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宣布了 9 月 15 号那天,布鲁塞尔的谈判室总算有了动静 —— 乌克兰和欧盟就农业的事儿,足足聊了三天,28 个具体问题都过了一遍。 其实说来说去,核心就一个:乌克兰那些法律条文,能不能跟欧盟的标准对上。 乌克兰经济部的人谈完后松了口气,说这是加入欧盟谈判里最后一个 “集群议题” 的审查结束了,但懂行的都知道,这顶多算万里长征刚走了第一步,后面难的还在呢。 这话听着简单,真要做起来可不是一般的难。毕竟乌克兰的经济差不多就靠那片黑土地撑着,农业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现在仗打了这么久,黑海的港口被封了,原本要运到南亚、北非的粮食没法走,只能绕路从欧盟走。结果去年一下子就有 2900 万吨粮食堆在波兰、匈牙利这些东欧国家,直接把当地粮价压得抬不起来。 波兰的农民去年闹了好几回,政府没办法,只能下令禁运乌克兰的谷物、糖、牛奶这些东西,哪怕欧盟说 “贸易政策得归欧盟管”,他们也不管不顾 —— 毕竟自家农民的生计更要紧。 乌克兰这边就更急了,简直是火烧眉毛。多瑙河的港口前阵子刚被无人机炸了,本来每月能运 200 万吨粮食的道儿,现在又悬了。 而且就算能走,这条线的运输成本也比黑海海运贵不少,运力还不到原来的一半。现在整个乌克兰都指着卖农产品换外汇,买武器、买老百姓过日子的东西,全靠这点钱。 欧盟市场现在是他们唯一的指望,可想把粮食顺顺利利卖进去,就得按人家的规矩来。 就跟咱们平时买菜得看保质期、看产地一样,欧盟收粮食也有一整套规矩,从农药用多少,到有没有转基因成分,卡得特别严,一点都不能含糊。 可这标准对接哪是嘴上说说就行的?欧盟对农药残留的要求细到吓人,就拿谷物来说,里面的甲霜灵残留不能超过 0.01 毫克 / 千克,差不多就是一根头发丝的重量级别。 但乌克兰之前用的好几种农药,都是欧盟不让用的。不是他们不想达标,实在是现在还在打仗,哪有条件搞精细化种植?农民们能保住自己的地不被战火毁了就不错了,哪来的钱买新设备、学新技术? 更麻烦的是,欧盟还要求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些环保政策对现在急需恢复粮食产能的乌克兰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 本来就缺东少西,还要额外花精力搞这些,太难了。 再说欧盟内部,也不是一条心,各自都有小算盘。 西班牙、荷兰这些西欧国家,愿意买乌克兰的便宜粮食,能省不少钱;可波兰、匈牙利这些东欧国家就不乐意了,觉得乌克兰的粮食一进来,自家农民的生意全被抢了,都快没活路了。 欧盟也想过补救,给波兰、罗马尼亚拨了 6000 万欧元补贴,可人家根本看不上,说这点钱连塞牙缝都不够。 今年 6 月的时候,欧盟还打算把乌克兰玉米的免税配额从 470 万吨砍到 65 万吨,乌克兰一算账,这一下就少赚 35 亿欧元,你说他们能不急吗? 这次三天聊的 28 个话题里,光农业改革和质量政策就占了一大半。 乌克兰得改自己的法律,把欧盟的食品安全规则、有机生产标准,一条一条都写到自己的法律里去。 就说有机农产品吧,欧盟的认证要求特别严,从土壤怎么养、种子怎么选,到最后包装用什么材料,都有规定。 乌克兰的农场要达到这个水平,没个三年五载根本不可能 —— 现在连正常种地都难,更别说搞这么精细的有机种植了。 而且他们还得建一套跟欧盟能对上的检测体系,不然就算种出来的粮食真达标了,拿不出合格的检测报告,欧盟照样不收,等于白忙活。 最让人头疼的还有转基因的事儿。匈牙利那边压根就不允许有转基因作物,可之前乌克兰出口的玉米里,就检出过转基因成分,这可不是小事,弄不好直接就被挡在欧盟门外了。 欧盟的态度也很明确:要么按我的标准来,要么你的粮食别想进来。可乌克兰的农业公司,好多都是外资控股的,人家一直用惯了高效的农药和种子,现在要换一套生产方式,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到时候乌克兰粮食的价格优势没了,还怎么跟其他国家竞争? 不过话说回来,乌克兰也没别的选择。把标准对接好,不光能稳住欧盟这个大市场,还能拿到欧盟的农业补贴和技术支持,这对他们现在的情况来说,太重要了。 他们经济部的人也说,已经在数字化农业、市场监管这些方面有了点进展,但真正难的是把这些纸面上的东西落到实处。 现在还在打仗,检测粮食的实验室说不定哪天就被炮弹炸了,那些懂技术、能培训农民的专家,说不定明天就得去参军。这种时候要推进改革、达标,难度可想而知。
就在北约的导弹,还在天上飞的时候,克里姆林宫,已经发出了两道“总动员令”。第一,
【14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