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机取代传统弹簧液压悬挂,比亚迪云辇Z的路线走对了吗?

懂车大帝 2024-05-18 15:44:28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几年比亚迪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步伐是越来越超前了,其他很多友商目前的重心还停留在外观内饰设计、大屏沙发配置上,比亚迪却时不时能拿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颠覆性技术。

比如前段时间亮相的云辇Z,就是一项极具颠覆性的底盘悬架技术。众所周知,目前汽车的悬架系统都是由弹簧或液压部件来控制车身振动的,我们暂且把这类悬架统称为机械悬架,而比亚迪云辇Z的颠覆性在于,它彻底抛弃了弹簧或液压的机械结构,转而以4个高度集成化的悬浮电机替代传统减振器。就像当年比亚迪初代唐DM用电四驱取代机械四驱一样。

电机的特点一是更加可靠,二是响应速度更快,因此比亚迪云辇Z的调节响应速度快至10毫秒,是传统机械悬架的数十倍。高效的调节频次,可以实时精准调整车身姿态,保证稳定。

除此之外,云辇Z还有一项非常大胆创新的功能,那就是这四台悬浮电机具备能量回收系统,行驶在颠簸路面时可以通过动能回收直接给电池充电,一定程度上延长车辆续航,这项技术简直就是为电动汽车而生的。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传统的机械悬挂在汽车上已经应用了上百年,比亚迪说扔就扔了,现在想用这么个新东西来取代它,能靠谱吗?比亚迪这条路走对了吗?

这个问题让我联想起了机器人产业,很多朋友都知道,美国波士顿动力是全球机器人行业的先驱者和技术标杆,尤其是在人形机器人这一领域曾经是全球遥遥领先。但最近几年,国内一些初创科技公司却呈现出奋起直追之势,比如宇树科技最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拥有非常强悍的机械素质,可以做出许多高难度动作,完全不输给波士顿动力。

而宇树科技的这款机器人和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有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它采用了电机驱动方案,波士顿动力之前一直坚持液压驱动路线,两者相比电机驱动具有成本更低、控制更精准、更可靠耐用等优势,而液压驱动不但结构复杂,而且随着机器人的动作难度越来越大,液压驱动结构还时不时掉链子,比如波士顿动力的液压机器人在做跑酷运动的时候,就频繁发生液压关节爆缸漏油的事件。

如今波士顿动力显然也意识到了液压驱动的技术局限,在上个月刚刚停止了对液压机器人的研发,转而投向了电机驱动方案的怀抱。并宣传要推出更强壮、更灵巧、更敏捷,运动范围更广、移动方式甚至能超出人类能力的电动版机器人。

用电机取代液压关节,这和比亚迪的云辇Z悬架技术不谋而合,连机器人都“油改电”了,由此可见电机取代液压的前景大有可为,比亚迪这一步应该是走对了。

12 阅读:2383
评论列表
  • 灰烬 41
    2024-05-19 11:21

    时间会证明一切,15年那会儿,对电动车和混动车普遍都是嗤之以鼻,现在不也做的很好了。电动悬挂,等个三五年,就知道行不行了

    执著 回复: △〇
    对,现在也有人不敢吃螃蟹
    △〇 回复:
    不好意思,现在我也对电动车嗤之以鼻
  • 2024-05-19 21:59

    之前只有boss用过类似这种的悬架,的确是好东西[点赞]。这是可以主动的悬架,一个电机既可以做支撑,也可以做阻尼,理论上比弹簧+阻尼器,空气囊+阻尼器,或者是可变阻尼器这些只能被动的悬架,在技术上要高一个层次。只不过刚出来的第一代产品,是不是做的很完善,还不好说。

  • 2024-05-18 19:35

    实在搞不来悬挂,另辟蹊径,但关键时间不可能有传统悬挂稳定可靠。

    飞向宇宙 回复:
    新技术出来总是很多人喷的,认为比不上老技术
    小林 回复:
    你这纸上谈兵的能力真是个大聪明[打脸][打脸]
  • 2024-05-19 06:42

    电机比弹簧更可靠耐用?简单的东西搞那么复杂干么?越复杂的东西越容易坏。用云辇的仰望U8在采用炭纤维车身的情况下重达2.5吨续航只有四百公里,而主打商务的仰望U7用普通车身的情况下重达3.1吨,比差不多大小的特斯拉Model S和小米SU7重了近一吨续航就不用谈了。在电车轻量化发展今天比亚迪是反其道而行,雷军有句话说得很好电车最大的成本和技术是续航。而所有厂商中电耗做得最低的是特斯拉,这才是国产厂商努力的方向,而不是冰箱、彩电大沙发这类花里胡哨的东西。

    执著 回复:
    U8为了易四方技术,采用增程动力系统,3.4吨,续航八百以上。U9是超跑,四百公里的续航相比燃油超跑不低。跟MS不是一个类型,跟SU7更不是一个档次的车。再有,MS电耗很高,M3电耗很低,比亚迪海豹比M3大一圈,电耗却差不多。特斯拉国产后确实起到了鲶鱼效应,近年国产新能源奋起直追,三电技术已经强于特斯拉。华为智驾很不错(遥遥领先是扯淡),可玩性高,也是未来必不可缺的技术之一,同时也少量卖些三电配件。小米我只记得冲压机和未来采购ppt电机,以后就没关注过。比亚迪的技术太多了就不口述了,只说23年烧了四百亿研发费用,今年一季度烧了一百多亿研发费用。一直落后的智驾方面,比亚迪去年已经有了四千多研发人员,半年前和华为特斯拉高快智驾测试过,接管次数相当。过去现在不代表未来,持续砸钱搞研发才有美好未来。希望所有的国产品牌都舍得砸钱,而不是发布会上的ppt
  • 2024-05-19 08:15

    比亚迪减震真的太差,只能找这个方法看看能不能弯道超车,现在唯一质疑的就是耐用性、能耗,因为机械减震是没能耗的!

    用户92xxx15 回复:
    电子悬挂还能动能回收呢
  • 2024-05-19 22:50

    万丈高楼是一块砖一块瓦垒起来的不是一蹴而就

  • 2024-05-19 17:17

    电机虽然主动响应频率高,但液压本身有被动

懂车大帝

简介:来不及解释了,赶紧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