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美国游客涌入中国,回国后坦言:客观对比,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最近这一个月,美国游客往中国跑的架势,真是肉眼可见的猛,截至9月17号,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74万张,美国妥妥的是热门客源国。 好些人刚落地就发视频说“来对了”,等回国后更是忍不住感叹中国的先进便捷。 刚下飞机过海关,差距就先露了脸,中国的自助通关机器扫一下护照、录个指纹,30秒就能搞定,连行李都能走智能查验通道,根本不用排长队。 可在美国,海关检查动辄就得耗上半小时,问完行程问职业,行李翻得乱七八糟,有游客吐槽“感觉像被审犯人”。 更绝的是交通,从北京首都机场出来坐地铁,扫码就能进站,车厢里又新又干净,40分钟直达市区。 反观纽约的肯尼迪机场,地铁又老又破,轨道上全是垃圾,还动不动就延误,从机场到曼哈顿花的时间,比跨洋航班还让人闹心。 有个洛杉矶来的游客,自称去过中国40多个城市,回国后更是在社交平台直言:“美国最近不是进步慢,简直是在倒退,每次来中国都能看到新变化,这差距太明显了。” 交通基建的对比更是扎心,美国这边9月才爆出新闻,特朗普政府把芝加哥两个地铁改造项目的21亿美元资金给停了。 理由说得冠冕堂皇,实则是拿基建当政治筹码——之前纽约180亿的第二大道地铁,和哈得孙隧道项目也被冻结,能源部近80亿的气候项目说砍就砍,全看哪个州在选举中支持自己的政党。 结果美国的公共交通成了笑话,纽约地铁里老鼠乱窜,信号系统还是上世纪的老古董,一趟车能晚点俩小时,芝加哥的红线地铁车厢锈迹斑斑,站台连屏蔽门都没有,安全隐患一大堆。 再看中国,高铁网络四通八达,从北京到上海4个多小时准点到达,座位比美国飞机头等舱还宽敞,连贵州、云南这些山区都通了高铁,时速350公里稳得像平地开车。 9月中旬还有美国游客,体验了广州的APM线,全程无人驾驶,站台自动屏蔽门精准对接,忍不住拍视频感慨:“这才是21世纪该有的交通。” 两国在民生方面的细节才更见真章,美国劳工统计局,9月13号发布的数据狠狠打了脸: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涨2.9%,创今年1月以来最高,食品价格单月飙0.6%,是近三年最大涨幅,速溶咖啡、番茄、机票价格全在涨,普通家庭买菜都得精打细算。 可在中国,超市里的菜价常年稳定,北京新发地的蔬菜批发价波动从没超过10%,快递上午寄下午到,就算是偏远县城,三天内也能收到包裹。 更别提移动支付,在美国出门得揣着信用卡、现金,找零还得一堆硬币;在中国一部手机走天下,买早点、坐公交、交水电费全能扫码,连路边卖水果的大爷都挂着收款码,有游客开玩笑说“来中国俩礼拜,钱包都发霉了”。 这些便利不是天上掉的,是中国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反观美国,连移动支付普及都得受银行利益掣肘,光喊口号不办事,差距自然越拉越大。 最让美国游客感慨的还是安全,这可不是主观感受,全有现实支撑。 有游客刚到上海就说,起初听美国媒体说中国街道不干净,来了才发现比纽约、洛杉矶整洁多了,晚上10点在南京路逛街,人流密集却秩序井然,根本不用攥紧包担心被偷。 这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治安差距:在美国,盖洛普之前的调查就显示,只有71%的人觉得晚上独自夜行安全,女性更是只有58%,性别差距高达26个百分点,芝加哥、底特律等城市晚上8点后好多街区都没人敢去。 而中国这边,凌晨1点坐地铁都有安全员巡逻,街道上的监控全覆盖,警察出警速度快得很,有游客忘带钱包在路边求助,民警十分钟就赶到帮忙联系酒店,这种踏实感,在美国根本体会不到。 中美差距之所以这么明显,根本不是中国突然“超车”,是美国自己把路走歪了。 美国把基建资金当政治博弈的工具,党派之争闹得项目停滞,民生投入全看选票,哪管老百姓方便不方便。 中国则是实打实搞发展,高铁修到山区,支付系统普及到基层,安全防控做到实处,每一步都踩在老百姓的需求上。 那些从中国回去的美国游客说的都是实话,是因为眼睛骗不了人,体验骗不了人——在美国,基建资金被拿来搞政治斗争。 在中国,真金白银投进了让生活更便利的地方;在美国,通胀压得人喘不过气;在中国,物价稳、办事顺、出门安心。 目前航旅纵横的数据还在涨,国庆期间美国游客入境量还在往上飙,这些亲身经历过的人,早把“中国比美国强”的真相传开了。 美国要是还沉浸在“老大”的幻觉里,不解决自己的政治内耗、基建老化、民生短板,只会被拉得越来越远。 毕竟强不强不是喊出来的,是通关速度、是高铁准点率、是菜价稳定度、是深夜街头的安全感堆出来的,这些从中国回去的美国游客,算是把这点说透了。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大批美国游客涌入中国,回国后坦言:客观对比,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阅读前请点个赞
柳淮蕊
2025-10-07 00:50:53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