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高市早苗赢了,极右翼当选新首相,已亮明对华态度。 当地时间10月4日下

士气沉沉 2025-10-05 15:50:50

[微风]高市早苗赢了,极右翼当选新首相,已亮明对华态度。 当地时间10月4日下午,日本执政党自民党总裁选举结果揭晓,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在第二轮投票中胜出,成为自民党第29任总裁,并即将接任首相之职。 这一结果不仅标志着日本诞生首位女性首相,更意味着其政治风向的显著右转。高市早苗以极右翼立场著称,她的当选引发国内外对日本未来政策走向的深切关注。 高市早苗的政治生涯充满戏剧性。她1961年出生于奈良县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丰田公司职员,母亲为警察,与日本政坛常见的“世袭”背景截然不同。 青年时期她曾热衷摇滚乐,在重金属乐队担任鼓手,崇拜撒切尔夫人,展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1984年从神户大学法学部毕业后,她进入松下政经塾深造,后赴美工作,最终于1993年首次当选众议院议员。 在安倍晋三的提携下,她迅速崛起,2006年首次入阁,2014年成为日本首位女性总务大臣,并创下该职位最长在任纪录。因其政策主张与安倍高度一致,她被贴上“女版安倍”的标签。 高市早苗的极右翼立场贯穿其政治生涯。她几乎每年参拜靖国神社,包括202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当天。在历史问题上,她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史实,宣称“被审判的战犯在刑罚执行完毕后就不再是罪人”。 军事领域,她主张修宪赋予自卫队宣战权,推动防卫预算大幅增加,并提出“自卫队是日本安全核心,美军仅为辅助”的“自主安保”理念。 竞选期间,她进一步提出五大政策纲领:废除汽油暂定税率以应对物价上涨;推动政治资金透明化;建立首都功能备份体系;修改宪法保护父系皇统;强化外国人限制措施,包括制定《间谍防止法》和限制外国土地购置。这些主张被日媒批评为“清一色保守和近乎排外”。 经济政策上,高市早苗延续“安倍经济学”路线,主张通过大规模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提振经济。她提出将食品消费税从8%降至零,并设计“附带补贴的税额扣除”制度,直接补贴受通胀冲击的家庭。 然而,其政策存在明显矛盾:一方面承诺扩大发债投资半导体和能源领域,另一方面却缺乏解决日本结构性经济问题的方案。市场普遍预期她的胜选将推高政府支出,短期利好股市,但长期可能加剧财政压力。 对华态度的矛盾性成为焦点。高市早苗长期以强硬反华立场闻名,曾宣称“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支持在西南诸岛部署导弹,并推动对华“经济脱钩”。但竞选期间,她突然释放缓和信号,表示“日本需要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 这一转变被解读为策略性调整:一方面需回应经济界诉求——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3083亿美元,汽车、电子产业对华依赖度高;另一方面试图吸引中间选民,淡化极端形象。分析认为,其表态本质是“政治作秀”,旨在平衡右翼基本盘与务实派需求。 高市早苗的胜选折射出日本乃至全球政治右倾化的深层趋势。近年来,受经济复苏乏力、难民危机及能源问题冲击,极右翼势力在多国崛起:德国选择党成为议会第二大党,法国国民联盟得票率翻倍,意大利兄弟党已执政。 这些政党普遍利用民粹主义、排外情绪和反精英话语,将经济困境归咎于全球化与移民。日本亦不例外,自民党因政治资金丑闻支持率暴跌,高市早苗以“改变者”姿态迎合民众对现状的不满。 其竞选现场播放80年代劲歌《一夜成名》,身后横幅写着“加油,早苗!”,正是这种民粹动员的缩影。 然而,极右翼执政面临严峻挑战。德国选择党虽支持率飙升,但因“违反宪法”被主流政党联手孤立,组阁无望。高市早苗同样需平衡党内派系:她所属的安倍派势力已弱化,而经济界担忧其激进政策损害商业利益。 在修宪等核心议题上,她需争取三分之二国会支持,难度极大。外交层面,其历史观和军事主张可能激化与中韩矛盾,而“自主安保”言论亦考验日美同盟。 高市早苗的当选是日本政治史上的分水岭。作为首位女性首相,她打破了政坛性别天花板;但作为极右翼代表,其政策可能加剧社会撕裂与外交风险。 日本未来走向,取决于她能否在激进理想与现实约束间找到平衡,而这一过程将深刻影响亚太格局。

0 阅读:0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