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1年,时任德国总理的默克尔就看出了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火药味不对劲。

文史资鉴堂 2025-10-08 17:03:48

早在 2021 年,时任德国总理的默克尔就看出了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火药味不对劲。那会儿北约东扩的步子越迈越近,俄罗斯西边的安全空间被挤得快没了,两边的猜忌跟堆柴火似的,就差一点火星子。   默克尔心里门儿清,俄罗斯是欧洲搬不走的邻居,真闹僵了谁都没好处,尤其是德国,一半以上的天然气都得从俄罗斯买,真断了供应,老百姓冬天取暖都成问题。   所以她琢磨着建个新对话机制,让欧盟和普京能坐下来好好聊,把彼此的顾虑说开,别真走到撕破脸的地步。   那会儿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跟她想到一块儿去了,总说欧洲得有战略自主,不能光跟着美国喊口号,得自己跟俄罗斯搭沟通的桥。   可这事儿刚冒头,就被波兰和波罗的海那几个国家给搅黄了。立陶宛总统直接放话,说这想法跟试图与熊接触以保证一罐蜂蜜的安全一样傻,明摆着就是不待见俄罗斯。这些国家为啥这么硬气?   一是历史恩怨太深,当年苏联时期的阴影搁谁身上都怕,总觉得俄罗斯迟早要找麻烦;二是背后有美国撑腰,北约在他们那儿堆了不少武器,觉得有靠山就不用跟俄罗斯低头。   波兰更是把对俄强硬当成了政治正确,不管啥事儿都得跟俄罗斯对着干,压根儿不想给对话留一点余地。欧盟内部一分裂,这对话机制自然就黄了。   要知道那会儿欧洲的局面已经很紧张了,2021 年底俄罗斯特意给西方递了谈判建议,想聊聊北约东扩的红线问题,结果压根没人认真搭理人家。没了沟通的渠道,两边的误会就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俄罗斯觉得西方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安全诉求,再退让就得被压垮;波兰那些国家则天天喊着俄罗斯要入侵,逼着欧盟加码对俄制裁。   默克尔夹在中间难受得很,一边要扛着美国的压力保北溪 - 2管道 —— 这管道能给德国解决三分之一的天然气供应,2021 年都建完了却迟迟不能通气,德国的天然气储备都跌到历史最低了。   一边还要劝波兰他们别把路走死,可那些国家根本不买账。就这样,讲道理的路彻底被堵死了。2022 年初,俄乌冲突还是爆了,炮火一响,之前所有的对话可能都成了空话。   后来默克尔卸任了,有人说德国从此少了个能跟俄罗斯说上话的关键人物。直到 2024 年,她接受采访还在说,俄乌冲突根本没有单纯的军事解决方案,当初要是能把对话机制建起来,说不定能避免这场灾难。   这事儿说到底就是这么个理儿:国际上的道理从来不是靠嘴说的,得有能让对方坐下来听的资本,要么是实力够硬,要么是能捏住对方的要害。   默克尔当年想靠讲道理维稳,可架不住欧盟内部有人拆台,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压服反对声音,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矛盾升级。   等到炮火真的开了,那些当初喊着不用对话的国家才发现,欧洲的能源价格涨上天,难民潮涌过来,最后买单的还是自己。   现在再回头看,要是 2021 年波兰他们能少点情绪化,给默克尔的对话机制一个机会,说不定俄乌边境的那些重兵就能撤了,北溪 - 2也能顺利用上,欧洲不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可现实就是没那么多要是,你不肯坐下来听道理,那最后就只能等着枪声说话 —— 这大概就是国际社会最无奈也最真实的规矩。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