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已经发现,俄罗斯虽然可以大规模空袭乌克兰所有的军事目标,工业基地,但是最后根本无法改变俄罗斯和乌克兰对峙的局面,因为乌克兰所有需要的武器、坦克、无人机、战车、轻步兵武器都是来自于北约国家制造和援助,现在乌克兰国内根本没有能力制造,这也是西方援助一停,泽连斯基就怒骂的原因。 谁都没料到这仗能打这么久,当初俄罗斯刚开始对乌克兰采取行动的时候,不管是国际上那些分析军事的专家,还是不少普通老百姓,心里都觉得凭着俄罗斯那号称“战斗民族”的军事实力,还有那些摆出来的坦克集群、先进战机、远程导弹,怎么着也能快刀斩乱麻,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局面稳下来——甚至不少人还私下猜着,可能几周内就能有个明确结果,毕竟论常规军力和战略威慑力,俄罗斯在欧洲这边一直是顶流的存在。 可谁能想到,这一打就拖成了没完没了的拉锯烂仗,俄罗斯这边就算能凭着空中力量,对着乌克兰的军事基地、军火库、工业厂房一轮轮空袭,炸得不少设施成了废墟,可回头一看,前线对峙的僵局还是没打破,该胶着的阵地照样胶着,想抽身出来都觉得难上加难。不是俄罗斯的空袭不够狠,而是他们慢慢发现,自己炸的其实是“表面功夫”,没摸到乌克兰能撑到现在的真正底气。 关键就在于乌克兰自己的本事——现在乌克兰国内,根本没能力造那些打仗用的家伙事儿。不管是前线急需的坦克、察打一体无人机,还是步兵用的战车、步枪、子弹,全都是靠北约国家给造、给援助。等于乌克兰的“弹药库”不是自己的家底撑着,是靠西方那边像输血一样源源不断地送过来。 俄罗斯当初可能也没算到,北约能这么铁了心帮乌克兰,而且不是偶尔给点零碎,是长期、成规模地供着——小到单兵防空导弹,大到主战坦克,甚至还有远程火箭炮,一批批从波兰、罗马尼亚这些周边国家,通过陆路、铁路往乌克兰送。 俄罗斯的战机再能炸,炸的都是乌克兰境内的设施,可北约的援助是从外面运进来的,只要这些跨境的运输线没被完全掐断,乌克兰就能一直有新武器补上前线。 俄罗斯就算能打击一些运输节点,可架不住北约援助的渠道多、规模大,今天炸了这条公路,明天人家又从另一条铁路运;这边截了一批弹药,那边更快的一批已经到了前线。这么一来,俄罗斯就算把乌克兰本土的工业炸得没法生产,也断不了对方的装备补给,自然没法改变对峙的局面。 所以你就看,只要西方那边的援助稍微有点停滞的苗头——比如哪个国家犹豫要不要再给坦克,或者援助款项拖了几天没到,泽连斯基就忍不住出来怒骂。不是他脾气急躁,是真的慌啊。 手里的家伙全靠别人给,一旦断了供,前线的士兵手里没武器,阵地守不住,好不容易撑住的防线可能就崩了,这仗还怎么打?他对着媒体发火,其实也是在给西方施压,怕人家真的停了援助,自己这边就没了底气。 现在俄罗斯算是真切感受到了这种困境:明明自己有能力摧毁乌克兰的本土作战基础,可对方背后有整个北约在“兜底”,等于在跟乌克兰打,其实也是在跟北约的补给能力耗。 当初想的是速战速决,结果变成了拼消耗的持久战,前线士兵熬着,国内的军备生产也得跟着连轴转,可对峙的局面还是没见着拐点。这仗打到现在,俄罗斯才慢慢摸清,光靠炸本土设施没用,只要北约的援助不停,乌克兰就有“续命”的资本,想彻底打破对峙,比当初想的要难得多。 谁能想到一开始的预期和现实差这么多?本以为是短平快的局面,结果陷进了消耗战的泥潭,俄罗斯空有大规模空袭的能力,却没发现在北约的援助下,乌克兰早已经不是靠自己打仗了。 现在这僵局,与其说俄罗斯在跟乌克兰对峙,不如说在跟背后的北约比耐力,这烂仗想收场,还真得等哪一方先撑不住——可眼下看,不管是俄罗斯想尽快结束,还是乌克兰想靠援助继续耗,都没那么容易。
普京已经发现,俄罗斯虽然可以大规模空袭乌克兰所有的军事目标,工业基地,但是最后根
清风浅笑薄凉
2025-09-22 17:29: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