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个K签证的消息,我差点笑出声。 不是笑签证政策,是笑这事儿里绕不开的拧

星星不吃瓜 2025-10-07 12:16:30

看到那个K签证的消息,我差点笑出声。 不是笑签证政策,是笑这事儿里绕不开的拧巴—— 咱们常说清北复交顶尖生拼了命往外跑,可2024届清华毕业生出国比例才9.6%,本科生18.4%,比近十年平均还低1个百分点。清北近五年更稳,出国比例都在16%左右,没网传的那么夸张。然后咱们伸长脖子引“高人”,可全球顶尖科学家,欧美待着舒服,凭啥来?图食堂伙食? 我在美国那几年,见得最多的是半夜三点改bug的中国工程师——硅谷计算机行业里,华人占比超两成,可这些人里,80%是去深造的,不是直接拿绿卡。比如清华2024届出国的,大多是读研究生,读完回来的占比逐年升——清华校友总会数据显示,填了所在地的毕业生里,近8成在国内。 为啥大家觉得顶尖生都跑了? ①网络传言放大了比例,把18.4%的本科生出国说成“拼了命”,忽略了9成多留在国内的; ②混淆了“出国深造”和“润出去”,很多人是去学本事,不是不回来; ③盯着“跑了的”,没看见“留下的”——清北毕业生里,留在国内就业的占80%以上。 其实拧巴的不是人跑不跑,是咱们的认知偏差——总觉得“外面的香”,可自家孩子没想象中那么想走。比如2024届清华硕士生出国比例才5%,比本科生低一大截,因为他们更清楚国内的机会:互联网、科研、企业,岗位不比欧美少,薪资近年也追上来了。那些半夜改bug的,回国后成了AI算法工程师、芯片设计师,比“善于表达”的管理者有用多了。 有网友说“中国发展靠的是留在国内的人才,不是润出去的”,这话扎心但真实——比如2024届清华9成多在国内,这些人是高铁信号系统、5G基站、大模型里的螺丝钉,没他们,咱们的科技咋进步? 要我说,与其花大价钱请“高人”,不如先把自家“真佛”伺候好——给科研人员多放点经费,给工程师少点PPT考核,让勤勤恳恳做事的人有奔头,比啥都强。 你觉得咱们该怎么留人才?

0 阅读:53
星星不吃瓜

星星不吃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