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甘肃一男孩上课从来不听讲,天天熬夜打游戏,然而高考却考出了690的高

小怪兽说热点 2025-10-06 16:07:18

2016年,甘肃一男孩上课从来不听讲,天天熬夜打游戏,然而高考却考出了690的高分,还被北大录取,他到底有什么诀窍?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听到这事儿,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天才”或者“运气好”。但当你了解胡明源的故事后,会发现他的成功背后藏着一套独特的“生存法则”。 这个来自甘肃兰州的男生,高考成绩公布时正在网吧打游戏,电话那头父亲火急火燎地喊他回家。一进门,屋里坐满了学校领导,父亲劈头就问:你语文怎么才考了108分? 在老师同学眼里,胡明源绝对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语文课上他经常打瞌睡,作业写得龙飞凤舞,偶尔还交空白卷子。 班级排名像坐过山车,从名列前茅到几十名开外。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不靠谱”的学生,高考数学拿了147分,理综290分,英语145分,总分690分成为甘肃省理科状元。 他的秘密首先在于把学习当成游戏通关,别人刷题他琢磨规律,比如数学老师布置20道难题,他并不埋头苦算,而是先吃透前三题的底层逻辑,再用三种解法横扫所有题目。 这种思路源自他小学时迷上的围棋,黑白棋子间练就的全局观,让他习惯在复杂问题里寻找“关键一步”。 初中时胡明源沉迷CS和跑跑卡丁车,经常偷溜去网吧。父母一开始又打又骂,甚至用皮带把他绑在书桌旁,但效果适得其反。 后来父亲转变策略,和他谈判约定:每周玩两次,每次一小时,到点必须下线。这种看似妥协的管理,反而培养出胡明源精准的时间观念。 打游戏时他计算怪物刷新时间,学习时也能高效规划每个知识点的攻克节奏。 更关键的是,他拥有瞬间进入“心流”状态的能力。一旦投入数学竞赛题,他能熬到半夜推导公式;而在高考前三个月,他突然把年级排名稳定在前十,靠的不是熬夜刷题,而是把精力像激光一样聚焦在薄弱环节。 胡明源从不强迫自己全面发展,语文成绩长期徘徊在及格线,他坦然接受:北大数学系又不看语文成绩。 他把精力倾注在真正热爱的数学上,高二时拿下全国奥林匹克竞赛银牌,这成为他冲击北大的重要筹码。 甚至高考当天,他依然保持平常心。考完数学后,有同学抱怨题目太难,他轻描淡写地说:我觉得还挺简单。 这种举重若轻的态度,源于他早已把数学内化成一种思维习惯,就像职业玩家熟悉游戏规则一样,他吃透了每门学科的“底层代码”。 胡明源的故事让人想起那句话:规矩是给守规矩的人准备的。他颠覆了“好学生必须埋头苦读”的刻板印象,证明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比盲目遵循传统路径更重要。 如今他在北大继续探索数学的浩瀚世界,而那段“学渣逆袭”的传奇,依然提醒着人们: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通关秘籍。 信息来源: 央广网《甘肃高考理科状元:从年级百名逆袭第一》

0 阅读:45
小怪兽说热点

小怪兽说热点

小怪兽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