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突然宣布了! 9月25日,菲律宾农业部长劳雷尔宣布将原定60天的大米进口禁令延长时间,并提高进口关税,从15%提高到35%。 又一次封闭大米进口,农民和穷人都要遭殃。 农民希望收购价提高,农民也希望能卖个好价钱,但农民希望的价格和实际价格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马科斯总统希望将稻谷农场价格提升到每公斤16至17比索。现实却残酷得多,菲律宾农业产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当前一些地区的农场交货价格仅为每公斤10至12比索,最低甚至达到每公斤8比索。这个价格比农民每公斤12-14比索的生产成本低了40%。 农业部长劳雷尔拒绝透露禁令具体延长期限。他认为提前公布细节可能促使贸易商在政策出台前进行“对冲”。最终方案预计10月中旬或之后公布。政府还在评估将大米进口关税从15%恢复至35%的可能性。 菲律宾大米市场正承受三重压力。国际供应充裕,印度解除出口禁令加剧全球过剩。菲律宾本土稻米产量却创下908万吨历史新高。私人贸易商趁机压价,农民每售出一公斤稻谷就亏损4比索。 去年7月政府曾将关税从35%降至15%以抑制米价。如今政策急转弯凸显了平衡消费者利益与农民生计的两难。低廉米价让城市居民受益却牺牲农民,高米价则反转这一局面。 泰国5%破碎率白米离岸价已跌至每吨468美元。越南同规格大米价格也降至每吨462美元。泰国越南出口商不得不转向非洲与孟加拉市场。 菲律宾农业占GDP约10%,全国近四分之一劳动力依赖农业。频繁台风袭击导致稻米产量不稳定。历史遗留的土地所有权问题制约着生产效率提升。 农业协会自由农民联合会质疑60天暂停期效果。他们担心进口商可能在9月1日前已囤积大量库存。该协会强调只有提高关税才能真正保护农民。 经济团队正在评估关税调整对通胀的影响。以现行15%关税率计算,每公斤大米进口成本约增加0.4比索。若恢复35%,涨幅可能超过1比索/公斤。 菲律宾曾是全球最大的大米进口国,年进口量高达468万吨。这一政策转变将重塑全球大米贸易格局。泰国越南出口商需要重新寻找市场,非洲买家出价却比菲律宾低20美元一吨。 本土农民在丰收季节面临价格暴跌。大量廉价进口大米充斥市场,导致本土稻米价格持续跳水。马科斯总统在访问印度期间与内阁紧急磋商后作出暂停进口决定。 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益间寻找平衡点。这项决策不仅关乎经济,更涉及社会稳定性。如何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保障农民收入,成为政府面临的长期挑战。 菲律宾农业部曾提议分阶段将关税提升至25%。这个建议因当前进口禁令而被暂时搁置。未来政策调整将取决于国内市场价格变化和农民收入状况。 全球粮食供应链高度互联,任何国家的政策变动都会产生连锁反应。菲律宾的限制进口措施可能引发其他粮食进口国的关注。国际米价走势将影响各国粮食安全战略调整。若爆发核战争,我们该怎么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菲律宾突然宣布了! 9月25日,菲律宾农业部长劳雷尔宣布将原定60天的大米进口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09-26 13:49:16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