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能不吃豆腐呢?”宝妈吐槽儿子挑食,却揭开多少家长的遮羞布

珊珊教育日记 2024-01-03 17:43:18

家长的一句“我是为了你好”,殊不知是多少孩子的“心理阴影”,表面看上去家长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实际不过是身为家长的“掌控欲”罢了!

老话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很多家长却并不能够理解,认为自家孩子,自己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外人无需来指手画脚,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显然是错误的,尤其是错误的家庭教育,还可能会害了孩子!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这句话很简单,但蕴含的道理却很深刻,尤其是家长在教育学生生,更要严阵以待,别让自己变成小时候最讨厌的模样,甚至让子女走了自己的“老路”!

“咋能不吃豆腐呢?”宝妈吐槽儿子挑食,却揭开多少家长的遮羞布!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家长对子女的爱意,是毋庸置疑的,也是纯粹且不掺杂利益的,但若是家长将“为你好”当成口头禅,看似语重心长,实际对学生而言却是很深的伤害。

一位宝妈在网上咨询老师,询问表示自家儿子太挑食了,自己做豆腐都不爱吃,而且一吃豆腐就吐,这该如何管教呀?

而老师也满脑子“问号”,直言:孩子不吃就换个别的吃呗,为啥一定要吃豆腐啊?但宝妈却表示:“咋能不吃豆腐呢?都有营养呀,而且自己都做了,不吃多浪费呀”!

在宝妈的心中,认为豆腐的营养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挑食行为要不得,一定要改正,还询问老师如何改掉挑食的坏习惯。

而老师听后也很无奈,表示可以试试饿几顿,孩子饿急眼了什么都吃,但家长又怕孩子饿坏了,影响身体发育,还说“不行我就换成干豆腐试试吧”。

不得不说,家长不担心孩子一吃豆腐就吐是否存在“过敏”情况,反而一味的担心孩子挑食、缺营养等等,也属实是让人啼笑皆非,而宝妈还在那里大言不惭的吐槽孩子挑食,看似是家长的一番用心良苦,却揭开多少家长的遮羞布!

网友也直呼,知道为啥大人没有挑食的了吧,因为他们只做自己喜欢吃的,不喜欢吃的碰都不碰一下!还有的网友认为,这样的家长简直不可理喻,让孩子吃豆腐,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掌控欲”罢了!

的确,不喜欢吃就是不喜欢吃,家长强硬的逼迫学生吃讨厌的食物,看上去是家长“获胜”,但归根究底是一次“服从性”测试,若是学生不听话,或是反抗自己,那家长便会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反过来看,明知道孩子不喜欢还硬要做的行为,到底孰是孰非也一目了然,若是家长喜欢吃那就自己吃个够,没道理要求别人也跟着喜欢,哪来的“土匪道理”?

更何况,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家长的“附属品”,自然喜好、想法都是不同的,家长喜欢的不代表学生也喜欢,家长可别试图用“愧疚感”,去道德绑架学生,那终会自食苦果!

“为你好”不亚于道德绑架,家长可要摆正教育心态

家庭教育问题,也是一件“常谈常新”的问题,很多家长的思维受上一辈家长的思维影响,影射到下一代子女教育上,但是对是错却没有个明确的认知,不过是认为,自己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为啥自己孩子就不行?

但显然答案是错误的,时代变了,家长的思维和心态也该有所改变,可别在那里“自我感动”,自认为对子女掏心掏肺,但却没有问过他们是否需要,那只能感动自己,却感动不了他人。

尤其是家长要掌握好与学生之间的“边界感”,过度的掌控欲,只会让学生越来越远,甚至还会产生隔阂、矛盾等,而适当给予学生个人空间,反而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简单的“为你好”三个字,却是家长最大的谎言,更是令诸多学生感到“窒息”的回忆,而家长若是真的为学生好,那就减少掌控欲,降低期望值,别给学生传输过多的压力,以免影响到学生的性格!

写在最后:家长与子女之间,也需要用心经营与呵护,而不是用着家长自以为的“好”,对学生而言却是最大的“恶”,而家长可别任由自己的行为,影响到彼此的关系!

记得点一点关注,我们下期再见啦~

(图片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315

珊珊教育日记

简介:分享最新教育信息,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