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当中国工程师“遇到”美国会计师】#当中国工程师遇到美国会计师#香港“亚

环球网 2025-10-09 11:30:09

【港媒:当中国工程师“遇到”美国会计师】#当中国工程师遇到美国会计师#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10月7日文章,原题:中国工程师对美国会计师,实力较量 副题:21世纪的实力衡量标准不再是财务表格,而是硅片与钢铁 在纽约交易所大厅里,屏幕上行情代码闪烁跳动,受咖啡因和野心刺激的交易员们为哪怕是微小的利润率欢呼雀跃。这里的价值抽象而短暂——闪烁的股价、季度业绩指引、算法的下一次动作。半个地球之外,新建的秘鲁超级港口钱凯港正以钢铁与混凝土铸就另一种价值。巨型钢制吊臂如长颈鹿般将集装箱吊装至待运船舶,开辟出直通亚洲的新贸易动脉。这座耗资数十亿美元的港口无需为季度财报焦虑。它改写了地理版图,为一代人提供了资源保障,将一个国家的存在镌刻进大陆的土壤。

这两幅景象不仅外观截然不同,还代表着21世纪两种竞争性的权力哲学。一边是美国的会计师们:痴迷于流动性、风险规避和短期回报的即时满足。另一边是中国的工程师们:条理分明、放眼长远,着眼数十年后的回报。这才是真正的全球权力角逐,一场无声却无情的思维模式之争。而此刻,版图正在倾斜。

这是个沉溺于财富报表的国度。数十年来,美国资本主义始终遵循一个信条:最大化股东价值。实践中,这已演变为对短期指标近乎病态的执念。既然股票回购就能立即满足华尔街的期望并抬高高管薪酬,为何还要冒险投资十年期新工厂或进行基础研究呢?数据令人震惊。仅2023年,标普500指数公司就投入逾8000亿美元用于股票回购。

这绝非抽象经济概念。美国俄亥俄州一名机械师的故事便是明证:他忠诚服务30年,却目睹工厂关门——只因利润未能满足对冲基金的胃口。熟悉钢铁锻造的双手竟不如财务表格上的数字有价值;他所在社区的未来沦为股价之战的牺牲品。正如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所言,“数十年来,我们将消费和金融服务置于生产制造之上……偏离核心领域”。(美国的)会计师世界观已不足以应对大国竞争时代。

这是个一砖一瓦地建设世界的国家。北京的行事模式完全不同。他们的世界观由五年规划而非季度收益所塑造。他们的主要工具并非金融,而是实打实的港口、铁路、5G网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这一构想的宏大体现,创造了一个以北京为核心的新全球循环系统。

对埃塞俄比亚农村一位咖啡种植户而言,通往吉布提的新电气化铁路并非地缘政治棋局,而是希望的旋律。这意味着她的咖啡豆不再烂在被冲毁的土路上,而是完好地抵达全球市场,为家庭未来提供保障。

这些项目的意义远不止于混凝土。通过在新贸易通道沿线铺设光纤电缆和数据中心,中国正同步构建21世纪的数字基架。从中巴经济走廊到在刚果(金)钴矿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中国)工程师的逻辑无可辩驳:掌控贸易的实体与数字动脉,便能主导全球权力的流向。

全球秩序正从抽象的金融世界转向实体资产的现实世界。在这个以韧性供应链、关键矿产为特征的时代,建设型国家拥有决定性优势。美国与中国的竞争不会仅在华尔街的交易大厅中进行,胜负将决定于21世纪的工厂、实验室和建筑工地。总之,21世纪的实力不再以财务表格衡量,而是取决于硅片与钢铁。这场竞赛已然开启。(作者阿米尔雷扎·埃塔西,乔恒译)

0 阅读:98
环球网

环球网

环球网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