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已走到生命尽头的张学良,同郭松龄的孙子郭泰来,一张温馨的合影,祖孙两人虽然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他们是那样的亲切,郭泰来也成了张学良会见的最后一个大陆朋友,两个月后他与世长辞。 说起张学良和郭松龄那层关系啊,真得用“亦师亦友”四个字精准概括,张学良自己都曾坦言“我就是郭茂宸,郭茂宸就是我”,这份情谊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格外难得。 郭松龄打年轻时候起就特有抱负,这人不抽烟不喝酒,更不沾那些声色犬马的勾当,一门心思扑在正事上。早在清末他就加入了同盟会,跟着孙中山闹革命,还在广州韶关的讲武堂教过书,满心都想改造国家。 可无奈时运不济,护法运动败得惨烈,他只好灰溜溜回了东北,一身本事没处施展,只能在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当个普通的战术教官,那阵子真是憋屈坏了。 现在回头看,他和张学良的相遇纯属命运馈赠。当时张学良在讲武堂,一眼就看中了郭松龄的真才实学,俩人聊起军政理想那叫一个投机。要是没这茬儿,郭松龄这辈子估计就埋在讲武堂的课桌堆里了,哪有后来的风光。 张学良立马向老爹张作霖举荐他,虽说老张一开始对这个“革命党”出身的人不放心,但架不住儿子力挺,最终让郭松龄当了卫队旅的参谋长。 郭松龄也确实争气,直皖战争时带着一个团就击溃了皖军两个旅,第一次直奉大战奉军全线溃败,唯独他守着山海关挡住了追兵,第二次直奉战争更是在石门寨、黑山窑一带身先士卒,缴获了两百多门大炮,妥妥的奉军功臣。 可问题也跟着来了,郭松龄在奉系没啥根基,自然成了杨宇霆、姜登选那些“元老派”的眼中钉。这俩人嫉贤妒能得厉害,处处给郭松龄使绊子,第二次直奉战争后论功行赏,本该到手的安徽督办职位也被他们搅黄了。 更让郭松龄没法忍的是,他在日本观操时,意外得知张作霖要靠出卖国家利益、承认“二十一条”换日本军火,这彻底触碰了他的底线,当场就放话“张作霖若打国民军,我就打他”。 1925年11月,郭松龄在滦州仓促起兵反奉,虽说一开始势如破竹,可架不住张作霖勾连日本关东军,最后兵败被俘,没过几天就被处决了,下场那叫一个惨。 他死了之后,张学良的心情别提多复杂了,又痛心又懊悔,晚年还念叨是自己“一念之私”没阻止这场祸事。 郭松龄没亲生儿女,张学良特意把他的侄儿郭鸿志过继过来当嗣子,好歹让死去的郭松龄能“续上香火”。而郭鸿志后来生了个儿子叫郭泰来,算是把这一脉给传了下去。
2001年,已走到生命尽头的张学良,同郭松龄的孙子郭泰来,一张温馨的合影,祖孙两
小小历史查询
2025-10-07 20:45:07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