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英雄机长刘传建拯救上百个人民的生命,被川航奖励500万元,然而,她的妻子却没有一丝喜悦,反而在采访中表示:希望民航再没有英雄出现...... 当聚光灯和“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的赞誉一同涌来时,邹涵却沉默了,面对那笔500万元的巨额奖励,她没有太多表情,这份冷静在欢庆的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 对她而言,英雄的光环太重,也太刺眼,远不如丈夫平安归来这件事本身来得实在。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正平稳地飞翔在9800米的青藏高原上空,而驾驶这架飞机的机长正是刘传建。 这位飞行经验超过一万小时的老手,对这条从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线熟悉得像自己的掌纹,可就在一瞬间,前挡风玻璃毫无征兆地迸开了一条裂痕。 还没等他向塔台报告完,那块特制的玻璃就猛然炸裂,驾驶舱瞬间失压,零下四十度的寒风像刀子一样灌进来,仪表盘和所有仪器顷刻失灵。 副驾驶徐瑞辰半个身子被吸出窗外,刘传传建的脸上、头上迅速结了一层冰霜,脸色变得青紫。 这不是电影,这是万米高空上最真实的绝境,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飞机就会在不出两分钟内撞上连绵的山脉。 如果只是盘旋,燃油也撑不了多久,这时的操作,根本不是靠勇气就能完成的,那是刻在刘传建身体里的一种本能,是上万小时飞行经验的肌肉记忆。 他一边死死抓住操纵杆,对抗着狂风,一边奋力将副驾驶拉了回来,紧急拉升飞机,避开山峰,再艰难地驾驶着这台“敞篷飞机”飞出山区,每一步操作都精准得可怕,仿佛是无数次演练后的程序化反应。 飞机最终奇迹般地备降在成都双流机场,机舱门打开时,一百二十多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相拥而泣,世界为这个奇迹欢呼,刘传建成了当之无愧的英雄。 可英雄的称号背后,是一张长长的代价清单,高空减压病找上了他,关节开始无休止地疼痛,骨头里透着奇痒,这种折磨外人无法体会。 更深的是心理创伤,他不得不接受漫长的心理治疗,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都无法再回到他热爱的驾驶舱,最终,这位英雄机长离开了万米高空,转而成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一名教师。 这或许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把劫后余生的宝贵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但何尝不是一种被动的妥协,他的身体和精神,再也无法承受那片天空。 这一切,邹涵都看在眼里,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丈夫不是神,只是一个热爱飞行的普通人。 所以,当外界用“英雄”来定义她的丈夫时,她当着媒体说出了那句:希望民航再没有英雄出现,她抗议这个世界对英雄的赞美,常常忽略了他们作为普通人所付出的代价。 公众为奇迹而喝彩,而家庭,只为那个失而复得的亲人感到后怕,刘传建的伟大,不止在于那惊心动魄的三十分钟,更在于他后来默默承受着一切,把伤痛化作了传承的基石,而他妻子的视角提醒了众人,褪去所有光环,一句“平安”,比任何荣誉都重。
香港地铁站台有个女士因为蹲在地上玩手机,被人拍片放网上引来热议。香港人觉得这种行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