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之选战一开始就提前结束了 郝龙斌一宣布参选,这2025年的国民党党主席改选基本就没悬念了,说是提前结束真不算夸张。 毕竟国民党选党魁跟台湾地区选领导人不是一回事,不是全台湾民众拿着选票说了算,得是有资格的国民党党员投出来的,而党员投票的逻辑,从来都绕不开党内那套盘根错节的规矩。 国民党内部,山头林立,派系众多,地方派系、县市长、民代等,他们手中握着大量党员资源,这些党员在党主席选举中,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其所属“上层”的影响。 从过往的选举经验来看,那些能在党内平衡各方利益,尤其是让地方派系利益得到保障的候选人,往往更容易在选举中脱颖而出。 这就好比一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表面上是候选人在前台竞争,实则幕后的“导演”——各派系势力,才是决定剧情走向的关键。 回顾这次选举前的种种迹象,便能清晰地看到郝龙斌当选的大势所趋,数月前,当现任主席朱立伦明确表态不再寻求连任时,党内众多目光纷纷投向了台中市长卢秀燕,众人皆期待她能挺身而出,扛起国民党的大旗。 卢秀燕在国民党内有着较高的威望,其在台中地区的施政成果也有目共睹,若她参选,无疑将为这场选举带来极大的变数,成为有力的竞争者。 然而,卢秀燕出于自身政治考量,个性谨慎的她担心过早被绿营锁定攻击,影响未来更重要的政治布局,最终婉拒了参选邀请。 这一决定,瞬间打破了原本可能形成的竞选格局,党内随即陷入对“代理人型”党主席的讨论之中,而郝龙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各方势力拱了出来。 此次选举的形势对郝龙斌极为有利,地方派系在这次选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于地方派系而言,他们最关心的并非国民党的改革与创新,而是自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手中的“奶酪”会不会被他人动了。 中生代的罗智强、郑丽文等,虽然战力强劲,改革理念也获得不少年轻党员与党内部分主张世代交替人士的支持,如马英九就公开表示支持年轻人上位,为国民党注入新的活力。 一份民调也曾显示,郑丽文的支持度一度高达22.2%,领先郝龙斌的20.5%。但地方派系却忧心忡忡,他们担心这些中生代一旦掌权,国民党的路线、提名方式乃至未来与民众党的合作(即“蓝白合”)等关键事务,都会发生巨大改变,而这些改变极有可能损害到他们的既得利益。 相比之下,郝龙斌的“稳定牌”就显得极具吸引力,对地方派系来说,他是一个可以确保党的路线不会出现大幅变动的人选。在未来县市长选举提名等关键事务上,郝龙斌与他们的互动能够维持现状,保障地方派系的利益。 于是,云林县前县长张荣味、新北市议长蒋根煌等本土派系与地方议长,早在9月16日就举办了一场餐会,为支持郝龙斌参选党主席定调。 在这场餐会之后,郝龙斌才正式宣布参选,这一微妙的时间节点,足以显示出背后地方派系的推动力量。 9月19日,当郝龙斌前往登记参选时,大批地方议长、蓝营民代、议员随行,阵容强大,这无疑是地方派系用实际行动为他站台,彰显了其在党内深厚的人脉与支持基础。 卢秀燕虽未直接表态支持郝龙斌,但她的态度也在无形中助力了郝龙斌的竞选,郝龙斌公开表示卢秀燕曾致电为他加油,这一举动,在敏感的政治环境中,几乎等同于卢秀燕间接表态支持。 卢秀燕作为国民党内潜在的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她的态度对于党内其他成员的选择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党员,在看到卢秀燕与郝龙斌之间这种微妙的联系后,纷纷选择站到郝龙斌这一边,期望通过支持郝龙斌,为卢秀燕未来的政治布局奠定基础。 在国民党历经多次选举失败,士气低落的当下,这样务实、以选举胜利为导向的主张,无疑给党内成员带来了希望。 大家渴望有一位能够整合党内力量,团结在野阵营,带领国民党走出困境,重新夺回执政地位的领导人,而郝龙斌的表态,恰好迎合了这种心理。 当然,选举尚未正式举行,最终结果仍存在理论上的变数,郑丽文、罗智强等其他候选人也在积极奔走,阐述自己的理念与主张,试图在这场选举中扭转局势。 但从目前掌握的各方信息来看,郝龙斌所占据的优势太过明显。无论是地方派系的全力支持,还是党内潜在政治领袖的间接背书,亦或是自身主张的务实性与吸引力,都让他在这场国民党主席选举中一骑绝尘。 除非在接下来的竞选过程中出现重大意外事件,否则,这场国民党主席选举,极有可能以郝龙斌的胜利而告终。
国民党主席之选战一开始就提前结束了 郝龙斌一宣布参选,这2025年的国民党党主席
花开富贵流年
2025-09-21 14:17:13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