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明牌了?我们可能要做好全面脱钩的准备。也不仅仅是中国要与美国脱钩,美国也在时刻准备着与中国脱钩,因为美国也不想受到中国的制约! 从2022年起,美国针对中国的高端芯片出口管制持续升级,到2023年10月和2024年12月进一步收紧,不仅涵盖先进人工智能芯片,还扩展到生产设备和技术转移。这些措施要求盟国如荷兰和韩国同步实施,旨在限制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进展。2022年8月签署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提供520亿美元补贴,同时禁止受资助企业十年内在华投资先进制程工厂。这项法案影响了全球半导体巨头,推动它们调整在华布局。数据显示,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已从早年低位升至35%以上,预计2025年将突破50%。美国决策者通过这些政策,试图维持在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避免技术扩散带来的潜在风险。 美国推动供应链重组,强调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苹果公司将部分手机组装转移到墨西哥和越南,2024年越南工厂产能占比显著增加。耐克也加速将生产订单转向东南亚,2025年上半年计划进一步扩大在这些地区的供应链规模。这些转移旨在分散风险,但实际执行中面临工人技能不足和基础设施落后问题。2024年,美国支持的芯片封装测试项目仅实现预期产能的30%,良率远低于中国标准。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的努力也进展缓慢,原计划吸引50家半导体企业建厂,最终仅12家落地,企业反馈脱离中国配套体系导致运营成本上升。 中国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应对外部压力,该协定覆盖全球最大贸易区,促进成员国间贸易增长。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超过9000亿美元,部分对冲了脱钩影响。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北方华创覆盖刻蚀和薄膜沉积设备全品类,在中芯国际和长江存储的市场占有率超过20%。2025年上半年,其订单增长80%,产能排期已至明年。中微半导体5nm刻蚀机进入台积电产线,全球市占率从5%升至15%。射频电源领域,国产产品精度达±0.1%,国产化率达60%。这些进展显示,中国在关键技术上逐步缩小差距。 中国采取针对性反制措施,对美国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利用占全球35%的市场份额施压本土企业订单增加。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推进,可能面临98亿元罚款。稀土出口管制成为重要杠杆,2025年4月,中国限制七种稀土元素出口,影响美国军工和汽车产业。美国试图通过澳大利亚发展替代,但加工体系需数十年构建,无法短期实现。全球供应链紧密交织,脱钩并非易事,美国企业如高通和英特尔联名上书要求豁免出口限制,ASML警告政策将影响2026年增长。 2024年前11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20.3%。这一数据反映出产业韧性,尽管短期面临阵痛,但长期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向50%迈进,2027年央企国企将完成信创替代。这些变化加速了原需十年以上的进程。脱钩风波促使中国补齐短板,扎牢产业基础,避免外部制约。
为什么有好多人不愿意承认美国的衰弱?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