对她的承诺。

婚后,我和于慧敏又过了几年分居两地的生活,在此期间,我们的儿子呱呱坠地。

直到1985年,我被提升为副营长,慧敏才正式办理了随军。

1992年,我以副团职转业到了地方工作,后工作职务几经变动。

2016年,我以副厅级办理了退休手续。

现在的我,和老伴于慧敏过上了退休生活,我们平常在家养养花草,偶尔出去旅游,生活很是惬意。

回首往昔,我感恩父母亲人的关爱,感恩故乡的哺育,感谢老伴于慧敏的包容体贴。

我还要感谢从军路上所有的领导和战友,没有他们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军旅生涯,还有那无悔的青春!

0 阅读:122

小金情感故事会

简介:每日更新情感故事 演绎人间冷暖,感恩有您一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