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的选举,少奇同志获得1156票,仅差一票隆重当选。众人都向他道贺,他却全程“黑脸”。难道他在为这一票而耿耿于怀吗? 刘少奇这人,从小在湖南宁乡一个农家出生,1898年的事儿。那时候农村苦,家里靠种地过日子,他排行老大,从小帮着干农活。1916年考上长沙师范,学校里学堂气儿正浓,五四运动一闹,他跟着学生上街,喊口号,脑子里开始琢磨国家怎么救。1920年去北京勤工俭学,接触李大钊那些人,马克思主义一下子就扎根了。次年回长沙,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很快就转正成党员。 说起来,他这起步就实打实,从工人运动干起。 1922年,安源路矿那场大罢工,他带头组织,数万矿工停工47天,逼着资方让步。这不光是闹事儿,还建工会,护工人权益。他当时就成了工会头儿,跑前跑后协调。1924年去苏联东方大学念书,系统学列宁主义,回来后在北京搞铁路工人运动,化名刘湘,建秘密支部,宣传党的事儿。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转地下,在上海领总工会,白色恐怖下,他换名儿转移文件,保同志安全。东北那几年,1931年建党组织,风里来雪里去,敲门拉人入党。 1932年回中央苏区,当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在窑洞里批报告,烛光拉长影子。抗日一打响,他去华北,开辟根据地,当北方局书记,指挥部队建冀鲁豫边区,动员老百姓支前。延安整风时,他帮着起草文件,推动党内教育。1945年,毛主席去重庆谈,他代理中央,在延安管军政,处理大事儿。解放战争,他领华北党政军,指挥石家庄战役,地图上圈进攻线。 新中国一成立,1949年,他当副主席,抓经济恢复和土改,田里转悠看庄稼。 1954年一届人大,他选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继续帮着建国。1956年八大,他报告改党章,强调集体领导。到1959年,他资历老,经验足,早从延安起就代理过工作。毛主席那几年说要卸任国家主席,理由是应酬杂事太多,想多想想国计民生。 党内本有让朱德接的打算,朱德自己觉得不合适,写信荐刘少奇。刘少奇也靠谱,从没让人失望。 说起那场选举,1959年4月27日,二届人大一会在北京开,怀仁堂里代表们投国家主席。总票1157,刘少奇得1156,就差一票。宣布结果时,掌声响成一片,大家上前握手恭喜,他却脸拉得老长,没半点喜色。 这神态让不少人纳闷,是不是为那票窝火?其实他心里门儿清,那票就是他自己投的,给了朱德。朱德资历深,他觉得也合适。选举前,党内讨论过人选,他坚持原则,笔下写朱德名。 这事儿多年后,王光美才说出来。她讲,那天回家,他抽烟盯着中国地图想事儿,表情严肃,就因为从辅助变全面扛责,国家事儿重,他清楚分量。 不是耿耿于怀那一票,而是肩上担子实打实压下来。从延安代理,到华北领军,他一直帮衬,现在独当一面,得管内政外交、经济民生。选举这关,标志他生涯新页,责任从分担变独挑。 就任主席后,刘少奇抓起手头活儿,主持会议协调事务,推动工业农业。1959年下半年,他视察工业基地,火车上过平原,看工厂烟囱,推动钢铁产量上台阶。农业合作化,他指导分种子,确保粮食增。1960年,国民经济调整,他批电报讨论措施,恢复农业基础。 次年出访东南亚,握手谈合作,记条款回国。 人大常委会会议,他宣读议案,安排立法。基层调研,他走访农户,捧土看肥力,早起读报晚批文件。 王光美回忆,那严肃脸源于责任加重,从帮手到领头,国家繁杂,他一步步履职。这选举不光是票数事儿,还显出他一贯作风,坚持原则,担当到底。
1959年9月的选举,少奇同志获得1156票,仅差一票隆重当选。众人都向他道贺,
纯纯的妹妹
2025-10-07 00:55:42
0
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