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调查局特工突袭了前白宫国安顾问博尔顿的家,并将他带走。   2025年8月2

火速聊世界 2025-08-23 21:01:42

联邦调查局特工突袭了前白宫国安顾问博尔顿的家,并将他带走。   2025年8月22日的清晨7点,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宁静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身着FBI制服的特工出现在前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的住所外,随后以“破门而入”的方式展开全面搜查。   现场视频里,特工们将成箱的文件和电子设备搬离住宅,这一幕被赶至的法新社记者全程目睹,《纽约邮报》也第一时间跟进报道了这起震动美国政坛的事件。   事后,FBI官方证实此次行动是“经法院授权的执法活动”,名义上归为“国家安全调查”的一部分。FBI局长卡什・帕特尔还特意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强调“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FBI特工正在执行任务”。   可耐人寻味的是,这场声势浩大的突袭最终并未逮捕博尔顿,也没有对他提出任何刑事指控,轰轰烈烈开场,却以“无实质结果”暂告一段落,难免让人对行动的真实目的打上问号。   要说清这场突袭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博尔顿和特朗普那段早已破裂的合作说起。   2018年4月,以“鹰派”立场闻名的博尔顿被特朗普任命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初期两人在伊朗制裁、朝鲜问题上还能维持表面共识,可这种合作没能持续太久。   2019年9月,因为坚决反对特朗普与塔利班和谈,甚至公开痛斥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如同儿戏”,博尔顿在任职17个月后被直接解职,两人的矛盾第一次公开化。   真正让双方彻底决裂的是2020年的回忆录风波。   当时博尔顿出版了一本名为《事发之室》的书,里面不仅揭露了特朗普曾向金正恩递纸条求见面、称阿富汗是“粪坑国家”等外交秘闻,还直言特朗普“对外交极度无知”。   特朗普政府得知后,立刻以“泄露国家机密”为由起诉,试图阻止书籍出版,可法院最终驳回了这一诉求。   2021年,美国司法部也终止了相关调查,当时就有不少人猜测,特朗普心里已经埋下了报复的种子。   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两人的对抗再次升级。   博尔顿毫不避讳地频繁批评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在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处理上,甚至公开表示特朗普“不适合担任总统”,就算在FBI突袭他住所的当天,他的社交账号还在更新内容,嘲讽特朗普推动的俄乌会谈“只是想拿诺贝尔和平奖,根本不会有任何进展”。   而特朗普这边,刚上任就下了狠手——2025年1月20日,也就是他就职的第一天,就下令撤销了博尔顿的安全许可,连原本因伊朗暗杀威胁而提供的特勤局保护也一并取消。   早在8月10日,博尔顿接受ABC电视台采访时就曾预判,“特朗普已经开始针对我和其他几个人了”,如今看来,他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这场突袭里,FBI局长卡什・帕特尔的角色格外引人关注。   帕特尔并非传统意义上从FBI内部晋升的官员,他原本是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的国防部法律顾问,因为多次公开宣称“通俄调查是政治迫害”,深得特朗普信任。   2025年初,他被破格提拔为FBI局长,这个任命本身就充满了争议。   更让人不安的是帕特尔上任后的一系列动作。   1月份,他一口气撤销了51名前情报官员的安全许可,博尔顿就是其中之一;   6月份,又以“媒体泄密”为由,启动了针对曾批评特朗普的《纽约时报》记者的调查;   到了8月,更是亲自签署搜查令,直接带队突袭博尔顿的私宅。   这一连串行动精准地指向了特朗普的政敌,很难让人不觉得这是“选择性执法”。   哈佛法学院的古德曼教授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帕特尔正在把FBI从一个独立的执法机构,变成“总统的私人卫队”,这种做法和威权国家的秘密警察没什么两样。   要知道,自水门事件后,“总统不干预执法”已经是美国政坛半个多世纪的铁律,如今却被轻易打破。   早在2022年,美国情报机构就截获过伊朗革命卫队的密谋,对方计划暗杀博尔顿,以此报复苏莱曼尼之死,当时拜登政府还特意为他安排了特勤局保护。   可特朗普刚上任就撤销了这层保护,甚至还公开嘲讽“难道要保护他们一辈子”。   如今博尔顿既没了应对伊朗威胁的屏障,又成了FBI突袭的目标,安全专家艾布拉姆斯直言,“撤销保护等同于递刀给刺客,特朗普这是在用官僚程序完成暗杀者没做成的事”。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火速聊世界

火速聊世界

火速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