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前,病重的皇帝拉着弟弟的手道:“皇位给你,不要动你嫂嫂和侄子!”弟弟对天发誓

炎左吖吖 2025-10-10 11:49:22

临死前,病重的皇帝拉着弟弟的手道:“皇位给你,不要动你嫂嫂和侄子!”弟弟对天发誓道:“放心,我不会动他们分毫的。” 公元 561 年,在北齐皇宫的病榻前,病重的孝昭帝高演,为保年幼儿子性命,选择将皇位传给弟弟高湛。 可他千算万算,终究没能躲过这命中注定的悲剧。 高演能坐上皇位,本就不光彩。 几年前,他废黜了侄子高殷的帝位,不久后高殷便惨遭杀害。 这段经历始终让高演难受,甚至心神不宁。 如今,自己病重将亡,面对年仅六岁的儿子高百年,他陷入了两难。 若传位给儿子,高百年年幼,根本无法承担国家重任,极有可能重蹈高殷的覆辙。 若传位给弟弟高湛,或许能凭借兄弟情分,换得儿子一条生路。 正所谓 “两害相权取其轻”,高演最终选择了后者。 他在病床上虚弱的拉着高湛的手,开始了嘱托。 “我走后,你万万不要伤害高百年和皇嫂李祖娥。” 高湛当场对天发誓会遵守承诺,可这誓言在权力的诱惑面前,终究成了一纸空文。 高演在位时间虽短,却也并非毫无作为。 他比较重视农业生产,曾多次亲自视察农田,关心粮食收成,希望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为北齐的稳定尽一份力。 但他篡位的政治污点始终无法抹去,也正是这份愧疚与担忧,促使他做出传位给高湛的决定。 他以为按照当时的政治惯例,自己主动让贤,高湛总得念及兄弟情分,给高百年留条活路。 可他忘了,在皇室权力的争夺中,“人心隔肚皮”。 那些所谓的惯例和承诺,往往不堪一击。 高湛登基后,很快便露出了真面目。 仅仅数日,他就以验证笔迹为由,将高百年召入宫中。 在玄都苑凉风堂,高湛让高百年写下 “敕” 字,对比是否与文宣帝高洋的笔迹相似,随后便以莫须有的罪名,下令处死高百年。 其实,高百年在离开母亲时,就隐约察觉到了危险。 他割下腰带上的玉玦留给妃子斛律氏,仿佛是在提前告别。 高百年的死,彻底撕碎了高湛当初的誓言,也让高演的苦心经营化为泡影。 高湛的残暴不仅针对高百年,对皇嫂李祖娥更是毫不留情。 李祖娥原本是文宣帝高洋的皇后,高洋在位时以残暴著称,李祖娥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艰难求生。 高演继位后,将她降为昭信皇后,她的生活才算暂时平静下来。 可高湛继位后,全然不顾伦理道德,强迫李祖娥顺从自己。 后来李祖娥怀孕生下一个女儿,孩子却不幸夭折。 高湛因此震怒,将怒火全部发泄在李祖娥身上,最终把她送入寺院为尼,让她在青灯古佛旁度过余生。 一位曾经身份尊贵的皇后,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不禁让人感叹 “红颜薄命”,也让人看清了高湛的冷血无情。 高湛在位期间,不仅没有致力于国家治理,反而沉迷享乐。 在位没几年,他就将皇位传给儿子高纬,自己退居幽宫,肆意挥霍。 他去世时年纪尚轻,统治期间毫无建树,反而加剧了北齐的混乱局面。 其实,北齐的灭亡早有预兆,从高欢建立政权到公元 577 年被北周所灭,前后仅二十多年。 这期间,皇位多次更换,几乎每次权力交替都伴随着血腥清洗,“内耗猛于虎”。 正是这种无休止的内斗极大地削弱了北齐的国力,让这个本有机会强盛的政权一步步走向衰亡。 北齐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并非毫无可取之处。 它继承了东魏的法律制度,在赋税、兵制等方面都有创新,文化和制度上的建树也不少。 而且,北齐拥有广阔的国土,占有今天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等地区,军事上也曾十分强大。 尤其是在552 年之后,军事扩张一度延伸到长江边上。 当时,国力达到顶峰,经济上农业、盐铁业和瓷器制造业等也相当发达,是当时陈国、北周等国中最富庶的。 可即便有这样的基础,也架不住统治者的荒淫无道、肆意挥霍与自相残杀。 其实,如果高演当初选择将皇位传给高百年的话,或许结局会有所不同。 但,可惜历史从没有如果。 权力如果缺乏有效的约束,人性中的阴暗面就会被无限放大。 北齐皇室的血腥斗争,就是最好的证明。 高演因篡位而愧疚,又因担忧儿子而妥协,却终究没能逃脱权力斗争的魔咒。 高湛为了巩固权力,违背誓言,大肆杀戮,加速了北齐的灭亡。 这段历史也警示后人,无论在何种时代,权力都需要被监督和约束,否则,再强大的政权,也会毁于内部的混乱与贪婪。 主要信源:(中华网热点新闻——皇帝临终前乞求弟弟:皇位给你,别动你皇嫂!可弟弟却不听(2))

0 阅读:183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