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喊收回藏南,可是没有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军事上打败印度后,我国目前有能力守住藏南吗? 藏南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面积不小,有草场还有不少水源,这里不只是简单的边境线那么单纯。印度在那边安排了大批部队,修了机场、挖了战壕。 中国西藏军区的兵力和装备,也一直保持在紧张状态。这片高原,本身就高寒缺氧,气候恶劣,路也不好走。 要在那么复杂的环境下送吃用物资、运输大炮坦克,本身就是大考验。退一步想,就算是军事上打出了优势,后面守还是得靠天天的补给和持续的投入。 说起补给和交通,很多人可能觉得中国这些年修铁路、公路就能解决一切,但高原可不是一般地方。 哪怕现在拉林铁路开通,火车能很快从拉萨到林芝,把大批装备运上高原,但到了冬天雪一封山,道路就很难保证一直通畅。 过去1962年冲突时,补给跟不上,就是因为山路难走、雪天难渡、补给全卡住了,部队不得不战略后撤,避免了陷入泥潭。 如今的条件比过去好了许多,装备更新、后勤保障也有了质变,但是山地环境依旧是难啃的硬骨头,哪怕空运也受限制,人力、物力都要比平原的付出多得多,这不是一年两年能彻底解决的问题。 现在中国边防用上了高原专用坦克、自动化火炮,还有各种远程火箭炮,甚至每个连队都配上了无人机。新装备确实让打仗变得更有把握,但也不能小看对面。 印度的老装备虽说比不了新式武器,但他们对地形熟,又靠近自己的补给线。 打仗一靠硬实力,二靠持续支撑,藏南这样高难度环境里,光装备先进还不够,还得能坚持,能顶得住高原的恶劣环境。 藏南其实住着不少当地藏族人,他们世代放牧、靠山吃饭。近些年,一些部族头领呼吁撤掉印度新建的设施,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支持。 老百姓的心思、地缘的复杂,有时候比枪炮还管用。守得住不光靠军队的手,还得有民心和人心。 国际环境当然也摆在那里,美国老想借印度这张牌给中国添点堵,但这些年面对中国的强硬表态,各方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 外交谈判一波接一波,可谁也没法轻易让步。这种局面说明,藏南的问题不只是简单边境冲突,而是战略大棋。收回容易,守住则更考验国家综合实力。 说到底,藏南不是谁嘴里说一句“要收回”就能收回,守住更不是简单的口号。这需要坚实的后勤,能适应高原的兵力和装备,民众的支持,还有应对各种外部势力的能力。 藏南的价值远超过地形本身,它关系着国家安全和经济未来。中国在高原地区投入了巨大资金和资源,基础设施一年比一年强,部队装备和科技也在进步,这让守住藏南的底气比过去足了不少。 不过任何人都不能忽视高原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补给线、物资保障、极端天气,这些考验没有一项是容易的。
很多人在喊收回藏南,可是没有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军事上打败印度后,我国目前有能
古木过去
2025-09-20 12:44:01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