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死,妻子大乔要以死殉情,但被弟弟孙权拦下了。 孙权拦下大乔,绝非单纯的手足情深,而是基于江东基业的现实考量。 当时孙策遇刺身亡,年仅26岁,其子孙绍尚在襁褓之中。作为继承人的孙权年仅18岁,地位尚不稳固。江东集团内部既有张昭、周瑜等元老重臣,又有地方士族势力虎视眈眈,外部还面临曹操、刘表等强敌的威胁。 大乔作为孙策的遗孀,若殉情而死,不仅会让孙家颜面受损,更可能引发人心动荡。孙权深知,此时需要的是稳定而非节烈。他一方面以"照顾幼侄孙绍"为由劝阻大乔,另一方面迅速联合周瑜、张昭等核心力量,巩固权力。 事实上,大乔此后并未再嫁,而是与幼子孙绍一起被安置在吴郡,过着相对低调的生活。孙权此举,既保全了兄长的家人,也为自己赢得了"仁厚"的声誉,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因家事引发的政治危机,为后来建立东吴政权奠定了基础。这一事件也从侧面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治利益往往凌驾于个人情感之上的现实。
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死,妻子大乔要以死殉情,但被弟弟孙权拦下了。 孙权拦下大乔
古往趣话社
2025-09-27 12:27: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